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麗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教育理念的不斷優(yōu)化,高中美術學科的重要性也受到了人們廣大的關注與重視,因此在美術課程中實現學生對于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也成為了廣大教師所關注的重點。通過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在課程中實現自身行為方式的有效發(fā)展。本文基于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分析,以此實現學生在現階段下的有效發(fā)展與進步。
關鍵詞:高中美術;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教學階段,所有的教學都是基于學生的學習成績,精力也都主要集中在學習科目上,所以對美術課程的開展也都是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因此傳統(tǒng)高中美術課程的教學成果始終難以有效地提升。但是現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教學更多地側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美術素養(yǎng)
由于在高中教學階段下許多教師受到應試思維的影響,美術課程長期受到了忽視,教師也常常以學生自身的成績好壞作為評判的依據,這就導致了學生也漸漸的對美術課程產生了忽視的態(tài)度,長期以往,導致美術課程在高中學科中逐漸走入了教學困境,造成學生學習陷入了困境,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不到提升,而美術課程中的綜合素養(yǎng)也難以在學生身上得以體現?,F階段下的美術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學生的學習現狀,在課程實際的開展之中,學生自身的反饋也難以引起教師的注意,這就使得美術課程的最終目的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因此教師在高中階段下的首要任務就是明確美術課程教學目的,從而實現學生在現階段下對于美術課程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課程中有著許多教學難點與重點,教師需要及時的進行歸納與總結。
例如,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能夠制定清晰的教學計劃,以此指引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從多個角度入手,通過對于其中一個或者多個相同類型的畫作進行鑒賞,引導學生如何根據作者的思想內涵,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等等因素去嘗試解讀藝術作品中的深層次含義。同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難易度以及學生自身的能力方式,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實現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進而實現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目標。
二、激發(fā)課堂活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許多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傳統(tǒng)美術課程教學的時候,美術教師通常會集中為學生介紹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具體手法等理論知識內容,而且教學的具體方式也是以口述教學為主要手段,通常講解較為枯燥。這就導致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體驗極為不佳,對于學生參與美術課程的興趣產生沉重的打擊。并且這樣落后的教學方式也限制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學習,諸如色彩感知,美術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學習。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環(huán)境,充分的調動學生在現階段下的學習興趣,這樣讓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中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動作,也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從激發(fā)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興趣角度出發(fā),美術教師要立足于實際,認真地思考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課程活力的方式有許多,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現階段下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規(guī)劃與設計。
例如,當美術教師在帶學生學習有關于陶藝的制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實際,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開展陶藝制作,通過動手體驗制作陶藝,能夠讓學生對于課程內容認識的更加全面。又比如,帶領學生對我國古代名畫《清明上河圖》進行鑒賞的時候,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為學生播放動態(tài)的清明上河圖。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思考,而且通過對于作品的性細化演示,可以讓學生對課程充滿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專注地學習課程知識。
三、尊重學生主體,促進學生課程參與
美術課程內容從本質上來說是提升學生內在化的一門課程,通過美術課程的指導,學生可以逐步提高自身在審美能力,藝術鑒賞能力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但是課程的重點依舊是以學生為主體,只有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程中,才能夠實現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理解。所以教師在美術課程的開展中,需要強化學生自身的主體性,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能效性。為了提升學生在現階段下的感受,教師需要滿足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而不是單純地對學生進行課程知識內容復述為主的教學。同時,需要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信息溝通與交流,通過互動的形式來讓學生對于美術課程進行學習。
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畫作鑒賞的時候,可以與學生一道去探討這一幅畫的優(yōu)秀之處,讓學生勇敢地說出這些畫作哪里好?自己欣賞的地方。教師在課程中需要能夠尊重學生的獨立性,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反饋來不斷的調整教學計劃,滿足學生的學習感受,這樣才能夠實現美術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是衡量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師教學活動的唯一目標。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的時候,需要能夠立足于實際,針對學生自身在課程中的發(fā)展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規(guī)劃。
參考文獻:
[1]陳吉橡.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美術學科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06):59~60.
[2]林樹強.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