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妮
【摘 要】根據(jù)美術新課標的要求以及當下強調(diào)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之“美術表達”“圖像識讀”的要求。筆者將各學段各學期的單課時變成了集中的系列課程,分段式的教學和游戲般的活動體驗,讓我有新的思考和不同的教學感悟。美術課程教學從來不是單一的,更多是學科綜合的集大成體現(xiàn),它關乎語文、音樂甚至數(shù)學學科等。水墨主題化教學研究也是我對混合教育理念的一次不一樣的探索過程。
【關鍵詞】學科混合;主題化水墨教學;美術綜合素養(yǎng);體驗式
在美術課程中,許多學生都喜歡水墨畫,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卻不知如何表達,結果就是筆墨紙硯是用上了,但效果卻總也不盡如人意。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看似遙遠的水墨課程變得真實有效呢?
美術新課標要求學生了解美術各學習領域的聯(lián)系,以及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逐步學會以議題為中心,將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的方法,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需要讓學生認識美術與自然、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文化、美術與科技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并以各種形式發(fā)表學習成果。最后要讓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想象的空間,激發(fā)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
介于當下強調(diào)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之“美術表達”和“圖像識讀”,它是以外向建構為主。學生通過學習,形成一定的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了解并能運用各類媒材,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
在此基礎上我仔細研究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發(fā)現(xiàn)水墨畫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水墨畫的學習在教學蘇少版12冊書中都有所體現(xiàn),這些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也有一個突出的問題——他們都是單獨存在于每一冊教材中的,缺乏連續(xù)性,更缺少系統(tǒng)性。這種單獨的、點式的課程內(nèi)容讓學生的理解似乎還沒開始就奔向了結束,甚是遺憾。介于此,我開啟了小學生水墨主題化教學的研究嘗試,以繪本的形式對平時教學成果作特別展示。
我制定了總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能感悟水墨線條之美,并能熟練掌握水墨的基本用筆、用墨和用色的筆墨技法。其次,通過與語文、音樂學科相結合,讓學生從文化情境中感受水墨畫的意境之美,感受線條的韻律之美。再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水墨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傳統(tǒng)水墨畫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走出教室,讓他們?nèi)ジ惺茏匀恢涝賱?chuàng)作作品。運用混合教育的理念,讓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關聯(lián),形成真實的可以操作的美術+形式教學。
如在進行第一課時《水墨游戲之動物》的內(nèi)容教學中,我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用枯筆干擦與大筆潑墨的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能畫出動物的形體、姿態(tài)、皮毛和神氣。并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將作品編制成一本有趣的繪本故事。
因為是選取學生作品后的重新組合,我發(fā)現(xiàn)了特別藝術效果,意外的燃起了“后進生”的自信心。有一個學生幾乎是全校公認的“不良學生”,由于我在編制繪本過程中,選取了他的作品中一只小貓和兔子,作品封面也選擇了他寫的字體,這對于他來說成了件大事,因為他是從來都不被看好的“差生”,卻突然作為優(yōu)秀的代表,他的內(nèi)心波瀾巨大。后來學生家長找到我,感激得說學生改掉了放學回家就往沙發(fā)一攤打游戲看電視的壞習慣,開始在家搜羅與學習相關聯(lián)的知識進行學習,為了畫畫,他作業(yè)速度也開始提高,不磨蹭,很是認真,現(xiàn)在學習拼勁很足……說實話,成功和快樂有很多種,但看著家長那無比誠懇的感激我還是從心里高興的,這也讓我更加堅定研究方向和思路。尤其是最后作業(yè)方式以繪本故事《誰最厲害呢?》呈現(xiàn),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競能以這樣獨特的方式記錄并保存下來,在其他主題的內(nèi)容學習中,積極性更大了,也更樂于嘗試練習了。
在進行第二課時《水墨游戲之花卉》中,我?guī)W生感受花卉之美。讓他們自己通過觀察、比較、欣賞、嘗試練習等多種方法,尋找適合的筆墨技法表現(xiàn)花、葉、枝干。將其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學生發(fā)現(xiàn)美術是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體會了何為“學以致用”。
我把作品整理成了詩配畫,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夕顏墨韻》《紫藤掛云木 花蔓宜陽春》《游園驚夢》《墨香荷風》等。后來語文老師對我說,感覺學生突然對唐詩宋詞很感興趣,原因不明。我聽后暗自欣喜,這是美育魅力之所在,當一個人能感知美了,自然就想去表達美。
在進行第三課時《水墨游戲之樹木》的教學時,我把美術學科與音樂學科相結合,讓學生感受音樂韻律節(jié)奏感,畫出不同韻味的線條。
在《水墨游戲之山石小景》《水墨游戲之園林》的教學中,我?guī)ьI學生去學校的花園里實地感受,了解水墨畫的“寫實”與“寫意”方法,學習“取舍”與“提煉”技巧。引導他們尋找語文學科中相關知識,對園林知識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從而幫助他們創(chuàng)作。
在系列課程的完成后,學生的作品充滿感染力,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我把各學段各學期的單課時變成了集中的系列課程,時間和空間上都為水墨學習的良好開展得到了保證,學生對水墨畫知識的理解也是循序漸進,尤其是分段式的教學和游戲般的活動體驗,學生在這種模式下,美術知識技能得到提高,對水墨的韻味有了新的感受,也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變得更有想法了,能用自己的美術方式選擇表現(xiàn),在水墨畫的技能手法上也不再拘泥于形式,他們的思維被點燃,如煙花一般絢麗,這點不僅在具體表現(xiàn)某個形象上的塑造上,他們在故事的編寫、在畫面的構成等方面都可以明顯的看見。
這才是真正的美術課程,讓學生從心底感受美,從而懂得何為美,再去表現(xiàn)美,美術課程的教學也不是單一的,它更多是學科綜合的集大成體現(xiàn),它關乎語文學科,音樂學科甚至數(shù)學等。這次教學研究的嘗試也是我對混合教育理念一次不一樣的探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