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東
摘 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低年級孩子朗讀能力起點低,要強化初讀,重視范讀和領(lǐng)讀,訓練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并與識字、學詞學句緊密結(jié)合。積極有效地賽讀,激發(fā)興趣;情味盎然地評讀,喚起熱情;妙趣橫生地樂讀,讀得開心;扎實有效地練讀,讀有層次。低年級朗讀訓練要做得“小”、“實”、“趣”。
關(guān)鍵詞:低年級;朗讀教學;培養(yǎng);基本策略
1 前言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是經(jīng)過大腦指揮口、耳、眼將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并調(diào)動口、耳、眼、腦等器官一起參與的復雜的思維活動過程。好的朗讀,能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情境,體味語言情感,領(lǐng)悟語言情韻,讓學生浸潤在語言文字的魅力之中,對學生積淀語感,提升語言感悟和表達能力大有好處。
2 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起點分析
經(jīng)過兩個月的漢語拼音學習,小學生進入閱讀訓練。此時的課文雖然簡短,但是生字太多,且是“雙行閱讀”,學生拼讀的技能還不熟練,學習朗讀困難極大。他們不能按照正常地語調(diào)去讀,往往表現(xiàn)為一個字一個字地頓讀,也有的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速度極慢,甚至于會讀破詞、句,至于重音、停頓、語調(diào)、節(jié)奏、語氣,更是難以把握。
漸漸地,隨著識字量的逐步增加和朗讀技能的不斷提高,孩子們綜合朗讀的欲求不斷增強。他們急于要綜合,往往只求讀得連貫,猜讀或丟字、添字、錯字的現(xiàn)象便層出不窮。
3 低年級朗讀訓練要遵循的原則
3.1 識字與朗讀齊頭并進,寓識于讀
低年級段是以識字為重點的。要保證朗讀的質(zhì)量,必須有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chǔ),而能否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也是檢驗識字實效的依據(jù)。因此,在低年級,朗讀與識字應該齊頭并進,寓識字于朗讀之中。
3.2 在讀得連貫上下功夫,強化初讀
首先,強化初讀,要保證“習”的時間。
起初,學生往往是眼看一字,口發(fā)一音,字與字之間缺乏聯(lián)系。教師要鼓勵學生繼續(xù)讀下去,隨著遍數(shù)的增加,漸漸地眼動較快,于是能逐步地把一個詞組,一句話作為認讀單位,形成較為連貫的語流。學生充分練讀后,應指名學生試讀,切記多關(guān)注中下學生,避免只抽個別學生讀一讀走過場。對于朗讀時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相機給予指導,鼓勵學生自己改正,或帶領(lǐng)學生練讀。在指導的基礎(chǔ)上,通過再次自由練讀、同桌對查、集體糾錯的方式來進行反饋,要不厭其煩地反復指正、練習,務使其達到連貫、流利的程度。
其次,生向師“學”,重視教師的示范作用。
低年級學生缺乏朗讀的經(jīng)驗,模仿學習便是提升其朗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低年級的朗讀教學中,教師的領(lǐng)讀和范讀顯得尤為重要。江蘇特級教師高林生說過,“低年級的語文課,就是語文老師帶著孩子念課文。”教師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領(lǐng)讀或范讀,從語音、語調(diào)、節(jié)奏、表情、手勢等方面給學生樹立了榜樣,讓學生知道原來課文讀起來可以這么好聽,這么有趣,使他們感受到朗讀的魅力,從而自覺地進行模仿,并由衷地愛上它。
再次,循序漸進,指導讀好重點句段。
先把詞語讀正確,讀好短語,讀通長句子,才能把一個個段落乃至整篇文章讀正確、連貫、通順。
4 低年級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策略
4.1 “賽讀”——積極主動地讀,讀有興趣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朗讀課文的積極性,我經(jīng)常在班級里舉行比賽。有的孩子沒有膽量參賽,我便激勵他們:“誰想爭取機會取得進步?老師很愿意幫助你?!蔽业恼\意鼓舞了部分孩子,紛紛舉起了手。
朗讀比賽的形式有很多種,個人競賽、自選對手比賽、同桌比賽、小組比賽、男女賽讀、師生賽讀等等。好勝心強是低年級孩子的天性,通過各種形式的比賽,孩子們讀書的積極性能在瞬間調(diào)動起來,朗讀的能力在一次次比賽中得以提高。
4.2 “評讀”——情味盎然地讀,讀有熱情
恰當有效的評價語言和評價方式能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讀書的熱情,讀得繪聲繪色,入情入境。
我在教學《一株紫丁香》第三小節(jié)時,是這樣評價學生的朗讀的:
師:這里有一個破折號,表示聲音要延長。怎樣讀,會讓我聽了就像喝了蜜一樣甜呢?
生:(甜甜地):老師——
師:你的呼喚真好聽,像唱歌一樣,我想聽聽你的歌聲。
生(會意,繼續(xù)往下讀,深情地訴說著):綠葉在風里沙沙,那是我們給您唱歌,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師:你的歌聲太美妙了,聽了你的歌,我精神百倍呀,一點也不感覺疲倦了。謝謝你!還有誰給我唱唱歌呀!
(其他學生都爭先恐后地“獻歌”,“唱”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師:你們真是一群懂事的、會唱歌的好孩子,讓我聽聽你們的合唱,好嗎?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有四次評價:當一個學生沒能讀好“老師——”中破折號的韻味時,教師的評價,既有朗讀的指導,又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哪個學生不愿意讓自己的老師甜如蜜呢?老師在夸獎孩子們的同時,玩了個小幽默,“讓我聽聽你們的合唱”一說比“我們來齊讀一遍”更有情趣,孩子們自會歡歡喜喜地來一次“合唱”的。教師富有煽動性和藝術(shù)性的評價,也是與學生的心靈交流,師生關(guān)系其樂融融,學生的朗讀會別具情味。
4.3 “趣讀”——妙趣橫生地讀,讀有樂子
“樂”是讀的最高境界。教師如能用快樂有趣的方式讓學生練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盡情地感受朗讀的樂趣,朗讀教學就不僅僅是獲得了一點效益,課堂的精神面貌和學生的生命色彩都會有徹底的改變。
讓學生“趣讀”、“樂讀”的形式有很多,如欣賞圖片讀、配樂朗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等。教師要想著法兒,“騙”著學生不厭其煩地朗讀,在朗讀中學會朗讀,讀正確、讀流利,讀出味道來。
4.4 “實讀”——扎實有效地讀,讀有層次
朗讀的一切形式和手段都是為提升朗讀能力服務的,落到實處才是有效的,要使學生真正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實讀”,即朗讀訓練一定要循序漸進,扎扎實實,有層次,有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養(yǎng)起來的,要進行切實有效地訓練。
參考文獻:
[1] 張慶.《我的小學語文觀》.
[2] 于永正.《于永正語文教學實錄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