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下,一再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音樂課堂作為考查課的一種,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美育學習,利用師生互動可讓課堂更具活力。
關鍵詞:師生互動;高效課堂;學生
教學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的實踐活動,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充分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為了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更加具有活力,教師可以適當?shù)募尤霂熒樱ㄟ^合理的師生互動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讓學生的審美與道德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得到進步。音樂具有其他藝術無法取代的育人作用,發(fā)揮音樂課堂的德育教育作用,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為個體的持續(xù)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一、利用師生互動,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重要的學習資源之一。教師利用師生互動創(chuàng)建民主的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實現(xiàn)教學相長。融洽的教學關系首先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意識,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內心訴求,讓學生的心聲可以得到充分的表達,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
例如教師在進行《踏浪》一課的教學時,便利用師生活動,營造了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首先在上課之初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作品的欣賞。在欣賞結束后并沒有進行樂理的講授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新歌的演唱。而是組織學生表達了自己聽完樂曲后的感受,帶領學生進行了第一感覺的交流,同時教師也向學生講述了自己第一次聽到這首作品的感覺,讓學生體會作品的背景以及傳承。之后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了本節(jié)課的演唱,并組織學生進行了展示性的合唱。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幫助學生對歌曲有了更全面的意識,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為課堂教學的繼續(xù)進行打下了基礎。
音樂作品的賞析是因人而異的,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可以與學生分享自身的見解與經歷,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要讓學生主動的發(fā)現(xiàn)學習。
二、利用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精彩的課堂導入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良好的導入能幫助學生快速的進入到課堂狀態(tài),可以為新課的展開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互動的模式,創(chuàng)建出引人入勝的情境,使師生之間形成有效的溝通,可以奠定本節(jié)課的感情基調,方便學生把握本節(jié)課的情感,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讓師生一起快樂的教與學。
教師在進行《無錫景》一課的教學時,便采用了互動式的導入。在本節(jié)課上課之前,教師先為自己準備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服裝與頭飾,在上課之時教師伴著音樂緩緩的進入課堂,并且提問:“看到老師這身衣服,你們能想到什么呢?”學生異口同聲地道:“江南水鄉(xiāng)。”教師繼續(xù)道:“同學們說的對,那大家試想一下水一般的江南會產生真么樣的歌曲呢?”學生會說出溫柔、清麗、柔美、細膩等詞語。教師繼續(xù)啟發(fā)學生:“那大家在生活中,有聽過南方的歌曲或小調嗎?”學生能聯(lián)想到電影《金陵十三釵》中的片段。教師總結:“同學對生活觀察的很仔細,電影中的片段便是改變于江南的傳統(tǒng)民歌《無錫景》,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領略江南樂曲的婉約與清麗?!蓖瓿杀竟?jié)課的導入。通過這種互動式的導入,不僅快速的點明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江南民歌,還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了聯(lián)想。學生通過這種情境互動,調動了自己原有記憶中的認知,讓每個孩子都變得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激發(fā)了學生的內在動力,讓音樂課堂高效而充滿趣味。
音樂是人類情感的表達,所以不同地域的特色也孕育出了不同的音樂文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創(chuàng)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情境互動可以加深學生對當?shù)氐恼J知,幫助學生樹立起愛國意識與文化認同。
三、利用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
幾次課改向我們證明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必須有效的結合,才能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是所有教師都面對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理的師生互動比如小組合作教師指導,積極的互動評價,比如在評價時多用肯定詞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都能起到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
教師在進行《故鄉(xiāng)的小路》一課的教學時,便采用積極的評價樹立了學生的學科自信。在完成歌曲教學后,教師組織學生分組排練,最會匯報演出。在學生排練的過程中教師積極的深入課堂,在尊重學生創(chuàng)意的基礎上給出了一定的指導性意見,幫助學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學生進行展示的過程中教師也多用鼓勵式的評價,尋找不同小組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當然在此過程中對于完成度較差的小組也可以委婉的指出:“老師很喜歡你們的作品,如果適當?shù)脑黾右恍┥眢w的律動就更好了,相信你們小組下次一定可以完成的更好?!蓖ㄟ^這種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學生獲得了學科自信,讓他們想唱且敢唱,為其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了可能。
音樂教學是技巧、情感、思想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其中情感的培養(yǎng)遠重于技巧的訓練。教師采用互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養(yǎng)成敢于表達的意識也是教學成功的表現(xiàn)。
總之,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這也是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種方式。所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適當?shù)脑黾訋熒樱C合的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提升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個體素質的發(fā)展,為國民素質的提升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李穎.如何在初中音樂課堂上體現(xiàn)美育的策略[J].大眾文藝, 2016,(14).
[2] 張蓮.探析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J].北方音樂,2018,(21).
作者簡介:陳霞(1968-),女,大學學歷,江蘇省江陰初級中學,中小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音樂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