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國防和軍事領域的腐敗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普遍關注。軍事腐敗是腐敗在國防和軍事領域的體現(xiàn)。從腐敗的方式上看,軍事腐敗具有一部分政治腐敗的特征,但從本質上講與政治腐敗又有顯著區(qū)別。軍事腐敗不僅對國防和軍隊系統(tǒng)本身帶來惡劣影響,也將不可避免地對國家安全、政治信任造成嚴重傷害。
關鍵詞 軍事腐敗 政治腐敗 國家安全 政治信任
作者簡介:蔣佩章,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9.176
軍隊向來強調正直、榮譽、責任的價值觀,軍隊在一個國家中也往往被認為是十分值得信任的政治團體。然而,諸如采購方面的腐敗、軍官晉升方面的裙帶關系、軍官濫用職權、宗派團體滲透以及利用軍事情報抹黑對手等弊端表明,現(xiàn)實情況往往大相徑庭。在過去十多年中,這個問題表現(xiàn)得越發(fā)明顯。“2011年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稱,軍火貿(mào)易腐敗占全球所有貿(mào)易腐敗四成”,“2013年國際透明組織(TI)公布的《政府國防反腐排名》報告認為,全球七成國家存在國防貪腐,每年涉及金額至少200億美元”。
然而,軍事腐敗卻始終沒有引起學界足夠的關注。國際透明組織首次提出與軍事和國防組織相關的具體腐敗問題的類型學分類,定位了29種特定的國防領域腐敗風險,分為五個類別:政治腐敗問題、金融腐敗問題、人員腐敗問題、運營問題和采購問題,這為軍事腐敗問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路徑。然而,針對軍事腐敗這一概念本身的內涵和特點,理論界目前的研究仍顯不足。因此,本文將分三個部分,對軍事腐敗的內涵、軍事腐敗與政治腐敗的關系、軍事腐敗的政治影響做出初步探討。
“腐敗”一詞本意是指事物由原初的純粹狀態(tài)發(fā)生變質或腐爛,引申到政治領域后,成為專門的政治術語,指的是“公共權力在運行中出現(xiàn)的濫用”。目前,人們普遍認可的是世界銀行對腐敗所下的定義——腐敗就是利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
所謂軍事腐敗,當前學界并沒有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定義。張建生認為,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將軍事腐敗概括為“掌握軍隊管控權力的少數(shù)軍政干部,尤其是權力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權力或職權謀取軍隊利益的行為。軍內腐敗的本質仍是利用職位和權力“謀取私利”。
由于權力具有擴張性和侵犯性,權力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走向濫用,從而構成腐敗。同樣,軍隊領域的腐敗,跟軍事權在運行中的濫用或者異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陳耿,何斌得出了軍隊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軍事權的非正常運行”,并認為“軍事權運行異化”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軍事權“任性”化運行;二是軍事權商品化運行;三是軍事權官僚化運行;四是軍事權“潛規(guī)則”化運行。
筆者認為,軍事權的來源理應包括兩個方面。首先,軍隊是一個國家合法的武裝暴力集團,軍事權理應包括軍隊主體對部隊的調配權及武器裝備的使用權,當然,這是基于最高意志之下的權限范圍內的權力。其次,軍隊作為一個體系、一個系統(tǒng),需要行政力量來保證內部機制的有效運轉,同時,我軍在長期和平環(huán)境下的工作實踐中,也具備了相當強烈的官僚機構的特征。在我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本軍事制度下,幾乎不可能存在前者意義上的腐敗。因此,對軍事腐敗可作出如下定義:軍事腐敗是指發(fā)生在軍事領域、為謀取私人利益而發(fā)生的軍事行政權力濫用或異化的現(xiàn)象。
那么,為什么討論軍事腐敗,而不討論軍隊腐敗或軍人腐敗呢?首先,從人類歷史記載以來,軍事總是與政治相生相伴的,軍事是政治的產(chǎn)物,政治是軍事的終點。因此,相比較文教、體育等領域的腐敗而言,軍事腐敗帶有更強烈的政治色彩。其次,“軍隊”通常是指國家中合法擁有和使用暴力的武裝力量,“軍人”通常是指軍隊中有軍籍的人員。從這兩個概念出發(fā)討論的軍隊腐敗和軍人腐敗,將更加關注于現(xiàn)象層面,而“軍事腐敗”則更加注重腐敗的內生性、邏輯性,也更具有深刻性、闡發(fā)性。
與其它領域的腐敗現(xiàn)象相比,軍事腐敗具備的特點主要是:軍事腐敗主體職務偏高、涉及領域涵蓋軍隊內部事務與社會事務、涉案金額較大、影響較為惡劣等等。此外,由于軍隊體制層級分明、軍事信息高度機密,軍內腐敗行為也更易隱蔽,從而使得廉政監(jiān)督機制無法發(fā)揮理想功能,處理腐敗案件的過程中更容易出現(xiàn)相互包庇、內部消化的情況。
毋庸置疑,軍事腐敗是腐敗在國防和軍事領域的體現(xiàn)。從腐敗的方式上看,軍事腐敗具有一部分政治腐敗的特征,但從本質上講與政治腐敗又有顯著區(qū)別。
腐敗通常被認為是“濫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的行為。但是這種定義下的腐敗并不僅限于出現(xiàn)在政治領域。盡管海登海默為腐敗的定義縮小了范圍:以公職人員為行為主體、以市場作為行為性質、以損害公共利益為行為結果,但恰恰如此,使腐敗問題研究更加表現(xiàn)出“去政治化”的傾向。對此,學者李輝提出政治腐敗所具有的三個核心特征:第一,政治腐敗的行為主體是“掌握政治權力的政客”;第二,政治腐敗是一種“高度制度化和組織化的腐敗”;第三,政治腐敗將最終導致“腐敗對正常政治的高度嵌入”。
