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穎
摘要在當前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指引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被各個學科領域廣泛研究并積極開展教學實踐。高中歷史也將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引入進來。由于這種“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新穎性,研究人員眾多,理論內容也非常龐雜,但是總體來講,所謂“翻轉課堂”,簡單來說就是將課上與課下進行一定翻轉,就是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利用微視頻作為教學的一種載體和方式,讓初中生們在課外時間也能傾聽教師錄制下來的教學內容。這樣,提前學習相關歷史課程內容,那么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將會有更多時間進行問題討論、互動探究等等。這樣就將需要記憶知識點的時間外移至課堂之外,課堂上有更多時間進行實踐類、探究類教學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高中歷史;創(chuàng)新教學;翻轉課堂;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5-0092-02
“翻轉課堂”有其創(chuàng)新之處,極大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主體”的教學方式?!胺D課堂”值得關注的地方就在于,它將課堂內、外的“教與學”翻轉過來了。即在課堂之外,初中生可以觀看數(shù)學教師精心制作的教學短視頻,達到課外學習的目的,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就能將主要精力用來實踐和探究以及學生學習后產(chǎn)生疑問的答疑等等,就是解決相關知識點的問題,溝通、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困惑。這種“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如果實施得當,能極大提高教學效率。一方面微課內容短小并且針對重難點,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觀看,提高了學生個體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在學生學習了新內容,有了一定基礎的情況下,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就能把知識運用起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實踐,不僅是對知識點的鞏固,這樣進度大大加快,也是提高效率的體現(xiàn)。
一、“翻轉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重要意義
“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在課堂之外,將高中歷史內容付諸于教學視頻,學生們對于歷史知識中的重點、難點,可以反復播放,從而達到有針對性解決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問題。視頻技術被利用在了很多領域,這種全新教學模式也不例外。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前提下,教師要靈活利用高科技技術,將其與高中歷史相結合。它的有效利用,能夠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即將課堂時間用來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們學習中的困惑并解決。探究型人才一直是社會和科學界非常需要的人才?!胺D課堂”將大量時間用于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探究和答疑解惑,無疑對于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yǎng)非常有益。高中歷史的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基礎知識向較深入知識的過渡過程,很多知識需要學生們對比中西或者中國的古今,以史為鑒,探究當前一些問題的解決之道等等。歷史學科絕不僅僅是知識點、時間和朝代簡單記憶的學科。高中歷史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倡導在逐步引導學生向更高層次進階的過程中,教師能夠認識到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需要區(qū)分教學的,即教師制作的課堂視頻是區(qū)分了重難點、區(qū)分了知識塊的。
例如,如果一個學生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中“某些革命的革命性質如何界定”這塊沒有學習透徹,他就可以拿出相關教學視頻來反復觀看,而如果另一個學生對《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相關章節(jié)非常有興趣,他也可以有針對性地觀看和學習相關內容。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對于簡易知識點已經(jīng)掌握得非常牢固了,完全可以繼續(xù)觀看教師制作的進階階段的。這就達到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即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和目的。信息化產(chǎn)物為因材施教這一良好的教學方式提供了便利。這樣因材教學的重要意義在于使得每個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學進度,每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都是前進的,他們的積極性和歷史學習熱情是保持在較高水平的。
二、“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策略
上文已經(jīng)探討了“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諸多益處,至于這種全新教學方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體如何實施,下面簡略探討這種教學方式如何確保實施的有效性。首先,是針對課堂外,筆者認為教學視頻的教學內容必須確保高質量。教學視頻資源不能僅僅將其理解為簡單錄制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視頻,上文也已經(jīng)提及,歷史教師在制作視頻資源的時候,應該靈活加入其他輔助學生學習的圖片或者動態(tài)圖等等,能夠提供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提倡問題解決。如果僅僅停留在歷史基本知識點或者固定解題模式的視頻教學內容上,學生們的歷史素養(yǎng)很難提升,也很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歷史學本身就是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如果一味地“填鴨式”向學生灌輸各種時間和事件紛雜的歷史知識,難免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態(tài),不能很好地抓住并利用“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所在,其內容應該努力增強其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學習“清朝晚期文化”的時候,教師可以截取一些講述晚期文化的有趣影視資料穿插地放到教學視頻中,以便增強課外學習的趣味性和觀賞性,提升高中生歷史學習興趣和熱情。
其次是必須約束學生們在課外的學習行為。在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高中生是否能夠高效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除了視頻內容需要增強趣味性,還要高中歷史教師有效配合。這里的配合指的是高中歷史教師在課上布置課后學習內容的時候,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其答案是觀看教學內容后完全可以解答出來的問題,以便督促和檢測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其實這種課堂翻轉的學習方式,也是對學生們自我管理的有效培養(yǎng)。
三、“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有其創(chuàng)新性和獨有的優(yōu)勢及重要作用,在高中歷史教學領域,因為其開展時間不長,實踐和理論成果還需統(tǒng)一,歷史課程中這種教學方式尚不成熟。所以,在“翻轉課堂”開展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也針對這些普遍存在于“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和討論。
首先是“翻轉課堂”歷史課程各個章節(jié)視頻錄制的效果和水平如何保障的問題。如果單獨錄制,無疑增加了額外成本,主要是歷史課程教師需要付出大量額外勞動。如果是在網(wǎng)絡上查找下載資源,那么教學內容和進度可能并不一定適合本年級歷史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建議整個年級的歷史教師輪流錄制,因為教學視頻短小、有針對性,首先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其次教師輪流錄制,會極大減輕教師工作量,避免重復造輪子。第二個問題是將高中歷史的學習放在課外時間,學生的學習質量如何保證。高中生們的自我約束能力不一而足,將學習過程放到課堂外,這種翻轉可能引發(fā)學生課外不能積極自覺完成學習內容等問題。教師可以在放學前,明確布置必須完成的視頻學習和可以自由觀看的視頻內容,在前期對學生做明確引導。并且,針對課堂之外的教學視頻,教師可以適當增強其趣味性,例如,在講到“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時,將孫中山先生革除“裹腳”陋習的名人事跡捎帶講一講,會更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最后一點,為避免所錄制的內容碎片化,學生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選擇觀看的教學視頻,建議歷史教師在課堂上還應該有一個總體概率知識框架的梳理過程,專門為學生做學習方向的引導,真正將“課堂內外”的翻轉有機聯(lián)系。
總之,“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其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但因為這種教學模式尚不十分成熟,需要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其理論內容,不斷將其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盧雪華.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9,762(02):52-53.
[2]田婷.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名師在線,2017(21):77-78.
[3]胡繼云.淺析“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5(10).
[4]李國華.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