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串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對3~6歲兒童來說,環(huán)境應該是充滿植物、充滿生機、充滿游戲的。我們可以這樣說,種植和植物是幼兒園的應有元素,也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資源。
關鍵詞:種植活動;幼兒;實踐
陳鶴琴先生說過:“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在種植過程中,幼兒感受到植物的生長變化并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不僅掌握了嘗試播種、栽培、收獲的過程,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術,而且還可讓幼兒進行跟蹤觀察記錄,促使幼兒更關注科學探究的過程和事物的變化,培養(yǎng)幼兒求實、嚴謹、條理、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在幼兒園,美麗的種植區(qū)不僅具有綠化班級,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同時還蘊含著很大的教育價值。
一、種植活動對幼兒教學的意義
種植是孩子實踐、探索的好活動,好奇和探究種植活動強調(diào)真實和體驗,它為孩子們展現(xiàn)大自然的本色,激發(fā)和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因此在幼兒園的一小塊種植園地開展科學種植活動,讓種植活動成為幼兒的教育資源,從而開拓幼兒的視野,提高幼兒的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進而促進幼兒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
二、優(yōu)化大班幼兒種植活動實踐研究
在落實幼兒園大班幼兒綠色種植活動的實踐與研究過程中,我們依據(jù)種植內(nèi)容、幼兒興趣方面的因素實施了以個體、小組、集體及親子為載體的種植活動組織方式。
(一)個體種植活動
以滿足個體對某一植物變化感興趣而創(chuàng)設一種個體觀察的條件。在個體種植活動中,我們?yōu)橛變簻蕚湟粋€花盆或廢舊容器,讓幼兒種上自己感興趣的植物后,在上面標好植物的名稱,便于幼兒的觀察和管理。
(二)小組種植活動
以滿足小團體內(nèi)幼兒共同需求和問題而創(chuàng)設一種利于小組共同探究的對比種植模式。幼兒在與小組成員進行觀察的同時可以把自己觀察到的、自己所理解的進行交流,從而促進幼兒的交往能力與認知能力。
(三)集體種植活動
以了解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種植中的研究,比較大規(guī)模的種子實驗時,我們采用了全班小朋友一起參與管理與觀察集體種植研究活動,幼兒園種植園地的內(nèi)容,我們一般是要全班一起參與、一起觀察、一起討論、一起來管理。
(四)親子種植活動
以滿足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而開展的種植活動,這類活動主要分為家庭內(nèi)的親子種植和園內(nèi)親子種植區(qū)的種植活動。
三、種植活動對幼兒的成長價值
(一)種植活動發(fā)展幼兒能力
1.在種植中學習管理能力
我們充分利用周邊的教育資源,讓教師、幼兒、家長一起參與播種管理。動員大家一起收集種子,把收集的種子一并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讓他們充分討論,孩子們各抒起見,在討論中達成了共識,合理安排種植,并請幼兒的奶奶一起參與指導種植園地。
2.在種植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植物的生長變化是一個需要耐心照料與等待的過程,植物在孩子們的期待中一天天長大,發(fā)生變化,在觀察種植園地時,孩子們記錄著植物的點滴變化。
3.在種植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需求,在活動中孩子的表現(xiàn)非常積極,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在種植活動過程中,每周引導幼兒觀察,進行簡單的記錄。利用口頭交流的傳統(tǒng)表達方式,讓孩子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記錄,使幼兒有觀察成功的體驗,為幼兒表達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
(二)種植活動實踐對幼兒情感表現(xiàn)
1.促進幼兒間的合作
重視幼兒學習的過程,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學習、探索以及與人分享收獲的樂趣。在收獲玉米時,他們會尋找籃子一起去收玉米,兩個人合作采摘玉米,籃子滿之后兩個一起抬籃子去空地里拋玉米的衣服,開心的聊起玉米的故事。
2.加強家長與幼兒間的互動
注重對植物的觀察與教育,從幼兒園延伸到家庭,在種植過程中,我們向家長提議:在自家的房前房后或開辟一塊種植園地,引導孩子自己照顧植物,讓孩子自己種植、澆水、施肥、除草,并做好相應的觀察記錄。
3.增進師生間的對話
教師是幼兒生活行為的指導者,教師在幼兒園組織種植過程中,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適應幼兒生理、心理的特點,充分考慮以幼兒的接受能力,尊重幼兒的意愿,允許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四、活動效果分析
(一)種植活動可以更大程度的表現(xiàn)幼兒的個性特征
幼兒在種植園地里開展的自主探索活動隨意寬松,靈活多樣,幼兒之間既有互動又有互補,每個幼兒會因個體差異而表現(xiàn)出不同需求,而且種植園地的活動和室內(nèi)活動在形式、時間、要求上有較大的區(qū)別,所以幼兒可以更大程度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特征,從而讓科學探索活動走向深入,走向精彩。
(二)在種植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
在種植過程中,幼兒通過分析、探索、實踐、思考、推理等一系列過程,將感性經(jīng)驗提升到孩子易懂的科學道理上,建構自己的科學知識,同時提高了幼兒的實際探索能力。
(三)在種植活動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綜合能力
種植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幼兒在參與過程中會涉及相關的種植知識,而在種植活動的深化和拓展過程中,幼兒的觀察、探究、記錄、交流、思考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和提高。
(四)種植活動豐富了幼兒園課程資源
種植園地都自然地向孩子們展示具體形象的生命內(nèi)容,提供直觀生物的科學材料。幼兒通過長期觀察、操作,可以感知植物基本特征與生長過程,見識自然的豐富與多元,感受生長的喜悅與收獲的快樂。
總之,種植活動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開展的活動,其教育效果也不是一兩次活動就能夠完全呈現(xiàn)出來,教師必須把對種植區(qū)活動的關注作為一種習慣,抓住這一良好的教育契機,引導孩子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并獲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經(jīng)驗。因為這些生活經(jīng)驗的獲得,遠比孩子們枯燥單調(diào)地學習一種知識更為重要,它必將在孩子美麗的人生畫卷中留下最為新鮮亮麗的一筆。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2002年4月出版。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
[3]張偉文著《幼兒園種植園地的活管理》,少年兒童研究,2011年。
[4]《活教育》 陳鶴琴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