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磊
摘 要:應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熱情投入學習活動、特定情境中,實現(xiàn)數學思維的充分活躍,認知能力的不斷提高。微課的實際應用價值頗高,構建全新的、特色的教學模式至關重要,數學教師努力開啟課堂教學實踐的新局面,對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滲透而言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鑒于此,本文具體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的合理應用,總結分析了幾點有效策略,僅供其他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微課模式;應用思考;對策分析
引言: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始終以教師為主導,不考慮小學生的實際需求、發(fā)展情況等,灌輸指導相關理論,師生互動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毫無特色,也制約著學生們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要想改善弊端現(xiàn)狀,就應該以微課的教學方式,及時優(yōu)化教學效果,努力做到以生為本和因材施教,耐心指導小學生理解記憶數學知識,實現(xiàn)學科成績的不斷進步,我們的數學教育能夠取得最優(yōu)化效果。
1、優(yōu)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思考
微課不同于常規(guī)化的教學模式,具有課程時間較短,內容十分精簡,教學過程趣味性強等特點,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展開具體的介紹,方便學生理解記憶,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新課標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微課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模式,同時啟發(fā)小學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究,要比一味灌輸的效果好得多[1]。如教學“角的認識”時,教學生如何畫角是一個重要內容。教師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黑板上畫給學生看,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教師畫時部分學生不注意看;教師作圖時,身體遮擋住部分學生視線等。這時運用微課,教學情形就大不一樣了。教師先用課前錄制好的操作視頻來演示畫角的步聚和基本方法,由于這種微課視頻形式,手段新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深刻。演示結束后,教師再到黑板上示范畫角,最后讓學生獨立畫角。這樣的教學過程設計,十分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會使學生對畫角方法清楚明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學習能力等均得以很大程度的提高。
2、完善教學體系,提高學生能力
小學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樹立學生為教學主體的重要意義,并在實際教學改革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團隊協(xié)作能力,保證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微課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從大量教學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將翻轉課堂以及微課教學共同融合應用到教學改革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通過分享微課資源,學生可以在課前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教學知識,再通過課堂教學鞏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識。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前,教師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短視頻,一方面?zhèn)魉徒o學生讓其開展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在課堂上播放出來,逐漸形成符合學生學習習慣的教學資源,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如進行“三角形高”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可將三角形底和高的基本概念以及畫法制作成微課短視頻,并讓學生在課前以小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在教學前就能夠對課堂內容以及技能有大致的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可以了解到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以及鈍角三角形在畫高上的區(qū)別,比較容易明白銳角三角形三個高、直角以及鈍角三角形一個高的畫法,但是不能夠徹底明白直角與鈍角三角形另外兩個高的畫法,所以,教師得到反饋信息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問題,在學生解題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己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利用微課資源驗證學生的解答思路,讓學生正確掌握三角形高的畫法,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巧用微課拓展,開闊學生視野
現(xiàn)階段,網絡在教學手段上給了教師大力支持,我們要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獲取知識。如講授“圓的認識”時,教師先利用一段小視頻《車輪的起源》提出問題“車輪為什么是圓的”;接著,學生圍繞這一主題探究圓的性質;最后,教師引用網絡上的視頻《方形車輪運動的局限性》總結出圓這個完美幾何圖形獨有的特點。小學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固定的,但微課在課堂上運用的時間是靈活的,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很難保持整節(jié)課都非常集中,再加上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弱,所以就要求教師在微課的展示時間上要更加合理地安排,要掌握好最佳出示時機,讓微課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4、融合課后復習,促進學生發(fā)展
小學階段,課堂教學與課后知識復習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有效結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微課內容進行及時觀看,以便對課堂知識點進行鞏固。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絕大多數家庭已經擁有了網絡設備,指導學生對家中的網絡設備進行合理應用,可以讓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得到提升[3]。如在講“圓柱體積”時,為了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幾何知識,分析圓柱體積的相關概念。一些學生會在數學課堂中表現(xiàn)出難以有效運用立體空間相關知識的問題,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環(huán)節(jié)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對微課內容進行優(yōu)化。此外,有效的進行課后復習,可以加強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教師可以在課后復習中借助微課的優(yōu)勢,設置具體實物展示環(huán)節(jié),以便讓學生借助實物了解一些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在復習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是微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一大重要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課作為一項高效、便捷的教學模式,可以對我國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需求起促進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教學內容與特點為依據,對微課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從而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自身的作用,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繼玲.小學數學的微課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77-78.
[2]方建.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師,2018(04)150-151.
[3]徐聰聰.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微課教學模式[J].考試周刊,2019(0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