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輝
摘 要: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所以對于藝術的要求也增加了很多?,F(xiàn)在的人們不僅要提高生活質量,也要提高藝術修養(yǎng),陶冶情操。所以在學校課程中也增加了音樂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
關鍵詞:微課;中職;公共藝術;教學探索
現(xiàn)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理念,意在讓學生全面發(fā)展,不能將學生的思想禁錮在學習和考試中。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審美水平和文化素質。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主要是以視頻為主,微課的主要特征就是時間不長、教學內(nèi)容也不多、內(nèi)容相較來說更具體一些。一堂5至10分鐘的微課也許只講述了一個主題或知識點。微課傳播性更為廣泛,可用于移動設備播放,耗費的網(wǎng)絡流量也較少。微課可以是一對一,內(nèi)容精準和突出。微課雖然時間很短,但講的內(nèi)容很精細,教學意義重大。一堂微課也許只有一兩個主題,但可以就這一到兩個主題進行深入探究,真的是“積少成多”。并且微課呈視頻形式,把知識點活化,使教學內(nèi)容不再死板僵硬,靈活性強,可以對某一個知識點或教學重難點進行針對學習[1]。
二、微課在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適用范圍不廣泛
雖然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但是微課這一教學形式依然不是很普遍,應用范圍也不是特別廣泛。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教師認為微課主要是在移動設備上播放,學生很容易被網(wǎng)絡上的其他信息所吸引,教學效果也許還不如上課花時間顯著;其次,即使是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也得不到重視。因為應試教育的理念,教師普遍認為音樂課教學不重要,考試又不會考音樂;還有的是因為接受不了微課這種新的教學形式,覺得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實用一些。這種種原因導致了微課這種形式使用的范圍不廣泛,學生也無法通過微課的形式更好地學習音樂,了解音樂,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2]。
(二)微課教學意識不足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所以應用范圍不廣泛,教師對微課這種形式的教學意識不足。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音樂教學不受重視的關系。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即使學校里上音樂課,也只是給學生聽聽歌就算可以了。再者,學生普遍壓力比較大,上音樂課時學生也不認真,認為可以放松一下了。所以即使教師讓學生練習歌曲,學生也不會認真練習,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微課這一形式得不到廣泛應用,主要還是微課教學意識不足原因。再者,有些教師不重視音樂課,認為上課就是聽聽歌看看視頻就可以了,或者講解一下音樂上的知識,根本無需應用微課。因此,教師想要利用微課更好地進行音樂教學,還需要改變思維方式,培養(yǎng)微課教學的教學意識,來更好的進行微課教學。
三、更好運用微課教學的措施
(一)了解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
微課因為針對性強,內(nèi)容精細、簡單、明快,所以適合讓學生了解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音樂可以是歡快的、悲傷的、喜悅的等等,音樂的節(jié)奏也是分輕重緩急的。而微課時間短暫,但內(nèi)容較為深入,所以教師可以在講授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的時候運用微課教學,以方便學生了解音樂。悲傷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是如何的;歡快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又是如何的等等。這些理論性比較強的東西適合用微課來講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比如《太陽出來喜洋洋》這首歌,節(jié)奏歡快活潑,因為是一曲四川民歌,所以聲音又比較深厚,激昂。教師可以用微課進行這節(jié)音樂課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四川民歌的魅力,體會到勞動人民勞動的熱情,讓學生明白熱愛勞動,熱愛生活。通過渾厚和慷慨激昂的聲音以及明快的旋律讓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體會到勞動的魅力,還可以通過這首四川民歌不同的演唱形式來感受不同的情緒。這就需要微課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感知四川民歌的特點,感受四川的風土人情。教師還可以用問題導入來開啟音樂的教學。比如“大家對四川有什么了解嗎?”“你們聽到這首歌時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誰可以跟大家描述一下?”等問題,然后再用微課來進行教學。
(二)對音樂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重點講解
剛才提及,微課的教學內(nèi)容知識點很精準,基本上是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不是因為是音樂課就沒有重點難點,音樂上的重點難點其實是更不好理解,更難進行理論講解。一首歌如果有哪幾句唱法學生無法掌握,教師更難以讓學生理解。所以教師就可以用微課這種針對性強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音樂上重難點的講述,讓學生對音樂有個深入了解,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本就是依靠感知,且每個人對音樂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利用微課形式,就是盡量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讓他們都能熟練掌握課本上的歌曲。
《對鮮花》是一首北京民歌,在演唱時需要用歡快的聲音演唱。這首歌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夠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演唱,以此來表現(xiàn)歌曲的活潑明快,體味歌曲的情趣。而《對鮮花》的教學難點是學生很難唱準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及第三、四句的音高。所以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來對這首歌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微課的講解生動、鮮明,學生容易接受,教學效率也會隨之提升。教師在利用微課的同時還可以準備一些教學道具,比如鮮花圖片,一兩支鮮活的鮮花、還有磁帶等等。磁帶可以對學生唱不準的地方進行反復練習。教師還可以對此進行課堂提問,如“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特點,誰能說一說自己所認識的花都有什么特點?”“哪幾位同學可以用對唱的形式更好地表現(xiàn)這首歌?”等。
結? 語
教師要利用“微課”這一新興形式,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微課”的形式可以很好地運用到音樂教學中,幫助學生放松身心,提升教學效率,更好地體會音樂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 劉陽.從音樂興趣視角論中職院校音樂教學開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