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祥
摘要:為了讓初中物理教學在核心素養(yǎng)的推動下得到更加高效地開展,初中物理教師首先就需要摒棄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利于他們學習與成長的物理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物理學習思維與學習能力,以此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物理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0-0193-01
物理核心素養(yǎng)指要是指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利于自己長遠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品格與能力,主要包括了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實驗探究、科學思維與物理觀念等四大類。本文將重點分析在核心素養(yǎng)大背景下如何通過有效策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希望能夠實現初中物理教學在前進道路上的進一步突破。
1.開展趣味化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
趣味化的教學不僅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也會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雖然初中學生的學習思維已經初步走向成熟,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還是太過于感性,在初中物理教學開展過程中如果能夠增添一些趣味性的內容,那么就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實現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增添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知識的探究中來,已達到逐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的目的,實現物理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光的色散》一課時,為了更好地滿足初中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拿上三棱鏡和白紙到操場上帶領學生進行光的色散探究實驗,在實驗中讓學生用三棱鏡對著太陽光,用白紙在另一側做光屏,讓學生觀察白紙上有幾種顏色的光。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太陽光透過三棱鏡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現象,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現象的分析與觀察中獲得理性化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光的色散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彩虹,讓學生將水含入口中,對著太陽光噴成霧狀即可觀察到短暫的彩虹。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不僅可以增強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印象,同時還能讓學生在親身觀察與體驗中獲得最直接、生動的實驗實習資料,感受實驗方法對物理學習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科學的物理學習思維,以此進一步推動初中物理教學的高效開展。
2.為學生提供自主實驗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踐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由教師進行實驗的演示,讓學生進行觀察,或者是告訴學生實驗操作的步驟,讓學生嚴格地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這樣的實驗教學會從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展,導致實驗教學的價值意義無法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為了實現學生物理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教師就必須掙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相對自主的實驗探究空間,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依據自己的思維想法進行物理學習內容的思考與分析,以此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進一步突破。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一課時,教師在帶領學生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將班級里的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在課下討論浮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據小組最終的猜測結果,在生活中尋找相關的實驗操作器具,帶到課堂上與教師共同進行實驗驗證。這樣就可以有效地發(fā)揮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自主學習思維,讓學生逐步學會依據教學內容提出猜想。
3.開展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
物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地聯系,很多物理知識都是對生活現象的一種解釋。在初中物理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合理的開展生活化的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究與分析,還可以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獲得物理核心素養(yǎng)與積極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完成素質教育所下達的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的教學任務。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杠桿》一課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釘有釘子的木板、未開啟的飲料、羊角錘與起子等物品,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工具打開飲料,拔出釘子。并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用羊角錘起釘子和起子開飲料的慢動作視頻,讓學生想一想這兩項工具在使用過程中都有什么樣的共同點?通過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物理知識的依據,可以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物理規(guī)律的探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物理探究態(tài)度。
4.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的,落實多種符合學生學習成長的有效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實現為社會培養(yǎng)大批量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教學目的,從真正意義上完成素質教育所下達的物理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李德松.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J].赤子,2019.
[2] 周慶健.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優(yōu)化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