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霞 王卓君
摘要: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在初中語文教學學習中更不例外。由于存在這種差異,使得語文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行因材施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而這其中比較困難的就是“學困生”。那么學困生是怎樣形成的?自身?家庭?社會?...這里邊有許多因素。那么這些學困生是否也能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用平等、有愛的眼光看待他們,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對他們?nèi)〉玫倪M步進行科學的評價,提升學困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困生”;科學評價
引言
語文“學困生”,并不代表他們能力、智商不夠,而是他們從心里討厭語文,不想學習,對語文不感興趣。即便同樣都是學困生,也是存在一定的差異,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說: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精神,不愿意參加老師組織的小組活動,不愿意與同學和老師討論學習有關的活動,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能及時完成,自己的語文底子比較差等等...有一些同學甚至可能想要放棄學習語文這一個科目。在此種情況下,增加對“學困生”的關注就成了語文老師在教學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
一、初中語文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個人因素。
初中語文的學習中,某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是由其自身的智力因素所決定的,還有一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這兩種因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他們的語文學習。智力因素往往是包括: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差;天生記憶力有缺陷;先天語言性障礙,不能完整表達,詞匯匱乏等。但非智力因素可能才是讓他們成為學困生的主要因素,比如從小就自卑、膽子小,喜歡自己默默躲在角落里不出聲,懶惰,做事不能堅持,三分鐘熱度...但初中生此時的身心正處于發(fā)展時期的高峰階段,自己的成績出現(xiàn)偏差之后,他們的自我認知也就出現(xiàn)了偏差,認為是自己不適合學習而放棄學習。
2.環(huán)境因素。
(1)家庭原因
有的語文學困生可能自己的父母從未接受過很好的教育,所以這些學困生在家里也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那么,家長自己的文化水平一般,也可能就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語文沒那么重要,對孩子的學習也從來都沒有正真的關心過;另外有的家長可能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有所成,盲目的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加重學習負擔,使得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
(2)學校原因
進入校園之后,有的老師對待所有學生的態(tài)度可能并不是很統(tǒng)一,因為較大多數(shù)老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好、品行端正的學生。對于這些語文學困生,他們自然認為老師不在乎他們,所以更加的厭惡語文學習,對語文也不再有學習的動力。
除此之外,初中語文相較于小學語文,內(nèi)容增多,任務加重,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速度,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并沒有關注所有的同學對所講內(nèi)容是否理解透徹,這樣一來,學生來不及思考,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致使自己的語文成績落后于其他同學,缺乏學習的自信心[1]。
(3)社會原因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當前社會帶給人們誘惑越來越多,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好處于青春叛逆期,他們喜歡追求所謂的個性化的東西,過早地接觸社會,讓他們慢慢染上了一些不良惡習,從根本上厭惡排斥學習,并且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學習心理[2]。
長此以往,在家庭、學校與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學困生這一現(xiàn)象也很難得到改善。
二、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針對語文學困生,我們需要制定一些策略,幫助他們摘掉“學困生”的帽子。
1.耐心引導,與學困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教育關系。教師在初中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敞開對老師心扉,相互建立起信任關系。而仇視和敵對的師生關系只能讓良好的師生關系產(chǎn)生一層隔膜,加重學生的逆反心理。老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心理,不應對學困生有歧視。而應當一視同仁,甚至更加關心,包容這些學困生。人心都是肉長的,總有一天,他們也能看到老師的付出。所以,老師應當主動去關心、照顧學困生,讓他們感受到溫暖,這樣他們也會積極面對人生,面對學習。
2.激勵學困生,建立自信。
即便是語文學困生,他們也非常希望能在老師那里得到鼓勵和尊重,他們有著比其他同學更強的尊嚴。因此,我們不能將他們區(qū)別對待,認為他們就一定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要經(jīng)常觀察并且發(fā)現(xiàn)這些學困生每個人身上的優(yōu)點,給予信任和鼓勵。如果有同學不愛學習語文,但是對與體育運動相關的活動非常感興趣,并且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那么可以給他布置一個任務:每天帶領同學們進行早讀,做習題演練。接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他會特別認真的完成這項工作,而且學習也變的特別認真。所以說,當學生的自信心建立起來后,所釋放出的能量也是無限大的。因此,平時要善于并且及時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優(yōu)點,不斷給予鼓勵,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激起他們成功的欲望。
3.廣泛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學校建有閱覽室的要有效的利用起來,許多教師只注重課本上的教育,殊不知課外實踐活動對語文學習興趣的作用,學生需要這樣一個可以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堅持閱讀,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耐心。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的選購一些書本,這樣一來有助于激發(fā)學困生的閱讀興趣。在進行閱讀實踐活動的同時,還可以適當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他們來閱讀室自己查資料解決這些問題。這樣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僅得到了提升,還培養(yǎng)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有效轉化學困生是一項較為漫長且困難的任務,這需要教師對學生有足夠的尊重、理解、包容和愛心。只有他們從心底里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才能改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除此之外,希望家長也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孩子,給予他們自信心,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學習。
參考文獻
[1]初中學習困難學生研究教育課題組.初中研究報告[J].教育實驗研究,2014(02):36-38
[2]白玉榮.探索中學生語文“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14,(11):121-123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