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月釗
摘 要:詩詞教學活動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而古詩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對學生精神品格的培養(yǎng)、情感的陶冶以及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全面開展,更是對小學詩詞教學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的具體要求。在本文之中,從探究詩詞背景與主旨、對關鍵性詩句加以解析、對典故進行深入分析、對抒情方式加以分析等多種角度探究了小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同時引入了多種教學案例來分析這些教學方法應用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起到應有的啟發(fā)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詩詞鑒賞能力;培養(yǎng)
一、深入探究詩詞的背景與主旨
想要使小學生詩詞鑒賞能力得到良好培養(yǎng),教師必須能夠讓學生明確每一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才能使學生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想法產生深刻的理解,推動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的不斷提升。舉例而言,在學到《贈汪倫》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確詩人與汪倫之間存在的深厚情誼,明確詩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故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遙想汪倫送別詩人時的情景。教師要能夠不斷改變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從過去傳統(tǒng)的生詞教學模式轉變到詩詞背景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詩人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使學生能夠從主體上明確詩歌創(chuàng)作基調和內涵,為小學語文詩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1]。
教師也要能夠通過詩眼的探究,讓學生能夠明確詩詞的內涵。詩眼也就是詩詞之中最為關鍵最為經典,最能體現(xiàn)作者創(chuàng)作心境的句子,其更具有概括性和全面性,這也是小學生詩詞鑒賞的主要切入點。比如說,在學到《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課時,其詩眼是憶這個字,而教師則應該讓學生根據這個憶字,讓學生明確詩歌之中與憶字相關的內容,并明確詩詞之中思字與知字使用的意義,最終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詩人在特殊的節(jié)日之中,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教師要將詩詞之中的關鍵詞詞進行挖掘,并帶領學生反復的推敲,讓學生能夠明確詩人用字的精妙之處。
二、對關鍵性詩詞加以解析
詩詞之中關鍵的詞句一般就是直接抒情或者議論據,如果將這些句子與詩詞的主題進行有機結合,就能使詩詞的情感基調得到精準把控。古詩詞之中往往也存在著一些情感色彩較為濃厚,含義深刻的句子,這些句子也是古詩詞能夠傳頌千年的關鍵所在。而在教學活動開展之中,教師可以結合當前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能夠對這些詩句進行深入的探究,使學生能夠迅速的進入到詩詞的意境之中。比如說在學到《送元二使安西》這一課時,前兩句表面上是在寫春天的景色,而本質上則是在寫離別之景,不僅寫出了作者的不舍之情,同時也暗示了當時的時間、地點和任務,最后兩句則體現(xiàn)了詩詞的主題,詩人通過分別的情景來表達出對友人的懷念,含盡不舍之意。
三、對詩詞典故進行深入分析
在古詩詞之中,往往會引用較為豐富的典故,而在小學古詩詞鑒賞能力培養(yǎng)之中,教師也要能夠讓學生了解這些典故的來源和內涵,找到典故與詩句在詩詞之中應用的意義。舉例而言,在學到《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這一課時,其中引用了劉裕的典故,而詩人在引用典故時,對劉裕的氣概便顯出了欽佩的態(tài)度。在后面也引入了宋文帝的典故,這里是為了告誡南宋應該做好充分的決策。在這首詞之中應用到的典故較多,整體意境較為蒼涼雄厚,表達了作者收復中原和統(tǒng)一祖國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出了較為深遠的意蘊,而在教學活動開展之中,教師則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讓學生明確詩詞典故的深刻內涵,推動小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的全面提升[22]。
四、對詩詞抒情方式加以賞析
古詩詞往往是以抒情詩為主要題材,而詩詞的抒情方式往往也分為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兩種方式。一般來說,古詩詞會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等方式來抒發(fā)作者思想感情,而教師則應該結合這一特點,讓學生對詩詞抒情方式加以深入探究,使學生能夠明確這些修辭手法的作用和意義,進而讓學生能夠對詩詞寫作特色加以全面把控,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詩詞形象,提升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舉例而言,在學到《詠柳》這一課時,教師應該能讓學生對其中虛實交融的描寫方式加以深入分析,明確其形象樹立的主要方法,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詩詞有著更加全面的理解,讓學生能夠通過古詩詞的學習進行詩詞的仿作,使學生能夠明確優(yōu)美意境的創(chuàng)作方法,使學生的感受、體驗和想法得到更好的表達。
結語:
小學生有著學習能力不足,語言理解能力不足等多種特點,這也導致很多小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與預期要求不符,而這也就要求了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能夠以提升小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為主要目的,使學生能夠理解詩詞之中關鍵的詞句,明確詩詞典故和其中存在的意境,使學生的詩詞運用能力得到良好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加良好的詩詞學習體驗,為我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zhèn)鞒刑峁└佑辛Φ谋U希苿游覈旁娫~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閆陽. 淺談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J]. 祖國(教育建設),2013,(4):271-272.
[2] 付強. 淺談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方法[J]. 魅力中國,2019,(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