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乾
摘 ?要:自推行新課程改革以來,提出了要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活動,因此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塑造高效的課堂是新課程改革急需解決的問題。文章以高考內容改革為背景,提出了兩大方面的教學策略,分別從過程性和反思性教學入手進行教學方法模式上的調整,希望能為高中數(shù)學教學工作者帶來啟發(fā)和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考內容改革;高中數(shù)學;教學策略
在高考內容改革背景下,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新課標要求,高中教學工作者需要在教學策略上下功夫。
一、過程性教學策略
過程性教學策略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水平來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的教學情境,通過多種方式來鼓勵學生參與數(shù)學問題的討論思考,完整展現(xiàn)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解決數(shù)學問題思維參與全過程。
(一)引發(fā)認知沖突,暴露數(shù)學解題的思維過程
高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景來造成學生在數(shù)學認知方面的矛盾和沖突,這種沖突的存在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現(xiàn)存的在知識結構方面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善于暴露數(shù)學解題的思維過程
數(shù)學教師在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時善于暴露數(shù)學解題思維過程中的關鍵部分,尤其是如何找到結論與條件、條件與條件的內在關系,引導鼓勵學生去體會數(shù)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和思想。
例1已知動直線l:y= kx+5和圓C:(x-1)2+y2=1,試問k為何值時,直線與圓相切、相離、相交?
解析圓C:(x-1)2+y2=1的圓心坐標為(1,0),半徑為1
則l:y=kx+5的方程可化為kx-y+5=0;
則圓心C到直線l的距離d=[|k+5|k2+1];
(1)當d=[|k+5|k2+1]>1,即k>?[125]時,直線l與圓C相離;
(2)當d=[|k+5|k2+1]=1,即k=?[125]時,直線l與圓C相切;
(3)當d=[|k+5|k2+1]<1,即k[125]時,直線l與圓C相交。
首先可以根據(jù)學生對題目的錯誤的觀念和理解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爭取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自我否定”的替代過程。
例2已知橢圓 C:[x24+y23] =1,A,B是橢圓C上的兩點,且0A⊥OB,求三角形AOB面積S的最大值.
錯解設點A的參數(shù)為θ,則點A的坐標為(2cos[θ],3sin[θ]),根據(jù)橢圓的對稱性,不妨設[θ]∈[0,π],由 OA⊥0B可得,點B的參數(shù)為[θ+π2];
故|OA|= [(2cosθ)2+(3sinθ)2] =[3+cos2θ];|OB|= [3+sin2θ];
S=[12]|OA||OB| =[1212+sin22θ4];當[sin22θ] =1,即θ=[π4]或[3π4]時,Smax=[74]
辨析上述解法將點A的參數(shù)離心角θ與直線OA的傾斜角混為一談,因此解答是錯誤的。
正解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設點A的坐標為(rcos[ θ],rsin[ θ]),[θ]∈[0,π],點B的坐標為( r2cos([θ] +[π2]), r2sin([θ] +[π2])),分別把點A,B的坐標代人橢圓C的方程,整理得
r1 =[123+sin2θ],r2 =[123+sin2(θ+π2)],S=[12]r1r2=[612+sin22θ4]
當[sin22θ=0,即θ]=0或[π2]時,Smax=[3]
(二)應用境例教學法理論,利用變式關注過程突破難點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和特點,從范例教學法演變出了變式教學法,以下簡單介紹了變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圓錐曲線中的有效教學應用。
例3已知橢圓[x24+y2] =1上有一動點P,定點Q的坐標為(0,[32]),求|PQ|的最大值。
解析題目中圓錐曲線上動點蘊含著最值問題、函數(shù)問題,通過習題變式讓學生意識到|PQ|取最大值時,點P并非在下頂點位置.在變式教學中,利用橢圓標準方程代換縱橫坐標,將圓錐曲線問題轉化為二次函數(shù)區(qū)間最值問題相對容易.
變式3已知雙曲線[x24-y2] =1上有一個動點P,定點Q的坐標是(0,5) ,求|PQ|的最小值
將習題中橢圓代換為雙曲線等,定點仍在坐標軸上,可以幫助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掌握曲線上動點到定點距離的最值問題.
例4已知F1( -4,0),F(xiàn)2(4,0) ,動點M(x,y) ,求滿足條件|MF1 |+|MF2I|=10的點M軌跡方程.
變式4已知定點F1( -4,0),F(xiàn)2(4,0),動點M(x,y),求滿足條件|MF1| + |MF2|=2a(a>0)的點M軌跡方程.
二.反思性教學策略
要想實現(xiàn)反思性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始終要以一種辯證批判的態(tài)度審慎看待自己的教學過程,也就是保持自我否定和反思,和學生一起對自身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思考,最大程度的提高數(shù)學教學實施的科學性,在自我否定中進步,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三、結語
本文主要從過程性教學策略和反思性教學策略入手,提出重點培育學生的自主解題能力和反思拓展能力,加強師生互動,在交流學習之中共同進步,希望能夠對我國高中教學帶來啟發(fā)思考,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俊良.劉松娜.劉金壘.高考內容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策略[J].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2019,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