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
摘 要:本文主要以筆者開設選修課《經濟與法小常識》為例,探討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并結合相關具體案例分析來反思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
基礎課程改革已經進入新階段,思想政治學科素養(yǎng)從傳統(tǒng)的“培育公民思想政治素養(yǎng)”培育目標轉變?yōu)樘嵘龑W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眾參與”等核心素養(yǎng)。為有效提高學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筆者在我校高一年級開設《經濟與法小常識》選修課程,希望結合學生身邊案例,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法治素養(yǎng),培育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
一、高中思想政治選修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現狀
筆者在《經濟與法小常識》選修課程教學中,整體以新課程標準要求為前提,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以補充和延伸國家教材為主,注重聯系學生身邊實際情況來融會貫通學科三維教學目標。
國家統(tǒng)編教材在教材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而選修課校本課程開發(fā)則以補充和延伸國家教材為主。一方面,國家統(tǒng)編教材刪除了大量的“繁、難、偏、舊”內容,引入大量更符合時代特色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內容,但部分刪除的內容卻容易導致學生理解層面的困難。因此選修課校本教材挑選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認識,能夠有效彌補國家教材的不足。另一方面,國家統(tǒng)編教材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如商品定價、新能源、企業(yè)發(fā)展等內容,但由于時間限制和教學重點,教學過程對此內容往往一筆帶過,學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選修課校本教材則直接選取學生身邊的案例,將社會實踐引入課堂中,讓學生更加全面、更加客觀的感知社會,滿足學生需求。
如筆者在授課時,就選取“今日說法”欄目的一個案例:在湖南長沙,暑假期間三位小伙伴相約去水庫抓魚。一位小伙伴不慎滑入深水區(qū),生命危險之際,另一位小伙伴奮不顧身將其推上岸邊,但自己卻由于精疲力竭沉入水底。遺憾的是,被救的伙伴以及另一位小伙伴不僅僅沒有救他,反而將死者衣褲藏起來,直到警方偵查才說出真相。筆者在講述完這個案例后,就設置問題要求學生對各個小伙伴的行為進行評論。如“救人的小伙伴的行為是否值得提倡”等。通過相關問題的設置思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既培養(yǎng)他們“悲天憫人”的價值心態(tài),更能夠引導他們尋找科學合理參與救助。再如直接邀請公安干警進入校園宣講法治案例,讓學生與民警同志進行交流互動,了解相關法律案例,以培養(yǎng)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意識。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校本課程開發(fā)有效性反思
可以說,我校高中思想政課選修課校本課程開發(fā)已經取得諸多成效,使學生法治素養(yǎng)有了初步提升,教師也初步探索出相關教學方法。但必須承認,《經濟與法小常識》選修課程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困惑,值得我們深思。
(一)選修課程教育內容方面
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法治教育存在重義務輕權利現象,這是筆者在開設《經濟與法小常識》選修課程時想盡力避免的問題。但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公民權利方面內容仍然會因為諸多因素制約而被學生忽視。如班級內部分學生已經成年,曾經在選修課程中詢問自己的選舉權問題,后經證實由于家庭原因學生個人意見被忽略。但如何能夠有效調動家庭及社會層面,提高學生法律素養(yǎng)仍然值得思考。除此之外,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力非常大,筆者在設計《經濟與法小常識》時,只能夠依照考試大綱,對統(tǒng)編教材中部分晦澀問題進行解釋,能夠聯系實際法律案例的內容非常少。如何結合社會實踐,設置學生更加喜歡的選修課內容,仍然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
(二)選修課程教育途徑方面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本質是“選用契合高中學生年齡段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構建完善的公民品德、公民意識和公民能力”??梢哉f,我們本應該強化課堂層面公民意識的比重,不斷提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地位。但學生法治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良好社會環(huán)境同樣能夠有效鞏固高中思想政治課堂講授的法律知識。如前文提及的《經濟與法小常識》會邀請部分公安民警進入校園,現身說法,如此類的活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法治意識。但此類活動非常有限,導致學生學習效果比較差。再如家庭教育是鞏固學生課堂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庭教育更是防止違法亂紀行為出現的重要防線,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完善人格形成有著重要作用。但現階段的法治教育顯然僅僅針對學生。未來《經濟與法小常識》選修課程能否邀請部分家長進入學校,與學生共同學習,以確保教育影響一致性,提高思想政治課培育法治素養(yǎng)效果,同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結語:必須承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統(tǒng)領學生課程改革的關鍵因素。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也應該結合核心素養(yǎng)來完善校本課程內容,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法治理念。作為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的基層教師,筆者認為未來應該從自身做起,行重于言,不斷提升自我法治素養(yǎng),讓課堂更加專業(yè),且不斷學習相關教學理念,探索教學方法,與學校、社會和家庭合理,豐富法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載體,以探索更加切實可行的培育對策,有效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小葉.例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難點與問題解決——基于《中學生生涯規(guī)劃教育》的研發(fā)與實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22):46-47.
[2]劉英.百花齊放春滿園,以人為本新意濃——對思想政治學科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踐的認識[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3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