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木通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我國教育逐漸從應試教育轉向人文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和體驗性,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為例,闡述了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和優(yōu)勢,分析和探究了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關鍵詞】體驗教學;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6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6-0093-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my country's new curriculum reform, my country's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o humanistic educatio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ivity and experience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his article takes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as an example,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Keywords】Experiential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素質教育的開展實施,讓我國教育逐漸從傳統的應試教育中脫離出來,更加注重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的全面發(fā)展。道德與法治教育作為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學科,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學科,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和優(yōu)勢
(一)體驗式教學的概念特征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培訓和教育形式,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以此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和感悟。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教育中學生將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第一是親歷階段,指的是需要在體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某個事件或者某個情境的親身體驗階段。第二階段是學生思維形成的階段,主要是學生根據第一階段的體驗來進行思維想象和邏輯思維構建,從而形成一個初步的觀念和結構。第三階段是檢驗階段,指的是在情境中來檢驗形成的概念是否正確。第四階段主要是根據之前的檢驗來進行有效的反思,從而進行不斷的知識重組,形成新的知識。
(二)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和價值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優(yōu)勢,主要可以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第一,體驗式教學改變了傳統灌輸式教學的枯燥性和單調性,能夠充分利用學生實踐來加強學生參與,從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第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從情境體驗中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第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開展應用,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給師生之間平等交流互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為學生學習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常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是非常關鍵且有效的。在情境構建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構建:第一,情境構建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來設計教學活動,一方面充分挖掘生活和社會中內容的相關熱度,另一方面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充分把握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從而全面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例如在學?!兑远Y待人》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古代敬師禮”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學習和體驗古代敬師禮的動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同時還能更好理解和感悟學習內容,通過實際體驗獲得感悟。第二,在情境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還要尊重不同學段的認知和心理狀況。初中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青春期,所以此時期的體驗教學不僅要符合新課程教學目標,還要立足于學生當前的成長規(guī)律,從體驗中不斷提高挖掘教學內容職工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吸引融入
要想體驗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最大的優(yōu)勢,我們還要注重體驗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中的有效融入,所以教師需要在體驗式教學中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可以在體驗式教學中為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探究中激活學生思維,從而更好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動力。
在問題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問題的設置要具有針對性,既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年齡和認知差異,還要注重問題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全面結合,引導學生隨著問題的逐漸深入來拓展思維,得到思維鍛煉加強學生學習體驗。第二,問題設計要具有全面性,人文教育理念喜愛,體驗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所以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合理把握問題難度,以便更好引導學生參與。第三,問題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和啟發(fā)性,我們常說“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要想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交流和體驗,在問題構建過程中,教師還要進一步加強問題設置的開放性和啟發(fā)性,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隨著問題的深入來不斷學習和探究,還能通過問題的開放性和啟發(fā)性,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思考空間,以此全面提高學生學習和思考能力。
(三)總結反饋
總結反饋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學生之間查缺補漏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情境活動的創(chuàng)設、豐富的問題引導以及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互動,從而更好引導學生進行思維上的碰撞,讓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來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一方面引導學生在體驗過程中不斷總結歸納,梳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總結反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糾正學生在思想和情感中的誤區(qū),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協調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以及知識和情感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加強實踐
實踐是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體驗式教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實踐也是學生學習和感悟不斷上升的過程。所以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從學生實踐中不斷加深學生理論深度,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和發(fā)展。如在《讓家更美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此機會來不斷加強學生責任意識,引導學生對父母和親人進行互動和溝通,從而讓學生感悟父母關系、親情等,從而引導學生將教學中知情意行的統一。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給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方向,同時也讓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加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更加貼近生活。所以作為初中教師要充分認識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和原則,并從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融入、總結反饋和加強實踐四個方面進行有效改革,使其作用最大化,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忠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
[2]陳麗芳.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J].文教資料,2019(33).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