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幼兒園大班沙池游戲,重視師幼互動的重要意義,深入剖析游戲中師幼互動誤區(qū),最終規(guī)避誤區(qū),提出沙池游戲中師幼互動的新方式:“和藹型”互動方式,提高大班幼兒的游戲興趣;“適度性”互動方式,穩(wěn)步提高戶外活動效率;“綜合型”互動方式,架構“同伴+師幼”互動體系。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沙池游戲;師幼互動;戶外活動
中圖分類號:G424.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4-0038-02
引 言
沙池游戲是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戶外活動形式。幼兒教師善用沙池游戲,可以充分發(fā)揮師幼互動作用,實現(xiàn)幼兒教育教學目標。因此,沙池游戲具有較為鮮明的研究價值。
一、沙池游戲重視師幼互動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促進沙池游戲中的師幼互動,既可以寓學于樂,調(diào)動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又可以加強師幼交流,提升幼兒的自身素養(yǎng),還能夠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靈活寬松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因此,幼兒教師應重視開展沙池游戲,尤其要重視沙池游戲中師幼的互動。
1.寓學于樂,調(diào)動幼兒游戲積極性
幼兒教師應引導幼兒自主參與沙池游戲,重視“幼兒—教師”之間的互動開展,更好地寓學于樂,讓幼兒開開心心地投入沙池游戲中,調(diào)動幼兒游戲積極性。
2.強化交流,提升幼兒素養(yǎng)
在沙池游戲中,幼兒的年齡偏小,還需要幼兒教師實時提供一些必要的游戲指導及幫助。基于此,幼兒教師應重視大班沙池游戲中師幼互動的具體開展,加強師幼之間的交流,促進幼兒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彼此協(xié)作能力。
3.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靈活寬松戶外活動環(huán)境
師幼互動的良好開展不僅有利于大班幼兒在參與沙池游戲中獲得更豐富的自主體驗,還可以為沙池游戲營造出良好的活動氛圍,進而創(chuàng)設出寬松、靈活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對于幼兒來說,寬松、自主的游戲環(huán)境可以使其產(chǎn)生更多的奇思妙想,有利于培養(yǎng)抽象思維。
以游戲“沙水池中的大海”為例,國慶節(jié)放假回來,小宇和小檬這兩位幼兒一直在筆者耳邊說:“老師,這次放假我們?nèi)チ四旧咨碁珊猛媪?,我們還挖了這么大一個坑。”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畫,“老師,人很多,真的挺好玩的。”生怕筆者不相信,還一直看著筆者的眼睛說了兩三遍:“真的!”筆者笑著說:“好,下次老師也去試試?!钡玫搅丝隙ǖ膬晌挥變?,開始玩自己喜歡的游戲。從此,沙灘、海邊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開啟了他們用沙池造大海的偉大夢想(見圖1、圖2)。
在周一戶外活動中,筆者帶領幼兒去沙池玩,當當、小檬和家杰不約而同地開始建造他們心目中的大海,三人分別在三角位置站定,然后各自拿著鏟子開始挖坑,小檬說:“我已經(jīng)挖到底了?!标惪∮钫f:“挖到這邊來一點。我們把它連成一片吧!”三人用各種方法合力挖沙坑,幾分鐘后,沙坑終于連通了,變成了狹小的“海洋”?!昂Q蟆睖蕚浜昧耍偛荒軟]有水吧。只聽他們說了一聲:“可以灌水了?!迸赃吘陀行』锇檎f:“好的,我去灌水了。”看來大家分工很明確。隨著水越來越滿,為了不讓水溢出來,三個小伙伴用力地往旁邊挖沙坑,“海域”越來越寬,看上去像一片汪洋(見圖3、圖4)。最后,筆者聽到有小朋友說:“下次我們帶紙船、小鴨子過來?!?/p>
這是他們在見過真正的大海后進行的第二次建造“大海”的游戲,是一次比較成功的沙池游戲。在游戲中,筆者不僅看到了幼兒對沙子特性的認識,還發(fā)現(xiàn)了幼兒在探索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想出各種方法不讓水溢出來,也看到了幼兒在游戲探索中有所發(fā)現(xiàn)時的興奮感和滿足感。由此可見,這樣的沙池游戲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游戲設計能力和預測能力,讓幼兒在自主探索中鍛煉多樣化建構能力。
在沙池游戲中的師幼互動方面,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
(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適當語言提醒,支持游戲發(fā)展。在“?!苯ê煤?,教師可以建議幼兒請更多朋友來“海上”玩,以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
(2)幼兒進入沙池后,教師應允許他們除了帶玩沙工具外,還可以自主選擇一兩樣別的游戲材料,如稻草、袋子、玩具小船、鴨子等,讓這個游戲變得更好玩。
二、幼兒園大班開展沙池游戲中的師幼互動誤區(qū)
在戶外活動中開展沙池游戲時,師幼互動的實踐探索總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實施誤區(qū),制約了沙池游戲效果。
1.以命令取代互動,降低幼兒游戲興趣