從軍事腐敗的方式來看,部分軍隊高中級領導干部利用掌握軍官任免升遷的人事權力,對人事系統(tǒng)進行操作,在軍隊形成以個人為中心的關系網(wǎng)絡,排斥掉其他無法進入庇護關系的人,從而干擾整個政治生態(tài),使其更有利于腐敗行為的運作,這是典型的政治腐敗形態(tài)?;蚴抢秘攧?、采購、審計等職務之便中飽私囊,這也符合基于行為主義對政治腐敗所下的定義——通過市場經(jīng)濟的交易原則,利用公共權力謀私利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只是這里所講的“公共利益”的缺口指向為利益圈外或權益受到損害的廣大官兵。
但軍事腐敗與政治腐敗又有所不同。首先,從行為主體上看,軍職人員并不同于國家公職人員,軍職人員所掌握的公共權力一般僅限于軍隊內部,因此,損害的公共利益范圍更小、群眾的腐敗感知度也更小。此外,由于軍事系統(tǒng)往往獨立于社會其他領域單獨運行,在國家對軍隊實現(xiàn)有效控制的情況下,軍事腐敗對政治體系的影響比較有限。
根據(jù)國際透明組織的研究,軍事部門的貪腐將不可避免地對部隊成員、民眾、國家到國際社會,都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軍事部門因為貪腐,采購功能不良及不需要的武器裝備,造成士官兵的傷亡;因貪腐破壞了公眾的信任,讓民眾的生活置于危險之下;貪腐的軍事采購集中在少數(shù)人的手中,大量金錢的浪費影響國家經(jīng)濟與安全;因貪婪的武器采購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軍備競賽,造成國際社會的不安。然而這一論斷并沒有考慮到一個原則——軍事力量是政治的生命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政治的高度來分析軍隊腐敗行為所帶來的政治影響。
(一)軍事腐敗是目前威脅國家安全的重要原因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軍事和軍事安全“曾經(jīng)被傳統(tǒng)國家安全置于頭等重要地位”,甚至曾被認定為整個國家安全的核心,在今天雖然不是國家安全的目的,但仍然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重要工具、重要條件。
劉躍進指出,“軍事安全是國家軍隊事務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tài),也就是國家的軍事存在、軍事力量和軍事活動等不受威脅、挑戰(zhàn)、打擊和破壞的客觀狀態(tài)?!比欢娛赂瘮s會對軍事安全造成腐蝕性的破壞。近些年暴露出的一系列軍隊腐敗樣態(tài)說明我國軍事安全正面臨嚴峻考驗。以徐才厚、郭伯雄為典型的一批軍內腐敗分子弄權謀私、攪亂政治生態(tài),在軍內外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嚴重削弱了人民軍隊的革命意志和戰(zhàn)斗力。軍隊的貪腐,不僅威脅到軍事安全,更威脅到國家的根本安全——政治安全。軍隊高層的普遍性貪污腐敗和權力濫用,從來都是威脅和危害國家政治安全的重大問題。沙俄時期嚴重的軍隊腐敗導致了日俄戰(zhàn)爭的慘敗,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分崩離析。二戰(zhàn)后韓國一度建立的民主政權也曾因腐敗而被樸正熙政權所推翻。相關案例不勝枚舉,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二)軍事腐敗腐蝕政治信任
腐敗通常被認為是由內部的貪婪導致的違反法律、規(guī)則和條例的被禁止的行為。然而,腐敗也可以被定義為“破壞人們信任的不誠實行為”。軍事腐敗一方面會影響軍隊內部的信任,造成指揮體制的混亂和軍令傳遞的不暢。相關研究表明,軍隊高層的不當行為將破壞指揮鏈的信任,從而使部隊難以保證作戰(zhàn)決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政治信任是體現(xiàn)一個國家政體的合法性、反映民心向背的關鍵,同樣也是維持政治穩(wěn)定的關鍵。軍隊作為國家最重要的政治團體之一,軍隊的政治清明將很大程度上提升民眾的政治信任感,增強執(zhí)政合法性和政治穩(wěn)定性。然而,腐敗卻對政治信任具有腐蝕性的影響。相關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不同國家機關的信任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中央政府、政黨、立法機構、軍隊、司法機構和地方政府”。政治信任是維系人民與統(tǒng)治者之間的重要橋梁,是政治體系合法性的核心基礎。軍隊作為重要的政府機構,要想挽救政治信任下滑的現(xiàn)狀,鞏固執(zhí)政的合法性和政權的穩(wěn)定性,就必須大力懲治軍隊腐敗,杜絕軍隊參與腐敗行為。
當前,通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我們已經(jīng)取得了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但反腐敗斗爭還沒有取得徹底勝利,反腐倡廉建設永遠在路上。在這一關鍵節(jié)點上,廓清軍事腐敗的內涵與邊界,理清軍事腐敗與政治腐敗的關系,才能更好提高軍隊反腐斗爭的針對性,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