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昆
摘要:本文結合中職化學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整合化學課堂結構,提高化學課堂效率的幾種途徑。指出以培養(yǎng)中等職業(yè)應用型人才為宗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學中做一個指導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努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學校;化學教學;有效性
一、中職教育的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普高規(guī)模的擴大,中職學校錄取的學生中考分數(shù)較低,甚至為了爭取生源,不參加中考的學生都能進校,相當部分的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接受能力減弱,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情商差的現(xiàn)象,任性驕橫,以自我為中心,自律、獨立能力比較差,情緒不穩(wěn)定,急躁易怒,做事缺乏恒心、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受挫折能力差,因此導致正常教學效果較差。
由于長期以來的中職學校不論在專業(yè)設置、教育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都深受傳統(tǒng)的職業(yè)教育影響,比較重理論教學,注重符號、性質、方程式、現(xiàn)象記憶,偏重書本教學,聯(lián)系實際不夠。理論教學法內容多,職業(yè)技能教學法不足,實用性教學法少,由于知識的嚴重脫節(jié),使得教師教學法步履艱難,也讓學生學習如同嚼蠟,學習積極性一直得不到提高。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實用性人才。因此,應當突出其社會性和實踐性。所以,在目前,如何探索一條真正適合中等職業(yè)學?;瘜W教學實際的教學之路,顯得尤其重要。
二、結合實際、專業(yè)、市場,重視化學基礎教育
以我校為例,目前學校使用的教材是曠英姿主編的《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而中職化學的教學地位相當于普通高中化學的階段,化學教材在知識體系上仍然采用學科體系編排,知識內容偏難偏深。再加上選擇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化學基礎都很差,甚至很多學生連初中化學都沒曾學完,連最基本的化學元素符號都不記得,所以很多時候中職學校的化學課堂上不可能和高中學?;瘜W課一樣:注重理論的詳細講解,使學生很好的接受化學基礎知識。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基礎差,初中化學知識不過硬;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專業(yè)需要側重基礎教學,重視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要做好中職化學教學,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做好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教學
在初中,學生只學了一年的化學課程,有的學生甚至都沒有入門,就畢業(yè)了。而且學生學習程度大不一樣,因此,到了職校以后,先不要急于講新課,而是通過測試的方式,了解每個學生對初中化學掌握的情況,然后因人而宜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鞏固初中化學知識。
2.優(yōu)化整合課程結構
中職學生較普高學生文化素質低,沒有升學的壓力,對化學普遍不感興趣。他們會認為自己腦子笨,難以學好。
針對中職學生的這種心理因素,我們應結合實際,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能力為導向,突出中等專業(yè)技術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合理地處理好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之間的關系。因此,我們既要關注人才培養(yǎng)的對口性、應用性,又要讓學生具備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我們在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要十分重視培養(yǎng)和努力提高學生樂學、自學、分析、研究、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畢竟只有兩年的,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所有的新知識。因此,我們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增刪、取舍上,要以本專業(yè)學生應該擁有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為出發(fā)點,進行優(yōu)化,不要把所有的東西一概納入。刪除相對較難的章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要降低難度,分散難點,多搭知識臺階,引導學生學習,以達到教學目的。
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就多講點,如金屬鈉及其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的消毒性、含硫化合物(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污染等,并且多找實例、視頻輔助教學;理論性太強的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緊密的就少講或是不講,重視學生實驗環(huán)節(jié),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豐富教學手段
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教師是課堂的教學主體。教師憑借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完成課堂教學。但是化學是以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借助于實驗學習可以清晰的了解實驗過程,觀察反應變化進而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及反應原理。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放大化學分子結構,洞察化學反應過程。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模擬、視頻教學,增強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豐富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避免枯燥的化學理論講解,機械的化學課堂練習,周而復始的考試,使學生陷入了化學學習的“深淵”之中。
4.注重實驗,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在學習過程中,許多知識如化學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質等,都是通過化學實驗而獲得的。自然,學習化學當然就離不開實驗。因此,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學會對實驗進行正確操作和觀察,并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從而掌握化學知識。
同時,學習化學還要和我們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很多化學物質或現(xiàn)象,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接觸到或看到的。比如,學到乙烯、蛋白質、糖類等物質,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離不開的,所以在學到這些內容的時候,都要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有利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與記憶。
5.運用鼓勵教學
針對目前中職學校中相當一部分學生文化水平低、刻苦鉆研精神差、學習方法不妥當?shù)葐栴},要運用鼓勵和促進的方法,幫助他們逐步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起學而必勝的信心;消除畏難情緒,樹立起勤奮好學的學風。要善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熱心幫助他們改正缺點和不足。特別要多對他們給予肯定和激勵,以增強膽識和勇氣。作為任課教師,更應該勇于改革,愛崗敬業(yè),努力做教書育人的專家,為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總之,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我們應當以培養(yǎng)中等職業(yè)應用型人才為宗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指導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努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