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當前高職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現(xiàn)狀的描述,提出了虛擬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可以提高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觀點。最后還提出以虛擬實踐教學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虛擬;實踐教學;自主學習
一、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內(nèi)涵
上個世紀80年代,霍爾克(Henri Holec)在其著作《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中,最早把“自主學習”的概念引入到語言學習的研究中。他指出:自主學習是“一種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即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包涵著獲得確定學習的目標、內(nèi)容、材料和方法,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以及對學習進行評估的能力。
在中國最早關注“自主學習”這一概念的是外語教學領域的學者們。此后,很多教育工作者們開始研究討論自主學習,并提出了很多如何將傳統(tǒng)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根據(jù)學者們的普遍觀點,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自己本身作為自己學習的主體,通過對學習的問題進行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并提出質(zhì)疑等方法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自主學習的內(nèi)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首先,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它是由學習者本身的學習能力、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及學習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即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的一種能力。其次,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可以實現(xiàn)自我選擇的一種權利,包括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體系、學習方法路徑以及使用的學習材料等的一種自我掌控和自我選擇的能力。再次,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可以從自己的客觀現(xiàn)實條件出發(fā),根據(jù)自我現(xiàn)實需要,自我制定和選擇完成具體的學習目標。
二、高職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與特征
1.自主學習意愿較強,實際踐行能力較弱
根據(jù)相關問卷調(diào)查統(tǒng)計,高職院校有超百分之八十的大一學生有意愿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的知識,他們都認為知識非常重要,都有想去學好文化知識的自主學習意愿。同一份問卷調(diào)查顯示,高職院校大二的學生卻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有意愿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的知識,同時,他們認為在實踐中學到的知識比書本中更能學到自己想要學的內(nèi)容。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比較強,但同時也可以看出,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書本知識的意愿有所降低
事實上,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意愿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因為,很多學生他們自己并沒有在擁有了自主學習意愿后制定明確的學習方案,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好自己學習的內(nèi)容和學習的進度,沒有制定好自己學習的時間,沒有選擇好合適的學習地點等,或者即便制定好學習的規(guī)劃和方案,也沒有較強的執(zhí)行能力,只能將之束之高閣,這種現(xiàn)象其實就是自主學習能力缺乏的典型表現(xiàn)。
2.理論學習相對熟練,但學以致用能力比較差
學習的最終目標是運用,學以致用就是要求大學生要把平時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要結合起來,對理論的掌握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表象到掌握本質(zhì)這樣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發(fā)展中,真正的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結合在一起,用學到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使理論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在實踐中做到活學活用深學篤用。
在調(diào)研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高職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往往還是喜歡運用高中的學習模式,或者是慣性地機械性地選擇了在學習文化知識時,學習方法上仍然以死記硬背為主地模式,學習的理論知識只能夠用來應對考試,實踐中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差。大部分大學生欠缺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態(tài)度,他們只是將所學的知識一股腦地裝進大腦,而極少數(shù)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將知識消化、吸收,真正做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
3.學習有所放松,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
自我控制能力在自主學習能力中,是指學生雖然俱有學習文化知識的意愿,但是,因為受到外界過多因素的干擾,學生意志力不強,控制能力較弱,沒有辦法抵制住來自外界各種各樣的誘惑,慢慢放松了對學習的要求,從而最終放棄了學習機會。
有的大學生在來到大學新環(huán)境之后,因為缺少了父母和老師的監(jiān)管,同時又面對著不計其數(shù)的大學新鮮事物的誘惑,慢慢的就忘記了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和規(guī)劃好的未來,忘掉了自己學習的初心。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對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學習能力是伴隨學習者一生的一種能力,也是個體一生之中采取最多的主要學習方式。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主學習能力,或者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那么這個體的發(fā)展空間將會受到極大的制約和限制。大學生只有在真正意識到:學習是內(nèi)在的自己的事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我想要去學”,而不是教師或別人強迫要求“你必須要學”,把學習當成自身的一種需要,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和管理者,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
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自主學習能力雖然不高,自控能力比較弱,但是相信隨著學校、老師及家長逐漸的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尤其是隨著虛擬項目化實踐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推廣和使用,相信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三、虛擬實踐教學在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的獨特價值
