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蕾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才,人才培養(yǎng)離不開優(yōu)質(zhì)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成為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可以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本文主要探析了分層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課程中的運用,以期為高中英語教師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分層教學;高中英語;作用
為了滿足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的需求,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重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學習鉆研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以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然而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所差異,他們接受英語知識的速度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那么將會降低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而分層教學就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
(一)尊重學生差異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
由于學生的智力因素、文化課基礎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他們在開始中學階段的學習時會有著不同的知識結(jié)構(gòu)。當教師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時,就會出現(xiàn)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這部分知識從而降低了學習積極性,部分學生從未接觸過這部分內(nèi)容,無法較好的理解相關(guān)知識點,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就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促進各層次學生發(fā)展的目的。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綜合素質(zhì)
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zhì)教育課改,要求教師關(guān)注班級內(nèi)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課堂中將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分層教學就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愛上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綜合素質(zhì),最終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由于高中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部分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會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缺乏興趣等現(xiàn)象。在英語教學課堂中使用分層次教學方法將會有效地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生也會通過符合自己能力的教學過程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四)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需要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為高中英語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在分層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將會有符合自己能力的學習目標,從而能夠較好的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利用分層教學策略展開英語教學,可以促使學生選擇符合自己能力的教學目標,從而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進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中英語教師都開始在英語教學課堂中運用分層教學策略。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時情況,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為學優(yōu)生,B為中等生,C為學困生,每一個層次又分成2至3個組,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分層教學:
(一)確立分層教學目標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以及具體教學內(nèi)容對教學目標進行確定,要遵循讓全體學生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以及允許能力較強的學生超前學習的原則。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使學生的學習水平需要和目標層次相適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復習必修四MODULE 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這一單元時,就需要設立分層教學目標。C類學生只需要掌握重點單詞、語法以及句型,B類學生還需要學會用重點句型介紹其他地方的風俗,A類學生則需要在此基礎上能夠用相關(guān)知識點和他人進行熟練的溝通。
(二)設計分層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
課堂上的練習設計成易、中、難三個不同類型的練習,分別請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完成,使班級內(nèi)的每位學生都可以通過練習展示自己,并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如果全班學生的作業(yè)都一樣,這并不利于學生通過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設計分層次的練習題和作業(yè)。
例如,教師可以為Friendship這一單元設計如下的練習題:C類學生能完成課本后的作業(yè),配套練習冊里的練習只要求做基礎知識練習,掌握基礎知識就足以,而B類學生需要完成C類學生的作業(yè)外,還需要完成配套練習冊的鞏固練習。A類學生的則還需要完成配套練習冊的拓展提高練習。
(三)分層評價作業(yè)
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評價較為單一,這并不利于學生了解自己作業(yè)的好壞程度以及自己掌握英語知識的情況。教師在對學生作業(yè)進行分類評價后可以使學生通過作業(yè)中反映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因此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yè)也需要進行分層評價。
例如,C類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他們只要能將基礎作業(yè)答對就可以鼓勵表揚,答對附加作業(yè)可以給予額外獎勵,針對做錯的題,教師要指出做錯的原因以及正確的解題思路,并為學生設計同類型的題型進行鞏固,評語也應該以鼓勵為主。B類學生大多是中等生,有較大的潛能可挖掘,教師要查找出B類學生的不足之處,鼓勵鞭策B類學生向A類學生挺進。A類學生主要進行的是同學間的比較,比如說作業(yè)的準確性,解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的比較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結(jié)束語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開展分層教學,是遵循因材施教和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符合教學改革中的新特點。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在課程中重視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逐漸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學生也需要克服學習困難,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何小琴.研究性學習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校園英語:義教版,2015,000(009):89.
[2]王雪英.定向選擇,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012):115-115.
[3]何麗麗.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zhì)教育論壇,2017(32):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