在開展沙池游戲的過程中,一些幼兒教師習慣于“把控全局”,對于幼兒在沙池中如何游戲、如何活動,都事無巨細地進行命令性指導[1]。在這種情況下,以命令取代互動的錯誤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增強幼兒對沙池游戲的被動認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幼兒的游戲積極性,甚至破壞了他們的自主游戲體驗。
以命令取代互動,是部分幼兒教師錯誤理解師幼互動內(nèi)涵形成的教學誤區(qū)。他們往往注重從自身到幼兒的單向教學,卻忽視了聽取幼兒的活動建議與意見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幼兒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2.違背師幼互動適度性,降低游戲教學效率
一些教師在圍繞沙池游戲進行師幼互動時,違背了適度性原則,降低了游戲教學綜合效率。具體來說,其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情況,過度干涉式師幼互動,即幼兒在玩沙池游戲中,如果沒有教師認可,就不能開展規(guī)定以外的游戲內(nèi)容。第二種情況,過度隨意式師幼互動,即在幼兒進行游戲時,教師完全“隱身”,對幼兒的行為放任不管。無論哪一種違背適度性的師幼互動行為都不能給予幼兒較好的活動體驗。
3.片面強調(diào)師幼互動,弱化幼兒互動
師幼互動不應單純局限于教師與幼兒之間,而應以教師為依托,在“教師—幼兒”與“幼兒—幼兒”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使幼兒個體能夠在良好的互動氛圍中開展游戲[2]。然而,一些教師片面強調(diào)師幼互動,忽視了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割裂了幼兒之間的互動脈絡,對幼兒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
三、規(guī)避誤區(qū),沙池游戲師幼互動方式探索
現(xiàn)階段,很多幼兒教師在開展沙池游戲時,總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實踐誤區(qū),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教師應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探索“和藹型”互動方式,提高幼兒游戲興趣;探索“適度性”互動方式,穩(wěn)步提高戶外活動效率;探索“綜合型”互動方式,架構“同伴+師幼”互動體系,以積極規(guī)避誤區(qū),對沙池游戲師幼互動方式的創(chuàng)新進行更多有益的探索。
1.探索“和藹型”互動方式,提高大班幼兒游戲興趣
針對“以命令取代互動,弱化幼兒游戲興趣性”問題,教師應探索“和藹型”互動方式,提高幼兒對沙池游戲的興趣?!昂吞@型”互動方式可以理解為在師幼互動中,教師以和藹的態(tài)度與幼兒平等互動,而不是以簡單的教學命令取代互動。具體來說,教師首先需要了解師幼互動的內(nèi)涵,再以平等對話、平等交流的方式與沙池游戲中的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并利用循循善誘的指導技巧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了解沙池游戲的樂趣。
2.探索“適度性”互動方式,穩(wěn)步提高戶外活動效率
針對“違背師幼互動適度性,降低游戲教學效率”問題,幼兒教師應探索“適度性”互動方式,穩(wěn)步提高戶外活動效率?!斑m度性”互動方式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應把握師幼互動適度性,既不能全程互動,忽視幼兒的自主游戲體驗,又不能隨意放縱幼兒,忽視互動價值。具體來說,教師應注重觀察幼兒參與沙池游戲的實際情況,對那些自主性強的幼兒減少指導干預,對自主性較弱的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也可以利用分組活動的方式,讓不同性格、動手能力不同的幼兒合作進行游戲,實現(xiàn)幼兒協(xié)作的互補式發(fā)展;還可以將探討教學法引入沙池游戲中,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師幼之間的平等討論拿捏互動方式的適度性,以不斷提高沙池游戲的教學效率。
3.探索“綜合型”互動方式,架構“同伴+師幼”互動體系
針對“片面強調(diào)師幼互動,弱化幼兒同伴互動”問題,幼兒教師應積極探索“綜合型”互動方式,架構“同伴+師幼”互動體系。“綜合型”互動方式的探索主要表現(xiàn)在,將“教師—幼兒”“幼兒—幼兒”共同納入互動體系,拓展師幼互動的適用邊界。具體來說,幼兒教師在指導幼兒開展沙池游戲時,既要重視師幼互動又要重視幼兒同伴互動,搭建“同伴+師幼”的互動體系,既要發(fā)揮幼兒教師在師幼互動中的指導作用,又要發(fā)揮能力較強的幼兒的作用,如讓其在沙池游戲中起到表率、榜樣作用,以降低幼兒教師的參與度,加強同伴互動。
結(jié) 語
沙池游戲作為幼兒參與自由度較高的一種戶外活動形式,能夠讓大班幼兒更好地發(fā)揮游戲自主性。作為指導者的幼兒教師應采取適度的師幼互動方式,既要讓幼兒在參與沙池游戲時得到必要的指導,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又要保障幼兒的自主游戲體驗,發(fā)揮沙池游戲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張紅霞.幼兒園玩沙游戲:問題及發(fā)展趨勢[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8,34(05):66.
章琨.沙池游戲?qū)χ邪鄡和殛P系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傅靈佳(1981.9—),女,浙江臨海人,幼兒園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