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段的說寫教學即“寫話”教學,是學生習作的起步階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低段說寫教學之基是否堅實,直接關乎學生習作水平的長遠發(fā)展。低段的說寫訓練內容具有話題精巧、切入點準、連接點緊等特點,是學生說寫能力訓練的好素材。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利用好這些素材,夯實低段說寫教學之基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說寫教學;心理關懷;個體提高;生活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4-0045-02
【本文著錄格式】洪燕.多管齊下,夯實低段說寫教學之基[J].課外語文,2020,19(24):45-46.
《語文課程標準》按不同的學段將作文教學依次分為“寫話”“習作”及“作文”,目的是讓教師們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能遵循不同學段的要求和兒童言語及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使習作教學有序開展。低段的說寫訓練內容具有話題精巧、切入點準、連接點緊等特點,密切關注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的諸多環(huán)節(jié),貼近兒童心理特征,有利于學生觀察有內容,有話可表達。還能直接觸及到低段兒童的心理世界和情感敏感點,激起表達的欲望,啟迪兒童的思維和想象??梢哉f每一篇都是提高學生說寫能力的好素材。但是我們知道,雖然教材編者很用心,選取的訓練素材非常棒,但不等于執(zhí)行過程中的效果就如預期一樣,在教學中我們還要關注情境的創(chuàng)設,啟發(fā)有效的合作探究,讓思維火花進行碰撞,情感有交織,真正做到指導無痕,潤物無聲。接下來我主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來談一談如何有效進行低段說寫教學訓練,打好低段說寫教學之基。
一、心理關懷與多種評價相結合
低段兒童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經(jīng)驗缺乏,導致語言積累不豐富,與習作相關的知識技能,特別是認知水平、思維水平相對落后,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常常呈現(xiàn)這樣的一些狀態(tài):一部分人能口頭說,但害怕寫。一部分說與寫都困難,會對說與寫產生極強的畏懼心理。長期處于這一心理狀態(tài)下,學生勢必會產生一種畏難情緒,這將會成為學生說寫能力發(fā)展路上的絆腳石。因此,習作教學在起步階段,首先一定要對兒童有足夠的心理關懷。著名教育家潘新和主張語文教育不應僅僅關注人的生理和社會需要,新時期的語文教育更要關注生命個體諸多發(fā)展需要,張揚言語天性,最終指向個體生命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言語人生、詩意人生。所以我認為在低年級說寫訓練起步階段應該強調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同時,在寫話的形式、內容、字數(shù)等方面,不對低段學生提出過分生硬的要求,羅列過多的條條框框,更多的是讓學生愿意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說,用文字記錄下來,克服說寫訓練的畏懼心理,讓兒童樂于表達。當然,這并不是說對低段兒童的說寫訓練一點沒有要求,任何事情都主張適度性,只有面向發(fā)展的關懷才是真正的關懷?!墩Z文新課程標準》大大降低了對于低段說寫訓練的能力要求,并對文體方面的要求采取了模糊處理。雖說讓教師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擴大了,但也讓老師們在具體操作中有些許迷茫,如處理不當,會給高段的習作教學埋下隱患的種子。教學中,我們要呵護體現(xiàn)兒童天性的童真童趣,還要追尋一切做法都是合乎兒童寫作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兒童寫話中的各種問題,夯實說寫訓練的基石。
因此,對于低段的說寫指導我們既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也不能任性為之。言語的書面表達是一種能力和習慣,一旦養(yǎng)成不良的表達習慣,想要改正難度是很大的,往往花了大力氣,效果卻不佳。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對每一個說寫等習作內容訓練點的指導,小到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字詞的準確表達,到各種修辭的巧妙運用,都可以作為訓練目標,堅持做到“一課一得”。同時,還要充分地發(fā)揮發(fā)展性評價的功能。在說寫訓練指導過程中重視師生的共同評價和反饋,老師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運用賞識性評價、提醒性評價、即時性評價等,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個好句好詞,每一個獨特的觀察,每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同時,也鼓勵學生大膽朗讀、分享自己的習作內容,尋求同學的幫助,在多方的思維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感受自己的進步,獲得成長感。
二、指導得法與情境創(chuàng)設相結合
良好的觀察習慣對于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和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至關重要。對低段兒童來說,寫話教學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零起點教學,鑒于兒童年齡發(fā)展特點,必須借助觀察,先口語練說,再練寫。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怎樣把握和處理觀察和書寫的關系,效果恐怕會不盡相同。
