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數(shù)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提升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以“年、月、日”的教學為例,探討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學生探究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自主權;最近生長點;核心價值;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6-0067-02
引 言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盵1]如何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把課堂“自主權”還給學生,促進學生“最近生長點”的發(fā)展,一直是筆者孜孜不倦的追求。2019年3月5日,筆者有幸參加了江蘇省揚州市骨干教師的選拔賽課活動,參賽的課題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年、月、日”。下面,結合這節(jié)課的教學片段,談幾點筆者的思考。
一、從已有經驗切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片段一】談話交流,激活學生迪歐“年、月、日”的已有認識。
師: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小朋友們知道嗎?
生: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
師:(出示PPT)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寫下“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后來,我們就把每年的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從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哪些表示時間的單位?
生:年、月、日。
師:(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痹趯氕h(huán)節(jié),因為上課當日正好是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學生都熟悉這個特別的節(jié)日。于是,筆者就利用這個節(jié)日導入本節(jié)課。其實在課前,筆者就安排學生查找了一年中的特殊節(jié)日,搜集了關于年、月、日的相關資料。所以在上課伊始,筆者提出了特別節(jié)日——“學雷鋒紀念日”的話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愿望。
之后的課堂上,還進行許多關于“節(jié)日”“生日”“紀念日”“日歷”“月歷”“年歷”“星期數(shù)”等一些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深入研究。這樣的設計,擴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有效地將課內、課外的知識和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結合起來,使學生置身于一個開放、多元的空間來學習本節(jié)課知識,教學效果更好。
二、由答疑解問貫穿,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片段二】小組探究“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師:剛剛我們初步觀察了“日歷”“月歷”和“年歷”,那么你們知道“年”“月”“日”三者的關系嗎?“年”與“月”有什么關系呢?“年”與“日”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帶著問題進入深度探究。
學生觀察發(fā)下去的各年年歷,帶著研究單(見圖1)上的問題,自主探究時間單位之間的關系。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帶著問題開展自主探究[2]。在學生有了前面部分認識日歷、月歷、年歷的基礎后,筆者直接讓學生帶著研究單上的問題,開展小組合作研究,并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同時,因為不同小組學生拿到的是不同年份的年歷,所以學生會產生新的疑問:為什么12個月天數(shù)不同?哪些月的天數(shù)相同?不同年份二月的天數(shù)有時候相同,有時候不相同是為什么?學生的親身經歷和探究過程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記,提出的這些問題恰恰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之后,筆者和學生一起解決這些問題,這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大有益處。
針對學生提出的“2月份的天數(shù)為什么這么少”,筆者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他們課后去查詢資料或者上網搜索古羅馬歷法形成的相關知識?!皫е鴨栴}上課思索——換個問題下課再思考”這樣的方式,在我們的課堂上已經成了慣有的模式。學生也會在一次一次的思考中成長起來。
三、將知識學以致用,鼓勵學生深化新知
【片段三】自主記憶大月、小月分別是哪些月份。
師: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你有辦法記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嗎?
生:(觀察發(fā)現(xiàn))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師:不看研究單和年歷,你能很快記住大月、小月是哪幾個月嗎?
生1:7月之前的單數(shù)月都是大月,8月之后的雙數(shù)月是大月。
生2:7月之前的雙數(shù)月都是小月,8月之后的單數(shù)月是小月。但是2月份很特別,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最后,師生小結單數(shù)、雙數(shù)記憶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你記住,七月八月連著數(shù);七月之前找單數(shù),八月以后找雙數(shù)”。
學生根據自己的發(fā)現(xiàn),加上一年級對單數(shù)、雙數(shù)的認識,及時進行總結,編出了這種記憶大月的方法,非常實用,及時深化了對大月、小月知識的認識。
【片段四】鞏固練習:警察叔叔怎么看出身份證是假的呢?
師:警察叔叔火眼金睛,僅憑這一張身份證就懷疑這個人是犯罪嫌疑人。你知道,警察叔叔是怎么看出來的嗎?(PPT出示身份證)
生:身份證上顯示的他的出生日期是6月31日。但6月是小月,只有30天,哪來的6月31日?所以這張身份證肯定有問題。
學生結合所學的大月、小月的知識,很快找出了問題的所在,一個個為自己“查”出了犯罪嫌疑人而歡喜雀躍,學習成就感爆棚。
【片段五】鞏固練習:“巧克力能吃嗎”。
2019年恰逢豬年,筆者設計了小豬佩奇、喬治郊游的情景,并讓學生針對“巧克力能吃嗎”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師:喬治和佩奇兩只小豬爭吵不休,到底巧克力有沒有過期,究竟能不能吃呢?
生:要看下巧克力的生產日期才能確定能不能吃。
師:(PPT出示)生產日期是2018年1月1日。能確定了嗎?
生:不能完全確定,還要看一下巧克力的保質期是多長時間。
師:(PPT出示)保質期是一年?,F(xiàn)在能確定了嗎?
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巧克力過期了,不能吃啦。
師:請你說說是怎樣想的?
生:生產日期是2018年1月1日,保質期只有一年。也就是說,到今年2019年1月1日就到期了。而今天已經是2019年3月5日了,早就過期不能吃啦。
師:你們分析得非常正確。掌握了年、月、日的知識,以后我們在購買物品的時候要多觀察、勤思考,避免購買到過期的商品。
年、月、日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的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課堂中無論是利用已有知識深化對年、月、日的認識,還是鞏固環(huán)節(jié)中應用年、月、日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都體現(xiàn)了學生學以致用、靈活掌握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潛力不僅在于掌握了多少數(shù)學知識,更在于其是否會運用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策略、數(shù)學思維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在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偽造身份證”和“巧克力過期”這兩個與生活實際既有關聯(lián),又能讓學生利用今天學習的“年、月、日”知識去解決問題的情境。這樣的設計不僅具有趣味性、靈活性、開放性,還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在這樣一次次的練習中更加靈活、深刻、嚴謹。
縱觀這一節(jié)課,對于“年、月、日”的認識,學生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聯(lián)想到某些類似的課題,很多教師因為怕麻煩而直接地“告訴”學生,讓學生單純復述、機械記憶,而不是交出“自主權”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實在是可惜。
結 ? ?語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本課的設計把數(shù)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構成的過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很好地掌握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有效地提高了“問題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曹培英.跨越斷層,走出誤區(qū):“數(shù)學課程標準”核心詞的實踐解讀之十——創(chuàng)新意識[J].小學數(shù)學教師,2015(06):12-18.
作者簡介:蘆池(1982.10—),女,江蘇揚州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致力于小學低齡段兒童數(shù)學實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