虛擬實踐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一種方法,最大特點在于超越時空限制,以現(xiàn)代多媒體和智能化技術,讓學生進行學習體驗和專業(yè)實踐,從而成功地解決了現(xiàn)實實踐教學在時間、空間、人力和物力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對于提高高職大學生學習熱情、學習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等都具有積極地意義。因此,虛擬實踐教學是服務于大學生自主學習這一目標的。
1.有助于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地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順利完成實踐教學目標,高職院校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這些平臺既可以是現(xiàn)實的實踐教學平臺,也可以是虛擬的實踐教學平臺?,F(xiàn)實的實踐教學平臺主要是包括校園文化平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社會調(diào)研、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等活動平臺。虛擬實踐教學平臺,是教師利用云技術、網(wǎng)絡、多媒體等建立起的實踐教學平臺。虛擬實踐教學平臺包含的內(nèi)容非常的豐富,它包括網(wǎng)絡實踐教學課程、精品課程平臺、慕課教學平臺、師生交流互動平臺以及大學生作品展示平臺等。虛擬實踐教學平臺的建立,為大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和資源,這也是保證大學生可以順利實施自主學習的基礎。虛擬實踐教學平臺可以充分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及虛擬項目,激活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2.有助于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效性
虛擬實踐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課程教學內(nèi)容,組織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網(wǎng)絡虛擬空間開展的各種實踐教學活動。虛擬實踐教學比現(xiàn)實實踐教學的互動性更要強,空間更要廣泛,教學內(nèi)容跟、活動項目更加豐富多彩。
大學生通過主動參與選擇和完成自己的虛擬實踐項目,可以更好的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大學生成功地由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知識、滿堂灌地學習模式轉(zhuǎn)變到“主動吸取”知識、可選性的新型學習模式。
虛擬實踐教學,既可以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又可以將理論運用于虛擬生活或者現(xiàn)實生活中。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真正達到使理論知識入課堂、入大腦、入內(nèi)心而被真正理解、接受,真正的可以將所學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在實踐中將所學知識發(fā)揮真正的功能,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效性,從而提高大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3.有助于提高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
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可以在朝夕之間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不間斷地參加各種社會實踐,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我,加強自我控制的能力。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方式主要包括:參加志愿者活動、進行社會調(diào)研、勤工檢學、外出參觀等。但是,這些社會實踐活動和項目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的,例如外出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和經(jīng)費限制,外出參加社會實踐的安全問題等,但是虛擬項目實踐教學可以不受以上因素的影響和限制。
在虛擬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建立各種網(wǎng)絡虛擬項目,大學生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自主地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去學習完成,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為了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超越自我,取得好成績,大學生會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去完成自己的實踐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大學生迸發(fā)出“我要做得更好”熱情和積極性。每一個虛擬項目的內(nèi)容的設計都不盡相同,每一個項目的評分標準都不是唯一的。所以,大學生每次完成項目內(nèi)容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了獲得更高的學習績點,大學生會積極的去參加更多的虛擬實踐項目,遠離網(wǎng)絡游戲,提高自己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綜上所述,虛擬實踐教學可以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同時虛擬實踐教學也是一種新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隨著實踐的發(fā)展不斷地向前發(fā)展。為此,建議高職院校圍繞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創(chuàng)新載體,更好發(fā)揮虛擬實踐教學的作用。主要思路是:第一,圍繞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律,堅持“互聯(lián)網(wǎng)+”的思維,發(fā)揮大學生自我學習的積極性,提供更多的虛擬實踐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菜單式”進行自主學習,然后進行網(wǎng)絡考核,認定學分,這種方式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第二,要加強軟硬件教學平臺建設,虛擬實踐教學需要“智慧教室”,才能形成“智慧教學”。要利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的優(yōu)勢,構建多功能的教學平臺,讓學生便捷化進行自主學習。第三,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管何種教學方式,教師都是教學的主導者和協(xié)調(diào)者。因此,虛擬實踐教學還需要“智慧教師”,教師要通過學習培訓,會用新技術,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第四,要出臺考評與激勵機制。虛擬實踐教學要融入教育教學體系中,讓師生有足夠動力進行學習,更多是需要依靠制度的指揮棒,要通過嚴格教學評估、測評與激勵,讓師生高度重視虛擬實踐教學在大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地位與作用。
參考文獻:
[1]芮海玲.對如何提高自主學習有效性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5(36):144+184
[2]熊禮杭.高職大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成才之路,2015(31):22-23
[3]潘玲霞、龔新橋.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網(wǎng)絡資源結合的新形式——以虛擬實踐教學為例[J].學理論,2014(02):287-288
[4]劉會強.虛擬實踐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網(wǎng)絡的深度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05):36-39
作者簡介:
呂春艷(1980--),山東煙臺人,碩士,廣州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