李轉
[摘 ?要:愛國主義教育是初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往往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語文學科的特點也決定了其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立德樹人背景下,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責任有義務滲透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有效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語文;愛國主義;滲透策略]
初中語文教學既要使學生可以學習遣詞造句,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更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借助語文學習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yǎng),使其通過學習逐漸熟悉和認知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和歷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以語文教材為依托,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新的語文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助力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
1.結合當代任務事跡,使學生感受愛國主義。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今天的“道”主要就是指的愛國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教育,使每一個學生都對祖國產(chǎn)生真摯的情感,有一個愛國的心靈。比如在教授《最后一次講演》時,老師要抓住有利機會,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聞一多為了國家和民族振興事業(yè),冒著生命危險,勇敢地捍衛(wèi)和平和民主,體現(xiàn)了其偉大的愛國情懷。
2.學習借鑒古代歷史人物的愛國情感。我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偉大人物。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此類素材,要充分品析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比如《出師表》的諸葛亮,為了國家的事業(yè),忠于職守,日夜操勞,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后世樹立了盡忠愛國的榜樣。
3.借助外國的傳奇人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沒有國界之別的,每個國家的公民都深愛自己的祖國。比如在《最后一課》中,面對祖國洛林和阿爾薩斯的淪陷,韓麥爾和小弗朗士都陷入到了巨大的亡國悲痛中,在最后一課國文教學中,都深切的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偉大,充分體現(xiàn)了對祖國的切膚之愛。
二、以寫作教學為基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寫作是初中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最好考驗。
1.廣泛搜集寫作素材。作文素材來源廣泛,多種多樣,關于愛國方面的材料,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比如《開國大典》《建黨偉業(yè)》《厲害了我的國》等,都是很好的愛國主義影片,學生也都樂于接受,看完影片之后,老師要讓學生寫讀后感,為日后寫作積累素材。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紀念館和烈士紀念碑,讓學生游覽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直觀的感受愛國主義教育,比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西安事變和平談判等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而且還可以印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進行有方向性的命題。初中時期作為,主要有命題和半命題兩種作文,主題內容主要包括孝順、愛國、親情、誠信、環(huán)保等,愛國主義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要想通過作文教學把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fā)出來,就要進行有方向性的命題,如《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東方巨龍》《走進新時代》等等,不僅使學生有話可寫,還能夠進一步加深其對祖國的感情。
三、以課外活動為載體,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要求,語言表達是學習的關鍵??梢越M織開展辯論會、討論會、演講會等活動,使學生廣泛搜集資料,將自己的觀點和情感表達出來,凈化思想和心靈,進行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比如演講會可以以“愛國志士、感動中國”等主題的演講活動,培養(yǎng)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和愛國主義情操。此外,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清明節(jié)祭掃烈士陵園,深切緬懷烈士事跡,并表達對烈士的無限哀思,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樹牢愛國之心,對國家的安危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從小就樹立為國家和人民獻身的偉大精神。通過緬懷先烈,還可以讓學生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社會的大課堂中,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教育。
四、以課外閱讀為橋梁,拓展愛國主義教育
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生在學好語文課本知識的同時,更要利用課余時間,廣泛搜集課外讀物,積極開展課外閱讀,除了課程規(guī)定的一些名著之外,教師和家長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為其制定或推薦有閱讀價值的經(jīng)典書籍。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愛國主義和其他的情感、信念是一樣的,可以讓人變得高尚,更加了解熱愛美麗的東西,并在知覺中體驗到幸福和快樂。中外一些經(jīng)典的名著就是“美麗的東西”,它們都是中外歷代文化的沉淀和精髓精華,是汲取文學藝術營養(yǎng)的重要內容,許多作品中都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不僅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和奮斗的品質,而且還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小說《紅巖》這部作品讓人熱血沸騰、群情激憤,其中許云峰為了民主解放事業(yè),英勇斗爭,體現(xiàn)了一顆愛國的赤膽忠心。通過閱讀,讓學生增長知識和智慧,讀書讓人理解了家的珍貴和祖國的偉大。同時,語文課外閱讀更要充足廣泛,為學生制定一些愛國題材的文學作品,并進行專項備課,比如《林海雪原》《雷鋒的故事》等,不僅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視野,而且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總之,立德樹人背景下,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多層面多角度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以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婷婷.愛國主義思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教師(中),2014(01).
[2]史玉巧.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滲透[J].教育現(xiàn)代化,2013(07).
[3]黃艷豐.初中語文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J].祖國.教研視角,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