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倉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深入貫徹素質教育,達到課改的要求,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探究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自我實施“小組合作”模式以來,通過學生調查分析和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得出: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一應避免形式主義的“合作”,讓“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快樂學習方式;二走出“組長代言人”的誤區(qū),讓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在合作中得到激發(fā)和升華;三構建促進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小組管理模式,讓每一位小組成員有所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實現(xiàn)學生素質與能力齊飛,師生共快樂一色。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合作學習;素質與能力;高效性
進入初中的新生,學習熱情正處于高漲狀態(tài),但隨著進入青春期,大多數(shù)的同學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交流的熱情逐漸減退,甚至會抗拒與老師和家長交流,更樂意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那么作為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單從教學設計方面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基于學生愿意與同伴交流合作的心理特點,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組,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參與,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各小組學生相互研討來完成某項學習任務的一種組織形式。主要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旨在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同時更好地發(fā)揮師長的引路人的作用。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筆者總結了如下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科學有效地建立合作小組
1.科學合理地安排小組人數(shù)
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2人或者4人一組的學習形式,教育學生形成學習經驗,深化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重視學生實現(xiàn)教學展示和交流,實現(xiàn)小組成員之間的長期有效的發(fā)展。
2.精心選擇小組成員共同學習
合作學習是不提倡學生組合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改變學習意愿,重視發(fā)揮合作小組的學習興趣,運用組內相互幫助的原則,形成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性別差別等,教育不同特點、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xiàn)優(yōu)化組合,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要給學生公平公正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合作學習小組,重視同桌兩個人一個小組,根據(jù)學習的內容,完成教學目標,可以重視生物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育學生仔細觀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實現(xiàn)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為了更科學有效的進行組員結合,筆者在開展分組之前針對初一和初二進行了關于“你希望合作學習的伙伴水平怎么樣?”的問題調查,結果如下表:
結果分析:(1)過半的學生希望小組成員與自己水平相當,這樣更能促進同伴互助學習;(2)三分之一的學生非常希望小組成員比自己水平高,說明這部分學生期盼小組成員有更高水平來幫助自己提高;(3)極少數(shù)學生希望小組成員不如自己,這少部分學生往往是做小組長的尖子生或者自信不足的后進生,因為:前者是有足夠的自信希望自己引領小組成員,后者是學習基礎較弱而且心理比較脆弱,希望在團隊中有一席之位,不甘落后。
因此,創(chuàng)建合作學習小組時,一定要考慮學生水平和心理需求,才能讓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快樂學習和生活的方式,讓學生整體水平提高,故應注意以下三點:
(1)“小組建設”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關鍵。
(2)首先是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長進行有機組合,要達成合作學習的目標(可以通過設計小組稱號或口號方式),并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3)設置合作學習小組長和異質分組,應首先考慮不同水平的小組成員,其中水平相當?shù)脑谕粋€小組且為主體,必不可少的是個別拔尖的學生,且是小組團隊的領頭羊,也要加入個別稍微落后的學生,促使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整體發(fā)展的同時帶動個別發(fā)展。
實踐表明:按照這樣來思路來設計的,經過一年的生物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活躍,各小組合作學習進步顯著。
3.科學及時地調整策略
較多同學反映:“現(xiàn)在很多作業(yè)或活動都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一方面地小組長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另一方面很多時候小組長一個人忙,其他坐享其成,對小組長不公平?!?/p>
組合作學習中的交往和互動有助于激發(fā)靈感,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加深知識的理解,拓展所學知識,就要走出“組長代言人”的誤區(qū)。
教師應該教育學生相互了解,相互實現(xiàn)優(yōu)勢補充,根據(jù)學生形成學習小組以后,各個小組的發(fā)展水平不一樣,會有教學的差異性,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人員的調整和搭配,改變學生的學習特征,教育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了解學生,增強合作的能力。更好地驅動每個同學思考,激發(fā)思維,讓每個同學在解決了問題后感受到快樂,或者幫助別的同學解決問題感受到成就感。讓合作能夠激發(fā)核生化學生的思維,使學習成為快樂的事。
4.教育學生形成組內成員的相互合作和分工,構建促進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小組管理模式,讓每一位小組成員有所提高
構造成學習小組以后,教師要幫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明確教學的職責,可以設計組長、記錄員和交流員,也可以進行組織、分工和監(jiān)督等,實現(xiàn)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的長期開展。教師可以教育學生形成學習小組,重視探究活動,實現(xiàn)全班的交流,重視向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討論結果,形成好的學習形式,實現(xiàn)小組的討論和探究,教育學生形成長期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小組輪換交流,進行小組角色的互換,增加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有效性。
可以參考一下“Kanban模式”:從“經理分發(fā)case做”的模式改為“每人自己去拿case做”,每日開始工作前有一個“站會”(站著開會,所以講得快,沒廢話,效率高),發(fā)揮每個人的主動性,開放性和加強透明度,強化工作的“并行”模式。我們提倡的“小組學習合作”,是不是也可以借鑒這些模式,杜絕在小組合作中,借“小組”之名而逃避任務。
作為教師,就要擁有團隊管理的能力。要做小組的監(jiān)督人和“經理人”,要讓小組帶頭人從你那里學會點“經理”技能,要讓他們懂得分配任務。這是實現(xiàn)“高效”的關鍵。
二、重視合作形式的運用,重視合作內容的擬定
合作學習重要,但是,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和篩選教學問題,例如關于人的生殖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問題,教師可以先設計一些問題,教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重視教育學生提高教學的挑戰(zhàn)性,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
1.在學習重難點的時候可以進行合作學習
教師應該教育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教育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激發(fā)學生能夠運用好合作學習的策略,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教育學生重視設計一日食譜,嘗試提出一些設計性的計劃,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評選優(yōu)秀的標準,教師可以這樣反思自己的膳食結構,重視糾正自己不合理不健康的行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知識整理復習的時候,可以建立知識體系,進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范圍很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和鞏固,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整理,形成知識的網絡。教師可以通過梳理知識點,編寫例題,制作課件,匯報交流等形式,采用競賽的方式,匯報交流各種知識點,實現(xiàn)小組的自評和互評,完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 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p143-145,學苑出版社,2001年。
[2] 韓吉東、于豐杰,《小組有效合作學習方法與技巧》,山東:濰坊五中,2012年。
[3]史小燕,“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fā)展”,《教育實踐與研究》,第三期,1999年。
[4]李海燕,“初中生物差異教學模式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幾個問題”,《文理導航》,2011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