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巧利
摘 要:伴隨我國職業(yè)教育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也極為重視。中職學生的價值觀樹立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學校在展開教育教學工作時,必須要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最主要的位置,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認識不同學生的特殊性,將現(xiàn)有的教育工作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促進中職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
關鍵詞:思想政治;人文素質;教育;中職
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為中職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足的動力支持。人文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老師的教育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學生在中職教育中不僅學習足夠的技能知識,還能掌握為人處世的知識,在面對挫折、困難時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具有積極作用[1]。
一、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現(xiàn)狀
目前,大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學重點更加傾向于學生是否掌握技能知識,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方面重視度較低,在學校中的思想教育課程還停留在書本知識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僅因為要參加本門考試,因此大部分學生對于思想教育課程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在進入社會后,由于缺乏人文素質教育,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時,無法正確地對待挫折,而且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也會因此而挫傷其積極性[2]。
二、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
(一)強調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中職院校教師在進行教育時,不僅要關注技能教育對學生的意義,同時也要強調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時不能偏向于某一門學科,要明白每門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都是極為重要的。人文教育實際上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識,讓學生在不斷地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保證學生能夠接受更高效的素質教育,在教育中鍛煉出不怕苦、不怕困難的精神,不斷豐富自我的人文素養(yǎng)知識,成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社會性人才[3]。
(二)創(chuàng)造出適合人文素質教育的氛圍
學校實際上就是學生在進入真正社會前所面臨的小型社會,在中職院校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適合學習的氛圍,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快樂地接受教育知識。首先,教師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其次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學習的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發(fā)言,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第三,在課堂結束后,教師還應在生活中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對于情緒變化較大的學生單獨進行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心理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告知學生在遇到需要幫助的同學時,要及時給予其積極的幫助,不斷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的高素質人才。
(三)書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實踐相結合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社會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若中職院校對于學生的教育仍然處于按部就班的方式進行,那么會缺少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動力,讓教育局限于書本知識中。因此中職院校的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的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將學校中的書本知識上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組織學生進入一些校外企業(yè)進行參觀和實踐,通過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返校時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借鑒不同的經(jīng)驗,掌握更多的有效學習方法。
(四)組織豐富多樣的活動
在學校教育活動中,要進行勞逸結合,若教育內容過于枯燥則會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教師要組織更加豐富的活動融入教學中。例如:校內定期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競賽,讓學生能夠提高對思想政治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組織開展道德小品表演競賽,讓學生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
(五)發(fā)掘教育資源
人文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具有積極的教育作用。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思想品德教育》等課程,在上課前,教師要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并進行備課,在對教材內容進行熟悉時,還應將社會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與教材相結合。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用簡單的語言解釋課本中的知識,對于不易理解的內容,則舉出形象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要讓每位學生都能掌握知識,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知識能力和發(fā)展水平,通過啟發(fā)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人文教育的教學不僅在于課堂上,在課下教師也要與學生成為益友,積極地與每位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4]。
(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由于中職學生大多年齡較小,因此教師在教育中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要教授其技能知識,還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讓每位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于自身的職業(yè)進行更全面的規(guī)劃,選擇出喜歡并且更加適合的職業(yè),為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簡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能夠使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能力均得到較好的發(fā)展。通過教師對學生創(chuàng)造的學習氛圍,在上課前認真?zhèn)湔n,課堂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知識講解,并且使用更加有趣地教學手段,不斷發(fā)掘出更加有趣的學習內容,通過舉例讓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知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為社會培養(yǎng)出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張紅萍,馮雯妍. 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衛(wèi)生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9(25):61-65.
[2]王雅薇. 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J].福建茶葉,2019,41(5):155.
[3]賈敏. 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評《人文關懷視閾下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309(1):153.
[4]王歡. 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人文素質教育的方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