曾經(jīng)看過一個有趣的教學例子:有一位南京的老師在教完《鳥島》《臺灣的蝴蝶谷》這一單元后,想讓學生能遷移運用課文中學到的知識點。于是,讓學生試著用上學過的方法,觀察一處家鄉(xiāng)的景點,試著寫一寫。一學生參觀南京中山陵后寫道:“我看到了三個孫中山,一個站著,一個坐著,一個躺著。然后我上了廁所,轉了一圈就回來了。”想必你也一定被這個小學生的文字逗樂,但回到事件本身,我們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低段兒童在寫話過程中不僅缺乏觀察方法,還缺乏對所觀察內容的合理取舍。作為執(zhí)教者,我們不能簡單地為說寫而瀏覽,或者一瀏覽就要說寫,或者毫無目標地進行說寫訓練。閱讀課文中觀察方法如何巧妙滲透,觀察和書寫的時機如何把握,指導的介入和退出,對孩子表達的收和放都是一門藝術。
基于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水平,很多老師在說寫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趣味性的營造,積極把能激起兒童表達欲望的游戲帶入課堂,就是為兒童提供可以練說的語境和內容,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觀察特定情境下人、事、物的特點和變化過程,再要求兒童進行相關內容的說寫就水到渠成了。如教材中關于《我了解的水果》的說寫訓練,我先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喜歡的各種水果,通過現(xiàn)場實物觀察,可以邊觀察邊書寫,也可以充分運用多種感官看、聞、嘗來加深對水果的多方面了解。在初步的觀察和說寫后,可以同伴合作再觀察、辨別、相互補充,老師巡視指導,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營造說與寫的有趣氛圍,讓學生樂于表達,真實表達。
三、個體提高與全體發(fā)展相兼顧
由于兒童個體發(fā)展存在差異性,在說寫指導教學中,在智力和語言發(fā)展方面有著驚人表現(xiàn)的兒童,只是少數(shù)的個體,不能代表全體學生。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低段寫話教學自然應該以大多數(shù)學生語言發(fā)展的特點為參照系。所以,我們除了要繼續(xù)培養(yǎng)和提高少數(shù)尖子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更不能忽視全體學生說寫水平的提高。
聽過一些低段說寫教學指導課,老師們會通過巧妙地調控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兼顧個體與全體發(fā)展。比如,面向全體學生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學生模仿。兒童最初主要是靠模仿來使語言豐富和規(guī)范化。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好的語言表達范式來進行說話練習,也可以利用優(yōu)秀學生,營造互相學習語言的機會。其中,廣泛閱讀又是作文教學中有效模仿的基礎,強調讀寫結合。所以,除了大力倡導多閱讀,還應該充分利用好提供的各種范文,特別是同伴的范文,便于學生學習借鑒,最終習得較好的書面表達習慣。在教學《未來的學校》中,我把整個指導過程設計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根據(jù)時機當堂展示優(yōu)秀生的范文,或讓優(yōu)秀生朗讀范文,還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交流評改。在交流與借鑒中,找出培養(yǎng)和提高大部分學生說寫能力的切入點,創(chuàng)造機會,慢慢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舉一反三。
四、課堂教學與生活情境相融合
雖說語文學習具有多通道的特質,但每個通道都應和其他通道相融合,達到自然無痕的境界。因此,作為執(zhí)教者,說寫教學中的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要環(huán)環(huán)緊扣,處處體現(xiàn)巧搭梯子,真正讓絕大部分學生能實現(xiàn)“跳一跳摘桃子”,將寫作的種子根植在低段學生的心田。在執(zhí)教《老師的表情》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我手畫我?guī)?,猜猜他是誰。二、回憶難忘故事,聚焦老師話表情。三、結合范文說表情。設計注重學生參與,適合低段的能力起點和表達水平,注重讀、說、寫融合,注重說寫態(tài)度和方法的融合,指導不留痕跡。總之,低段的說寫教學不僅要求課堂環(huán)節(jié)的智慧設計,還應該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閱讀世界建立聯(lián)系,把學生“所看”“所思”和“所有”相整合,形成整體構思和局部描摹的語言思維的統(tǒng)一體,真正讓低段兒童樂于表達、個性表達,同時還要表達有物、表達有序、表達有情。
總之,低段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水平、言語智能發(fā)展有限,存在很大的說寫障礙,特別是書面表達困難,我們在進行低段說寫教學時,要認真處理好以上幾點,真正夯實低段說寫教學的基礎,切實提高低段兒童的說寫能力,最終實現(xiàn)“小曲難唱手難書”為“小曲好唱手易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張大均,呂達.教與學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婷.魅力語文[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