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華
摘 ?要:社會在向前發(fā)展,新課程也需要有新的教育方法,這樣才會讓同學有更好學習條件。尤其是初中政治課程,約束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是極被重視的一個科門。在新課程改變后,教育理念也有了變化,以同學們來作為課堂主體,提倡自主學習、拓展思維、增強積極性。鑒于真實生活,本文根據(jù)初中政治教育狀況,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策略來進行分析,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道德素質(zhì),讓身心更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政治;教學策略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105-01
新課程強烈重申在初中階段,政治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實現(xiàn)“以老師為主導,同學們?yōu)橹黧w”的教育方針,把授課模式來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來提高政治課的神奇的力量。以下經(jīng)過對三種新型的初中政治授課方法的解析,希望可以對初中政治理想教學提供幫助。
1.教學中引入“翻轉(zhuǎn)課堂”—遞增同學自主學習性
翻轉(zhuǎn)課堂式授課方法,指的就是同學在家庭中完成學習任務,而在正式課堂上成為了教師和同學們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來進行相互動的過程。其中包含了難題解答、學識運用等,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胺D(zhuǎn)課堂”是當下被認可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只要可以將課內(nèi)課外的時間調(diào)整好,把“填鴨式教學”變換為“同學自主學習”課程就可以,讓同學成為課時上的主角,而一節(jié)課程中完好的“翻轉(zhuǎn)課”,一定要有協(xié)和的三個內(nèi)容,分別是良好的網(wǎng)絡處境、自覺性好的同學和足夠的時間安排。
比如,在講述《責任與角色同在》這一課程時,在沒有開課的前提下,老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來給同學們播放視頻短片,在短片當中逼真展示了社會當中不同的社會角色,以及他們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分別是什么?比如,教師就是教書育人,邊防戰(zhàn)士就是站崗,為祖國站崗,警察就是幫助人民解決糾紛等等。這樣在同學們觀看視頻的時候,明白書本中講解的是什么樣的內(nèi)容,之后,筆者組織同學們進行討論,并且回答以下問題:“你現(xiàn)在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是什么?你是如何完成你的社會任務的?”通過視頻短片和課堂討論的方式來讓學生們理解自身的社會定位是什么,有的同學說自己的社會角色是子女,在家中聽父母的話,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就是自己的社會職責;還有的同學說,自己的社會職責是一名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下認真完成作業(yè),就是自己的社會職責等等。通過學生們自己的講述就能夠使得學生們明確自身的社會職責,并且通過學生們講老師聽的方式,就完成了翻轉(zhuǎn)課堂這一獨特的教育模式,使得課堂充滿了活力,變得生機勃勃。
2.初中政治要引進“微課”教育方法—增加學生理解能力
“微課”是教育行業(yè)中較為新穎的一種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來拍錄幾分鐘的小視頻,對講述的課程里面的難題和重點一一詳細講出,這樣就會利于同學們準確的了解本課的重、難點,把課本中的內(nèi)容全面的了解。這一教育方法,摒棄了傳統(tǒng)教案講述內(nèi)容的模式,直截了當?shù)陌颜握n本中問題突出,把沒有意義的課程刪去,不僅更便于同學學習,還節(jié)約了授課時間,給同學留足了獨立學習的時間。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做情緒的主人》這一課的時候,筆者通過微課的方式來向?qū)W生們展示了生氣,開心和傷心這三種不同情緒的特定場景,利用微課的好處就是能夠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們理解知識,通過視頻的形式,學生們能夠意識到這三種情緒形成的前因后果,并且在視頻短片當中對分別對主人公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影響。通過視頻微課的方式來印證了課本當中所說“人的情緒是多變的,并且人的情緒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痹诮滩漠斨校o接著向?qū)W生們介紹了如何控制情緒,做好情緒的掌控者,筆者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改編視頻短片主人公的故事來讓學生們學會如何正確的控制情緒,當短片當中,主人公失落的回到家里之后,筆者向同學們提問:“你們有什么方法能夠讓主人公的心情變的愉悅起來呢?”有的同學說:“我會去看一場喜劇電影?!边€有的同學說:“我會叫我的好朋友一起去吃火鍋”等。
3.授課政治內(nèi)容有必要“理論結(jié)合實際”—促進有效教學
現(xiàn)階段,在教育領域中推崇素質(zhì)教育,并且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課程中,眾多老師也意識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積極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同學們所學到的知識,都是為了展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以,在初中政治課中,很有必要把講述的理論和實際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這樣才會利于同學對知識的加深理解,也展現(xiàn)了老師高效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課程《在集體中成長》中,這段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同學了解集體的概念,并且為集體服務。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認識集體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們每天都在集體當中相處,如何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應當是每一位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技能。在課程開始之前,筆者會先詢問學生們是如何認識集體這一概念的,讓學生們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想法,教師再帶入到政治課本中,讓教學目標更加深化。
4.結(jié)語
古板的教育方法,即老師根據(jù)提前備好的教案,來講述沒有色彩的課程,讓學生以應付的心態(tài)來學習,根本無法把同學們的思想品德以及政治素養(yǎng)來提高。因此,在新課改的前提下,革新初中政治授課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師要遵循新課程的改變,推陳出新,加以實地應用,讓政治課程變得更靈活,成為真正意義上學以實用的學科。
參考文獻
[1]陳有根.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8(19):145-145
[2]陶巧明.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