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可元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各個教學領域的不斷滲透,一些新穎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工具逐漸涌現(xiàn)在眾多教學工作者的面前,思維導圖就是其中的一種,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各項課堂教學活動,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圍繞著小學語文教學,積極探索思維導圖在其中有效應用的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希望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進行教學時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教學計劃
引言:
將一些具備一定關聯(lián)性的內(nèi)容,按照主次順序、遞進順序等順序,進行分門別類的劃分,用線段或者矩形框架將這些關聯(lián)性的內(nèi)容展示在人們的面前,使得人們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各個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這種圖文并茂的內(nèi)容展現(xiàn)方式被稱之為思維導圖[1]。語文教師想要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深入研究思維導圖的構建原則,結合自身對語文教材中涵蓋知識內(nèi)容的熟練掌握,設計合適的思維導圖,將其作為自身教學和班級學生學習的輔助資源。
一、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思維導圖的重要性
任課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各個語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并且利用思維導圖能夠使事物簡單明了的特性,向班級學生展示各個語文知識點之間的區(qū)別,從而加快班級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的消化吸收速度。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各項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幫助班級學生梳理各項語文知識點,同時還能夠幫助任課教師理清自身的語文教學思路,語文教師可以依據(jù)自身對語文教材中涵蓋知識內(nèi)容的熟練掌握,將重點知識內(nèi)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羅列,從而找準自身的教學重點,制定更加完善的語文教學計劃。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資源,將語文教材中涵蓋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重新的排列組合,羅列出思維導圖形式的知識點框架,可以將其作為自身的教學資源以及班級學生的學習資源,因此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語文教學,對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思維導圖運用于閱讀教學
小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學習各項語文知識的效率,而且語文教材中涵蓋大量的文章篇幅,小學生想要了解這些文章背后蘊含的深意,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和理解能力[2]。語文教師在向班級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將文章分析思路羅列成思維導圖,讓班級學生按照思維導圖中羅列的內(nèi)容,獨立自主或者小組合作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人物性格、故事發(fā)生順序,從而提高班級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進行《桂花雨》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羅列出文章時間順序、中心思想、搖桂花的動作等框架,讓班級學生閱讀一遍全文,然后依據(jù)自身對文章的理解,對思維導圖框架進行填充,教師抽取幾名學生講解自身的文章分析思路,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然后講解學生未考慮到的部分。
(二)思維導圖運用于寫作教學
處在小學教學階段的學生,受到自身詞匯積累、語言表達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難以用語言將自身內(nèi)心所想和所感書寫下來,在接受寫作訓練的過程中,部分學生甚至遇到“沒話寫”的困境[3]。語文教師在向班級學生開展寫作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依據(jù)自身設置的寫作主題,羅列思維導圖,讓班級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同時教師向班級學生講解思維導圖的羅列方式,讓班級學生依據(jù)自身的日常生活,向現(xiàn)有的思維導圖中填充新的內(nèi)容,使得班級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時,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從而解決班級學生“沒話寫”的寫作難題。語文教師可以設置“美麗的春天”寫作主題,教師羅列出樹木、花草、路邊風景、春雨、陽光、微風等框架,為班級學生預留幾分鐘的思索時間,讓班級學生回想春天的景象,然后向教師羅列的思維導圖框架填充內(nèi)容。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與班級學生共同合作,將春天特有的景色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在班級學生的面前,使得班級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寫作方向,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思維導圖運用于識字教學
在各項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識字教學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是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向班級學生講解教材中涉及的漢字拼音、書寫方式,便可以完成識字教學的任務,其忽略繁多的漢字知識給班級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壓力,最終導致班級學生學習漢字知識的興趣度低下。語文教師依據(jù)自身對教材中涉及漢字的熟練掌握,將漢字按照偏旁部首、拼音等順序羅列出思維導圖,讓班級學生依據(jù)自身所學漢字知識,對每一個模塊進行填充,從而提高班級學生在識字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激發(fā)起班級學生學習漢字知識的熱情。如教師開展趣味識字教學活動,教師羅列出一些簡單的偏旁部首,將班級學生按照座位順序進行分組,每組4名學生,每組學生依據(jù)自身掌握的漢字知識,向教師羅列的思維導圖框架填充漢字,教師依據(jù)每組上交的思維導圖,評選出最優(yōu)的一個小組。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將識字訓練當成一個小游戲,在填字的時候,腦海中不自覺的回想所學的漢字知識內(nèi)容,對提升小學生的漢字積累具有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想要實現(xiàn)自身的教學目標,應注重轉變自身以往的教學方式,深入研究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建原則,依據(jù)自身對學校現(xiàn)有教學基礎設施、班級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xiàn)狀、自身教學能力的了解,制定恰當?shù)乃季S導圖語文教學計劃,同時讓班級學生參與到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建中來,使得班級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著較高的參與度,從而提高班級學生學習各項語文教學知識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愛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92.
[2]龍坤.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32):106.
[3]崔圳超.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電教,2017(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