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梅
【內(nèi)容摘要】古詩詞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文學價值極高、意境深遠、語言精煉等因素,給學生的閱讀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致使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逐漸喪失,甚至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同時,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經(jīng)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此,筆者以高中古詩詞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群文閱讀背景下趣味性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群文閱讀?高中?古詩詞?趣味性?實踐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以優(yōu)美精煉的語言、引人人勝的意象、深刻的思想、高超的藝術手法,為后人稱頌,并經(jīng)歷了歷史的滄桑變化,一直流傳至今。就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全面加強古詩詞的學習,不僅僅是教學標準的要求,更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陶冶情操的關鍵途徑。但是在高中學生的古詩詞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無法真正實現(xiàn)古詩詞的教育目的。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模式,充分結合組群文閱讀、趣味性閱讀等方式的融合,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進而打造一個充滿趣味性的高效課堂。
一、群文閱讀與趣味性教學模式分析
1.群文閱讀內(nèi)涵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伴隨著新課改而出現(xiàn),并且已經(jīng)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同,群文閱讀主要是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圍繞某一個議題,搜集相關的閱讀材料,并對其進行整合,以指導學生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
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借助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必然趨勢。(1)是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詩詞掌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可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古詩詞閱讀量,以滿足新課標下的教學需求;同時,在群文閱讀模式下,學生的古詩詞閱讀速度也會隨之提升,對于學生的古詩詞閱讀學習,具有極為重要的機制;(2)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古詩詞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重要途徑,在群文閱讀模式下,可引導學生在大量詩詞的閱讀過程中,品味其語言魅力、提升思維邏輯和審美能力,并增加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程度,完成核心素養(yǎng)下的培養(yǎng)需求。
2.趣味性教學法
與傳統(tǒng)的古詩詞閱讀教學模式不同,趣味性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心理特征進行了一定的融入,借助總結和創(chuàng)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促使其產(chǎn)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的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學習中,一且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而借助強制性的教學模式,勢必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致使學習效率低下。而趣味性教學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極高的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主要目的,在學生興趣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中實施古詩詞教學。同時,趣味性教學法也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可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可最大限度滿足課程標準下的教學需求。
二、高中古詩詞學習現(xiàn)狀分析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古詩詞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古詩詞學習興趣一般,僅僅只有少數(shù)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多數(shù)學生表示學習興趣不太高漲,甚至一部分學生還出現(xiàn)了厭煩的情緒。這種古詩詞學習興趣低下的現(xiàn)象,嚴重制約了融古詩詞的學習效果。
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導致學生出現(xiàn)古詩詞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主要有:(1)教師本身的古詩文功底相對比較薄弱、文化積累不夠深厚等,以至于在教學的時候,常常無法給學生進行更加廣闊、深人的講解。還有一部分教師缺乏想象力,無法對古詩文的意境進行精準地描述,以至于古詩文課堂教學變的蒼白無力,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2)教師在古詩文教學中,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常常對古詩文進行逐字逐句地串講,學生則是在認真記筆記。在這種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低沉、學生昏昏欲睡,學習興趣自然低下;(3)忽視相關知識的補充。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短短的古詩詞背后蘊含著大量的中國文化。但是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受到應試教學理念、課時的限制,教師常常忽視了相關知識的補充,邊直接帶領學生進入到古詩詞的翻譯教學中,以至于學生無法對古詩詞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甚至導致其學習興趣下降。
三、群文閱讀下高中古詩詞趣味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
1.營造群文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古詩詞群文閱讀模式下,科學的教學設計僅僅是對課堂而進行的一種良好預設,而如何將這種良好的預設進行轉化,使其成為高效的古詩詞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氛圍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具體的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鑒于古詩詞具有極強的時空跳躍性、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故事性不夠強等特點,學生學習難度本身就相對比較大。同時,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課堂氛圍沉悶,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據(jù)此,在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必須要致力于教學氛圍的營造,充分結合新課程標準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通過互動等有效的形式,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促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的目的。
