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盛
摘 要: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不再局限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著重于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針對這種培養(yǎng)目的和教學思想,本文提出,對于課堂外的“課后延伸活動”的探究。探究在新課標教學改革中,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語文素養(yǎng)等內(nèi)容,除了在課堂內(nèi)教師引導學習外,在課外的時間里,怎樣來開展延伸活動。
關鍵詞:課后延伸;高中語文;教學改革
一、語文課后延伸活動概述
語文課后延伸活動,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學習,是對于課堂上已講的內(nèi)容,老師再制定相關問題,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的一種自主性的思考和探究活動。語文課后延伸活動是以課文內(nèi)容、教材內(nèi)容以及教師提出的問題為基礎,指引學生探索課文的引伸含義,研究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品評文字的情感的活動。它能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學習導向,能夠將教材的內(nèi)容擴大化。
作為一項探究性的學習,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學生根據(jù)問題導向,自己去找答案。課后延伸活動更準確的說是訓練,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訓練。如果說教材的本身是一種舉例的話,那么素養(yǎng)訓練,就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探索課文背后的引申含義,讀懂文章背后的思想內(nèi)涵,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
二、多種類型的“課后延伸活動”
1.讀書會
讀書可以讓學生收獲知識,開闊視野;可以豐富他們精神世界,陶冶他們的情操;亦可以改變他們的氣質,提高他們的層次。讀書會是較為容易應用的一種語文課后延伸活動。這項活動的開展,可以結合多種主題,多種方式??梢圆捎媒涣鞣绞健⒒臃绞?,也可以采用演講的方式。讀書會活動的優(yōu)勢是,課外閱讀的延伸范圍廣,同一篇或同一類的文章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高中生在集體活動中的情感表達機會不多,讀書會有利于學生根據(jù)書本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觀點,表達不同的情感,收獲知識,提升氣質。
2.賽詩會
詩詞作為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學,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詩詞的背誦比賽,或者朗讀比賽,對傳播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大幫助。除了學習課本里的詩詞外,還有無數(shù)的名家詩篇等著學生們?nèi)W習、去了解、去掌握,這就需要課外延伸活動去推廣。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現(xiàn)代詩歌,都是一種情感和理想的抒發(fā)。賽詩會課外延伸活動,能激發(fā)學生對詩詞的熱情,促使學生對詩詞蘊含魅力的探索。賽詩會課外延伸活動的優(yōu)勢是,學生通過對詩歌的解讀,有助于他們體會詩歌背后的情感,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提升了詩歌的欣賞能力。
3.交流會
課堂內(nèi)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表達,這就需要進行課后的課文交流會。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同一段內(nèi)容,兩個同學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看法以及表達。交流會可以由教師來提出問題,也可以學生自己擬定主題。課文交流會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提升課文的教學深度。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引導他們學會多向思維的方法。另外,交流本身就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學生通過交流能夠鍛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溝通交流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4.文學社
文學社的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讓他們更加熱愛文學,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文學社的活動給他們提供了許多實踐的機會,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學習發(fā)展平臺。在文學社里,他們可以盡情地閱讀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這極大地開闊了他們的眼界,收獲更多的知識。文學社的同學聚集在一起交流探討,使他們更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寫出更好的作品。文學社能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使他們成為更有素質,更有品性的人。
這些課后延伸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三、結合實例開展高中語文“課外延伸活動”
1.名家名篇,領略經(jīng)典風采
高中教材中的名人作品不勝枚舉。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的《沁園春·長沙》、《再別康橋》;必修二中的《我有一個夢想》;必修三中的《老人與海》等等。這些作品在傳播過程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特性就是情感上的共鳴。毛澤東對于未來的希冀,徐志摩對于學校的懷念,馬丁·路德·金對于平權的渴望等等,這些情感容易被讀者所接受,與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名家名篇的課外延伸活動,可以直接采用同主題讀書會的形式,讓大家對同一個名家,或者同類型名篇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分享,這個過程能擴充學生的閱讀量,加強對文章思想感情的交流互動,能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
2.古風古韻,學習傳統(tǒng)文化
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古詩詞教學。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中的《望海潮》、《雨霖鈴》、《念奴嬌 赤壁懷古》等等,這些古詩詞,詞句優(yōu)美,文化底蘊高深,帶有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和知識內(nèi)涵。這些詩句的學習,能夠將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提升到一個層次。因此,在古詩詞的學習中,課外的延伸活動就更為有意義。賽詩會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活動。不僅可以朗誦這些詩詞,還可以模仿這些詩詞進行寫作練習,更可以增加詩歌的創(chuàng)作。
詩詞的課外活動延伸,提升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應用,更有利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
3.題材多樣,體會多種風情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一單元內(nèi)容,是戲劇的閱讀。其中一篇《哈姆萊特》,是劇作家莎士比亞的經(jīng)典“四大悲劇”之一,在多種影視、戲劇,甚至繪畫等表現(xiàn)藝術中,都有借鑒。另外兩篇是中國古典戲劇《竇娥冤》以及中國現(xiàn)代話劇《雷雨》。三篇課文截取的都是悲劇色彩的作品,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故事背景、人物設定,以及故事核心思想。盡管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不同,但是三部作品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相同的題材表達方式,那就是戲劇。在課文中,戲劇的語言、動作、背景,甚至是氣氛,都被詳細的描寫了出來,學生除了能夠領略到文字的表達功能以外,還能夠獲得情感的表達方式、氣氛的烘托方式等等。
為了讓學生們更加深入的了解課文所描繪的場景、表達的感情,可以開展角色表演的課外延伸活動,最直接的就是在讀書會上加入小短劇的表演,或者辦一次戲劇表演演出。學生們通過這樣的課外延伸活動,更好了解“雷電交加”、“六月飛雪”的引申含義;更直接體會“悲憤”、“悲傷”的情感世界;更能了解戲劇的魅力,品味百態(tài)的人生。
結語:
語文的課后延伸是一種半開放性的、探究性的學習模式。學生能夠從語文課后延伸活動中鍛煉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提高文學修養(yǎng),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菊珍.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中學課程資源,2019(09):11-12.
[2]高平.淺議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實施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