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斌
摘 要:本文立足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優(yōu)化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的課例研究,從優(yōu)化前置作業(yè)評價,組織個性化教學內容;小組合作探究,突出學生“主人公”地位;重視學生課堂評價,了解學生現(xiàn)實需求;設計多指標量表,全面評價學生情況四個方面展開反思。
關鍵詞:生本教育;中學地理;教學評價;課例研究
【案例背景】
“學而不思則罔”,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有著驗證教學效果的作用,可以說,能否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持續(xù)改善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如今,“學生中心”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生本教育即是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其要求將學習權、評價權、發(fā)展權交給學生。這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也需要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充分重視學生主體。地理是中學的重要學科,而在如今,在中學地理的教學中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方法也成為全面提高教學效率的必然措施。而這不僅需要教師在自我反思時注重學生的感受,也需要教師在聽課的環(huán)節(jié)融入更多的學生指標。
【案例描述】
在“日本”這一課,在正式的教學之前,聽課組就針對授課教師布置的前置性作業(yè)進行了評價。而在這一過程中,筆者應用了量表這一方法。其中,量表的指標包括作業(yè)涵蓋知識點、難度、布置方法、重點分析等。而在這一量表的評價中,筆者發(fā)現(xiàn)授課教師采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作業(yè)的布置也是利用智學網向學生布置簡單難度的題目為作業(yè),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通過軟件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在“工業(yè)”方面的題目錯誤率較高,故其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加入了更多的關于工業(yè)的內容。從這一點來看,教師的前置作業(yè)總體設計較為科學,較為客觀地得出了教學的重點。而在整節(jié)課的評價環(huán)節(jié),聽課小組分工合作,對多個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其中,有的小組成員就每一個步驟進行評價,如導學環(huán)節(jié)是否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探究活動總體表現(xiàn)如何,對學生的評價能否反映學生狀況等。有的小組成員負責從整節(jié)課教師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包括姿態(tài)、語氣、學科素養(yǎng)的滲透等。當然,也有的教師負責記錄定量的數(shù)據(jù),其包括詢問問題的多少,學生是否積極主動等,而在后一個問題,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標記記錄,如主動回答問題,即在有學生名字的表格中劃橫線,而點名回答則畫豎線。從小組成員持有的表格中,聽課組發(fā)現(xiàn)授課教師在很多地方表現(xiàn)較好,如導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冒險雷探長》中關于日本的片段。在這一視頻片段中,日本的街頭特色被充分展現(xiàn)出來:擁擠的地鐵,不斷奔跑的公司職員,具有古風的神社,以及街頭游蕩的乞討人員。而這有效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在之后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回答問題主動性也較高。而之后日本氣候、地形等學生掌握較好的知識講解中,學生多為點名回答,積極性較差。整節(jié)課程詢問問題不多,主要由兩個探究活動組成:一個針對的知識點是“日本的經濟”,主要讓學生探究日本工業(yè)分布的特點和原因,為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另一個是“日本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點”,針對的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話題。當然,在這一評價的過程中,聽課組還充分注重了學生的意見,選擇數(shù)個學生作為代表,給予其屬于學生的量表讓其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其中,評價的指標主要為問題的難度感知,小組活動的探究收獲大小,以及每個教學階段的滿意程度等。而以這樣的方法,教師有效了解了學生的評價。
【案例反思】
一、優(yōu)化前置作業(yè)評價,組織個性化教學內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谏窘逃睦砟钕拢n堂教學以學生為主,而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也逐漸由低階思維轉變?yōu)榫C合、分析、創(chuàng)新等高階思維。而這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相比低階思維的培養(yǎng),高階思維培養(yǎng)單位知識的教學需要更多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學生需要進行有效的預習,以解決易于學習的知識,教師也需要掌握學生的具體預習情況。針對前置性作業(yè)的評價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如在“日本”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授課教師就利用智學網向學生布置了前置性作業(yè),分析得出學生的知識薄弱點為“日本的工業(yè)”部分。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將學生掌握較好的地形、氣候部分一言帶過,而在工業(yè)部分開展了一個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而從量表評價上來說,其無論是在重難點確定方面,還是題目難度選擇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梢哉f,之所以針對單一知識的探究活動得以順利開展,這一前置性作業(yè)的布置功不可沒。在教學信息化逐步推進的現(xiàn)代,這樣的方法也應當應用在更多的課程中。
二、小組合作探究,突出學生“主人公”地位。
在當今的教學中,“學生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而生本教育也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但學生能力有限,即無論是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還是評價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個人能力都有所不足。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拾柴火焰高?!焙献魇钱斀褡顚氋F的品質之一,在中小學的教學中,其能將個人的力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能力。同樣,在針對“日本工業(yè)”和“日本文化”這兩個知識點的探究活動中,授課教師也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法,即在探究活動中,構建四個學生為一組的小組,讓學生通過討論獲得問題的答案。而在之后的評價表格中,其構建的也并非單一的學生評價表格,而是學生自身、小組其他學生與教師的多主體評價表格。相比之下,這樣的表格能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對于學生進行更加客觀有效的反思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樣,在學生的量表中,教師也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對探究活動滿意度較高,而原因最多的就是小組探究的氛圍。故在中學地理的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必不可少。
三、重視學生課堂評價,了解學生現(xiàn)實需求。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習的一種方法,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絕非單單是學生一方面的事情,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思也相當必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反思多由教師自己進行,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教師的反思具有強烈的主觀意愿,即“我覺得如何?”“我認為該怎么樣?”,這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變革很多時候也是不滿足學生需求的?!吧窘逃崩砟钜蠼虒W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對課程整體效果的感知也應當成為教師反思的重要參考,這也就需要教師在針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中加入學生主體。如在“日本”這一區(qū)域的教學中,在聽課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加入了學生評價的部分。在這一評價中,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學生的感知與教師的不同的,如基礎知識的講解即使是一筆帶過的東西,學生滿意度還是相當?shù)?。而如果教師能順利得知這一點,即可以改變授課方法,直到學生滿意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故無論是在聽課環(huán)節(jié)還是在授課之后,教師都需要構建學生評價的表格,以從學生的角度了解課堂教學,更好地改善教學方法。
四、設計多指標量表,全面評價學生情況。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程,學生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作為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參考,教學評價的全面性也是重要的一點。而在現(xiàn)代新課改全面推行的情況下,針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也要更加細致。在聽課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包括回答問題的結果,也包括回答問題的主動性,探究的氛圍等,而這些指標融入到不同的量表中。同樣,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完成后,也可以以量表對學生進行評價,這不僅能促進學生有效反思,還能讓教師更全面地認識學生學習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方法,可謂是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構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評價對持續(xù)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通過聽課和量表分析,教師發(fā)現(xiàn),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前置性作業(yè)的評價組織個性化教學內容;以小組活動探究和互評突出學生的主人公地位;以學生的課堂評價了解學生現(xiàn)實需求;并設計多指標量表提高評價全面性。當然,教無定法,教學評價的具體方法也需要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和現(xiàn)代教育科技。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有效落實“生本教育”的理念,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科能力和素養(yǎng),為高中更加深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柯旺花.初中地理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5(04):143.
[2]孫語桐.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172-173.
[3]魏晉,郭曉霞.“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赤峰市“實施生本教育,構筑陽光課堂”課題研究階段性評估掠影[J].內蒙古教育,2017(23):6-11.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01)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