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
摘要: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已經不能適應當代教育的要求。隨著中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教學手段和教學觀念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特點,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關注同學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中,應該重視讓同學們養(yǎng)成數學思維,幫助他們把零散、分散的數學知識形成學習體系,以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幫助同學們找到數學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學生;找規(guī)律;思考和認識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世界認識還不徹底,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在學習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知識點時,不易讓他們進行文化知識的理解。小學生學習極端,數學本身的思維特點,是他們產生學習消極心理的重要因素,數學主要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總結能力、應用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數學知識的聯系性,能夠幫助同學們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培養(yǎng)他們優(yōu)秀的數學思維,提升數學成績,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找規(guī)律”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分析
(一)能夠有效激發(fā)同學們的參與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保障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是提升他們數學成績的有效方式。將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欲望建立在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繼而積極探索。讓同學們在對數學知識理解和學習的過程中,總結數學中的規(guī)律,使學生的學習更具趣味化和游戲化,符合現年齡段的小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重的特點,能夠適應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從而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
(二)可以使同學們對數學知識有深刻的認識
數學思維是指同學們以數學問題的思考方式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或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在進行數學知識點的規(guī)律總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知識點的含義,使自身的數學知識更具系統(tǒng)化,使學生在進行習題練習和習題解答時,使用知識點更加得心應手,繼而養(yǎng)成靈活的數學思維。同時,采用“找規(guī)律”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同學們在進行文化知識理解時對舊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已有知識,并幫助理解新知識。
二、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采用“找規(guī)律”的思考和認識
(一)主題單元的教學方法
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幫助同學們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他們優(yōu)秀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掌握數學知識學習的方法,滿足同學們的知識學習的需求。在教材主題上存在一定的知識聯系性,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其中的規(guī)律,從而對文化主題進行分類。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五單元中“簡單周期現象中的規(guī)律”為例,在進行單元知識的滲透時,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對“規(guī)律”二字進行思考,再對比以往學過的單元類型,如:物體間隔排列的規(guī)律、搭配現象中的規(guī)律等,進行單元歸類復習和學習,讓同學們在對“規(guī)律主題”的內容進行學習時,能夠了解到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性,從而形成“此類主題的單元知識”的學習思維,掌握到相關的學習方法。
(二)采用問題提問方式,引導同學們進行思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幫助同學們形成“整體思考,歸納總結”的學習思維,幫助他們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這一過程應該是啟發(fā)學生對客觀事物進行思考的過程,而不是幫助他們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
例如,在學習“和與積的奇偶性”一節(jié)課時,教師要讓同學們首先思考“是不是在乘法運算和加法運算中,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呢?在進行加減和乘除的驗算時,是否能一眼就發(fā)現算式結果有錯誤呢?”,通過問題能夠快速調動同學們的求知欲望,在好奇心的推動下,教師可以讓他們以動手實踐的方式,通過計算公式,來回答教師的問題。在列算式計算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fā)他們對“結算結果的尾數”進行標記,再以提問的方法,不斷引導和啟發(fā)同學們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
(三)突出文化知識之間的聯系性的教學
在小學教學中,知識之間存在重復性和聯系性,利用數學知識之間的這一特性,能夠幫助同學們對文化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降低新知識的學習難度。合理運用文化知識之間的聯系性,設置答案不唯一的聯系題目,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提升文化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同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采用這種方式,能夠在不打消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讓他們對數學問題產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中“百分數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布置“我有三個杯子,一個杯子中有的水,另一個杯子中只有的水,若我想把其中一個杯子裝滿,還需要百分之多少的水?”等練習題目,學生在進行“1--==10%”的計算以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你還有其他的計算方式嗎?”,這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同學們將分式轉化成小數,以“1-0.5-0.4=0.1=10%”的方式進行計算。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蘇教版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找規(guī)律”的教學方式,能夠使課堂內容更加趣味化,滿足同學們的知識文化需求,適應當前學生的行為特點。在教學時,教師要重視教材知識的實際性,讓同學們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才能讓他們真正明白文化知識學習的必要性,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韓冰.小學“探索規(guī)律”內容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2]朱城城.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廣角”教學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3]陳冬妮.小學數學建模課型教學的育人價值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