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霞
摘 要:課堂提問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在活躍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互動等方面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高中物理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消化與吸收所學知識,近些年我國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已開始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培養(yǎng).故本文主要針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提問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0)09-0035-02
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方式,又是一門教學藝術.通過課堂提問,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開展思維體操運動后發(fā)現(xiàn)問題中隱藏的信息,成功解決問題.高中物理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促進其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與要求下,教師今后在物理教學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進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物理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的提升.
一、聯(lián)系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即日常生活中的多種現(xiàn)象均可通過物理原理進行解釋.但大部分學生未認識到生活與物理之間的關系,或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沒有營造出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習上感到費勁與吃力.因此,教師可抓住物理與生活關系密切的特點,聯(lián)合實際生活設計出相應的問題,以促進學生開展思維活動,讓學生學會如何通過所學知識有效解決問題,進而享受到成功的樂趣,鞏固理論知識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問題需要建立于學生的興趣基礎上,避免難度高或不感興趣的問題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教師提出的問題需具備目的性,即根據(jù)教學目標提出相應的問題,以便指導學生結合情境針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例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一課教學過程中,在講授教材知識前,教師首先向學生講述從床上不小心跌落的經(jīng)歷,告訴學生跌落的過程屬于自由落體運動,緊接著提出相應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遇到過自由落體運動嗎?”經(jīng)過思考后,有學生回答:“我們?nèi)粘I钪?,蘋果落地、樹葉飄落與雪花從天而降都是自由落體運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問題的難度:“自由落體運動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為降低問題的難度,幫助學生盡快找到答案,教師可以做一個自由落體運動實驗:在同一高度同時扔下石頭與攤平的紙.在實驗中,學生發(fā)現(xiàn)石頭落地的速度更快,此時有學生總結自由落體運動需滿足的條件主要包括兩點:從靜止下落、僅受重力作用.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教材知識聯(lián)系了實際生活,可使問題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降低學生的思考與學習難度,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佳反饋形式,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對教學進度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針對性的加強學生知識薄弱面,但需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中在不同時間對學生進行提問,可取得不一樣的效果.例如,開始上課時提問,有利于了解學生舊知識的印象,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基礎.課中提問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結尾處提問,則會加深學生對當堂課所學知識的印象.例如,在《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一課教學過程中,在上課時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再引出教材內(nèi)容:“同學們,通電導線能夠產(chǎn)生磁場,可以說它本身就是磁體.那么在磁場力的作用下,通電導線會受到影響嗎?”問題提出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nèi)容,理解磁場與通電導線的具體概念.同時,教師在提前準備好的磁場中放置細短金屬棒,當電流通過導體時,學生發(fā)現(xiàn)原先處于靜止狀態(tài)導體在電流的作用下發(fā)生了運動.教師可以再次提出問題:“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的力稱為安培力.觀察剛剛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安培力一定會對磁場中的通電導體產(chǎn)生作用嗎?”此時,學生的回答中有肯定也有否定,教師可通過下一個實驗幫助學生驗證答案:橫置磁場后在其中放置細短金屬棒,在電流通過導體后,導體仍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tài).學生在實驗結束后得出結論:在磁場與導線方向垂直的情況下,安培力的大小與電流大小、磁場中通電導體長度有關,因此兩次實驗得到了不同的結果.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是在演示實驗后提出相應的問題,可引導學生在新的領域中不斷進行思考,對學生學習質(zhì)量與效率的提高均具有積極作用.
三、鼓勵學生質(zhì)疑,鍛煉學生邏輯思維
有價值的問題可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fā),在思考過程中培養(yǎng)質(zhì)疑精神,鍛煉邏輯思維.同時,學生在課堂中質(zhì)疑某個知識點后會主動提出問題,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可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表達內(nèi)心所想,以便教師針對性的拓寬學生知識面,實現(xiàn)高效教學.考慮到部分學生擔心提出的問題不切實際,得不到教師的解答,從而降低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教師需要積極予以學生肯定,通過指導與提示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在課堂中主動提出、思考問題.例如,在《用單擺測定重加速度》實驗中,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單擺開始擺動時,擺角的大小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嗎?”組織學生分成各個小組,通過動手實驗的方式找出問題的答案.大部分小組實驗后發(fā)現(xiàn)單擺的擺角小于5°時實驗結果最準確,對于這一實驗結果,學生開始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擺角要小于5°呢?”教師可讓學生針對問題查閱相關資料解決問題,并通過反復多次的實驗驗證答案,在實驗過程中不斷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與指導.最終,學生得出的答案是擺球在擺角小于5°的情況可做簡諧運動,因此擺球小于5°時實驗結果最準確.提問教學的方式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均有回答問題的機會,為了解決問題、驗證答案,學生在課堂中會高度集中注意力,根據(jù)教師的教學進度提出不同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下,既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又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課堂體驗,進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內(nèi)驅力,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勇于質(zhì)疑、積極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也是師生之間的主要互動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重視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在課前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任務設計出值得思考的問題,以改善課堂的沉悶氛圍,引導學生展開思維體操運動,通過提問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柯瑤.高中物理概念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物理教學探討,2017,35(02):25-27.
[2]趙龍晨.“提問有方”才能“教之有效”——談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設計[J].中華少年,2017(19):132.
[3]張國林.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關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法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7(88):15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