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娟
摘 要:本文結合焊接加工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實踐,重點闡述了在教學中對于學生、教材、教學模式、教師自身的新思考,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有所突破。
關鍵詞:課程;教學;思考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直到5月份各大中小學校才陸陸續(xù)續(xù)迎來了春季開學。在從二月到五月這個漫長的寒假中,各類學校基本上都進行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活動,我校也借助于學習通、釘釘、騰訊會議等APP給同學們進行了網上授課。筆者自2007年工作以來,一直從事于焊接加工專業(yè)的一線教學工作,所帶課程是以《焊工工藝》為主的一些專業(yè)課程,經過這次特殊的教學過程,對所帶課程的教學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對學生的思考
以前普遍認為技工院校學生是經過中高考“淘汰”的學生,大多數學生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意識淡薄,遇事容易沖動,不能很好處理人際關系,學習基礎薄弱、目的不明確,缺乏堅韌的意志品質,具有嚴重的厭學情緒。但經過這么些年的教學,筆者認為經過正確的引導,大部分學生是可以改善自私、沖動等缺點,明確學習目的的,尤其是筆者所在學校系部提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會戰(zhàn)斗、特別有素質”的焊工精神,對于學生的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二、對教材的思考
焊接加工專業(yè)課程教材版本眾多,自筆者工作以來,僅《焊工工藝》教材的版本就有五、六種之多,幾乎每兩、三年換一個版本,因此,選擇合適的教材非常必要,我們應該根據本校學生就業(yè)情況合理選用教材。另外,教學內容僅限于教材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能聯系實際,處理并優(yōu)化教材,確定哪一部分內容適合本校學生,講了是否有用,考慮焊接實際發(fā)展情況,對教材中落后的焊接知識進行更新;對有些不實用的教學內容進行刪減。要時刻注意焊接發(fā)展的新動向,及時更新教材內容,以彌補教材的不足。[1]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根據實際情況編制符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
三、對教學模式的思考
在本次疫情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即“老師講、學生聽”、老師“一言堂”、“ 滿堂灌”,沒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fā)。本次疫情過程中,筆者所在系部應用學習通APP,教師將學生需掌握內容以Word、PPT、視頻、網絡鏈接等形式做在課程章節(jié)里,學生通過一定時間自學掌握相關內容,并且老師設置一些自測,學生完成,然后教師通過釘釘、騰訊會議、學習通等APP的直播功能進行答疑解惑或者重難點的著重講解??梢哉f這樣的形式開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這是疫情期間線上授課采用的一種授課模式,那么復課后,線下授課是否可以采用這樣的模式呢?筆者認為完全可以。
以前學校簡直把手機視為洪水猛獸,還專門在教室固定位置安放了手機袋,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把手機放在手機袋里。但是想想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我們完全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幫助學生完成學習。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放在學習通章節(jié)里,有時還可以把重點、難點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帶著思考去學習,去活動,并且圍繞本節(jié)課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開手讓學生自學,不要怕他們學不會,也不要怕他們出問題,也就是先讓學生自學。然后是老師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理解應用。然后進行當堂訓練,就是當堂完成練習,完成作業(yè)。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放在首位,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和探索、幫助學生在克服困難上下工夫,這種“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要求有效地制約了習慣于“滿堂灌”的老師,這對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些屬于教師該講的內容必須講清楚,講準確,講精彩,筆者認為什么時候課堂上也不能缺了老師的精彩講解和必要的知識拓展。當然老師更應該結合檢測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出一些針對性的訓練題,有重點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迅速將缺補上。
四、對教師自身的思考
通過這次的線上教學,覺得自身的能力亟待提高。尤其是經過一些線上和線下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之后,感覺自己需要在多方面進行轉變和提升。
首先信息化水平和能力需要提升。通過本次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發(fā)現網上很多平臺都有相關資源可以采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掘和利用這些資源,經過整合后,用于線下教學的過程,當然要做好這些工作,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其次自身業(yè)務能力需要提高。筆者不是“一體化”、“雙師型”教師,現在也只是講授專業(yè)理論,沒有從事實習教學和操作訓練。這就對深化教學改革形成了障礙,產生了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瓶頸,“一體化”教學改革難以深入,教學維持現狀,不受學生歡迎,產生學生厭學,所以筆者會向成為“一體化”、“雙師型”教師努力;三是教育理念需要轉變。不能只教書,不育人,要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以現代教育理念引領教育教學工作。要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發(fā)揮教學這一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作用,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且要很好的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在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主動獲取知識。
總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必須從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為本,針對不同情況,選擇、設計最能體現教學規(guī)律、符合學生認知心理和學習特征的教學模式,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教學難點[2],使學生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張祥敏.焊接理論教學探討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 NO.19.
[2]申根平.焊工工藝學課程的教學探討[J].河南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