具體來說,教師在創(chuàng)設良好的古詩詞群文閱讀課堂氛圍的時候,應從這幾個方面人手:(1)教師做好引導。在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自身的作用,必須要科學、恰當選擇幾首古詩詞作為群文閱讀材料,還要對具體的群文閱讀環(huán)節(jié)進行安排,并對具體的課堂進程進行把握;同時,教師作為古詩詞群文閱讀的引導者,必須要充分結合所選擇的古詩詞,有針對性地借助多種方式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開展古詩詞的群文閱讀學習;(2)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古詩詞群文閱讀中,還必須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所選擇的幾首古詩詞進行閱讀、思考,并給學生提供一個討論和互動的時間和機會,在良好的氛圍中,引導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3)在具體打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時候,教師還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語言藝術的魅力,借助生動、優(yōu)美、流暢和準確的語言藝術,給學生帶來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并指導學生在充滿詩意的語言環(huán)境中,激發(fā)古詩詞群文閱讀的學習興趣。
2.以詩人作為興趣點,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在高中古詩詞的群文閱讀模式下,為了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下開展學習。鑒于學生對古詩詞的作者、以及其人生經(jīng)歷比較感興趣的現(xiàn)狀,教師可以古詩詞的作者作為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切人點,將同一個作者不同時期的典型作品作為群文越讀材料,并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本身,引導學生在對其進行了解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古詩詞的閱讀學習沖。
就現(xiàn)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來說,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人的詩詞尤為常見,且這些詩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的詩詞作品,風格也存在顯著的不同。例如,可以“李清照”作為切人點,將其少女時期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婚后的《一剪梅》、南渡使其的《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晚年時期的《聲聲慢》(尋尋覓覓)等納人到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李清照的人生經(jīng)歷作為切人點,結合李清照的人生經(jīng)歷對其少女、婚后、南渡和晚年時期的作品進行閱讀、體會,使得學生對其少女和婚后的時期的悠閑自在、甜蜜美好狀態(tài)進行仔細品味,想象當時李清照的是一個沉溺于甜蜜愛情、生活恬淡的年輕女好;接著結合李清照南渡和晚年的經(jīng)歷,對這一時期的作品進行閱讀,弓導學生對歷經(jīng)國破家亡、飽受人世滄桑的李清照進行的體會和感受。
在這一群文閱讀模式下,學生不僅對詩人李清照的人生經(jīng)歷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也對其不同時期的詩詞風格有所感悟,了解了李清照詩詞的寫作手法、思想情感等。同時,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借助歷史事件為切入點,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結合以往的課堂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學生對歷史故事興趣比較高漲。而就現(xiàn)行高中教材中,有許多古詩詞都是以歷史事件作為背景進行創(chuàng)作的,并且在古詩詞中,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鑒于此,教師在古詩詞的群文閱讀模式下,就可以以“歷史事件”為切人點,選擇幾首詩詞作為群文閱讀材料。例如,在杜甫的《詠懷古跡》這一首詩的教學中,鑒于該詩詞中寫道了“昭君出塞”,教師就可以將李商隱的《馬嵬》、王安石的《明妃曲》、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含有歷史事件的詩詞進行整合,使其成為群文閱讀材料。在具體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可充分結合其背后所體現(xiàn)的歷史事件開展,借助歷史事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需要說明的是,在借助歷史事件作為切人點開展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歷史事件并不是教學的重點,旨在借助歷史事件帶領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師必須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把握,以免出現(xiàn)抓錯重點的現(xiàn)象。
4.以時代為切人點,驅動學生學習內(nèi)驅力
古詩詞產(chǎn)生與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對歷史社會的時代特征進行了精準地反映。而詩人在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也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政治形態(tài)、生活狀態(tài)等息息相關。通常情況下,在國力強盛、經(jīng)濟繁榮的時代背景下,詩人的心態(tài)也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趨勢,其詩詞中必然也透露出一定的自信、朝氣;而在國力衰微、社會動蕩的時代背景下,詩人也開始憂國憂民,其詩詞中也透露出沉郁、激憤的情感,例如:杜甫、陸游、辛棄疾和岳飛等人的詩詞中,就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感。
例如,在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學習中,教師就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作為群文閱讀材料。由于這些詩人都生活在盛唐時期,受到當時政治局勢的影響,這些詩,人的格局也相對比較闊達。因此才有了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張若虛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以及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這些詩句中毫無例外,都對盛唐氣象進行了體現(xiàn),并反映了詩人闊達的格局。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通過時代作為切人點,引導學生在不同時代詩,人的綜合學習中,顯著提升了其學習效果。同時也在一一定程度上點燃了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驅動力,極大了提高了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鑒于傳統(tǒng)古詩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現(xiàn)狀和原因。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必須要充分借助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并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以保障群文閱讀順利展開。同時,還要以詩人、歷史事件和時代作為切入點開展群文閱讀,在提升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注釋】
①宋曉榮.用“聽”帶動高中古詩文課堂教學【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01):106-107.
②丁艷秋.高中語文蘇軾作品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群文閱讀下高中古詩詞趣味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583。】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