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
摘 要:計算能力是小學所有知識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好的計算能力,是學好所有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數(shù)學概念的推導要用到計算知識,解決問題中最后的計算部分要用到計算知識,圖形與幾何知識中的角的度數(shù)的計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圖形中關于周長,表面積,體積,容積的計算方法,這些公式的推導,以及最后的正確計算,都要用到計算知識;在解方程中,不管是根據(jù)天平原理,還是關系式,在解方程的過程中都要用到計算知識;在統(tǒng)計表,折線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中,比和比例等等知識都要用到計算知識。不僅僅是數(shù)學科目,計算能力也影響到其他相關科目,比如說物理化學等其他科目中的計算部分都要用到計算知識;不僅在學習中用到計算知識,是日常生活中也是處處用到計算知識??梢娞岣邔W生計算能力勢在必行。
關鍵詞:培養(yǎng);小學生;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主要包括計算的準確率和計算的速度。計算的不準確,計算的再多也是無用功;速度慢,如蝸牛爬行,別人到家了,你還剛出門。
一、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馬虎粗心不認真
有些學生粗心馬虎,拿上一道題就做,粗心大意,要么忘記進位,要么忘記退位,要么點錯了小數(shù)點,要么多填上一個0,或者少寫了一個0。
(二)算理不清楚,算法錯誤
有些學生不知道怎么算,為什么這樣算?該用什么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計算問題?對所學知識不扎實,一知半解。
(三)數(shù)感不準確
對數(shù)和數(shù)的運算,不能用靈活的方法準確的做出作出數(shù)學判斷。有些學生明明寫錯了,他卻感覺不到錯誤,比如說152+3,他能算出來等于26,卻感覺不到已經(jīng)錯了。
(四)有些學生基礎差
有部分學生,基礎太差,表內(nèi)加減法口訣和乘法口訣背不過,連10以內(nèi)的加減法還要靠數(shù)指頭,怎么能要求他們準確地解答乘法和除法的運算呢。
(五)有些學生沒有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
做完題后,沒有認真檢驗,結果該對的,寫錯了,發(fā)完試卷,捶足頓胸,覺得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會出錯,可惜后悔晚矣。
(六)有些學生懶惰出錯
該筆算的為了省事,他口算,而他的口算能力又特別差,該口算的他懶得動腦子,隨便寫上一個數(shù)應付差事。
(七)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寫的數(shù)字論七八糟,3不像3,5不像5,書面雜亂無章
(八)輕視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
部分教師輕視口算和估算,錯誤的認為筆算比口算更準確,下大力氣訓練口算,還不如把這個時間用到訓練筆算上,一舉兩得,錯誤的認為估算作用不大,所以碰到教材涉及到口算和估算的內(nèi)容時,就走馬觀花式的講一下,沒有拿出時間來對口算和估算專門的訓練,教師的輕視導致了學生的輕視,教師和學生的輕視,導致了學生口算和估算能力很差。
(九)被表面現(xiàn)象所誤導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運算順序錯誤,在簡便運算中,不該用簡便方法的,用簡便方法,該用簡便運算的,反而不用了,牽強附會,生搬硬套,不會靈活運用公式、定理、例如(390+5)×2,為了追求簡便算成,不講究算理,誤算成(390+5)×2=390+(5×2)=390+10=400
二、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如下
(一)讓學生理解算理,靈活的掌握算法
在教給學生算理,算法,定義、定理的時候,要讓學生知道這個算理,算法,定義、定理是怎么來的,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來推導一些定義,例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我們先讓學生156+66+34=222+34=256,在讓學生算156+(66+34)=156+100=256,從而自己總結出加法結合律,這樣學生記得牢,興趣高;算法一定要靈活,不能生搬硬套,可以多練習寫典型題目,鞏固算法。
(二)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表揚,多鼓勵,讓學有存在感,有成就感,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要讓他們害怕數(shù)學,甚至厭惡數(shù)學,厭惡計算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粗心大意,馬虎,書寫潦草等不良習慣,要在平時訓練時多加引導,不厭其煩的指正,方法不能簡單,態(tài)度不要粗暴,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四)加強對錯題類型的分析,整理,歸類
對于學生經(jīng)常出錯的題型,要專門訓練,反復訓練,讓學生不再犯同樣錯誤
(五)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
熟練地、牢固的背誦10以內(nèi)加減法和20以內(nèi)見減法表,達到正背,倒背,跳背100%正確?;A知識的練習要長期性
(六)和學生交朋友
現(xiàn)在的學生逆反心理特別強,你要是用一個高高在上師長的形象教給學生知識,學生的逆反心理來了,他就是不學,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用。要做學生的朋友,和學生玩成一片,學成一片,學生就會親近你,尊敬你,才會相信接受老師教給的知識,學習起來更加努力,效果事半功倍“親其師,信其道”
(七)聯(lián)系生活,學以致用
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知道計算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計算能力不僅和學科知識息息相關,和他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學生學期計算方面的知識機會更加努力,更會成績
(八)區(qū)別對待,共同提高
分層次訓練,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學生,讓每個學生的計算能力都有所提高
(九)寬嚴結合
現(xiàn)在的教育方針,不讓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一些教師變得畏首畏尾,連批評教育學生都不敢了,導致了教育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在講究方式方法的同時,對于學生的批評教育,該有的我們還是要有的,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該嚴的時候一定要嚴。
(十)一幫一,共同提高
讓計算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幫助計算能力差的學生,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方法來互相交流算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