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新宇
摘要:關注學生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給予學生更具活力的課堂,更具生命力的音樂課堂是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為學生呈現(xiàn)“活的美育”,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進而實現(xiàn)音樂鑒賞能力的全面提升,這是新時期初中音樂教師的重要使命。基于上述理念的深入思考,這篇文章將從“活的美育”入手,對提升初中生音樂鑒賞能力展開實踐性探討。
關鍵詞:初中教育;音樂鑒賞;活的美育;學生素養(yǎng)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音樂之美、感受音樂之美、創(chuàng)造音樂之美,這是新時期初中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要使命,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其在鑒賞中陶冶情操,讓其在活的音樂中認知自我,這是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
1 “活的美育”指引下的初中音樂課堂
在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挑戰(zhàn)的新時期,如何讓學生更深入地感知音樂的魅力,如何讓學生在音樂鑒賞能力提升的同時樂在其中,如何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參與的神圣殿堂,這是廣大初中音樂教育工作者一直苦苦探求的答案。而所謂“活的美育”是指在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其形式應該是鮮活的,其感知主體以及參與主體應該是學生自身。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參與到美育的挖掘與創(chuàng)造之中,使學生在互動、交流與實踐中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全方面提升。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展需求以及對音樂學科的需求;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自由、思維發(fā)散的自由、創(chuàng)造的自由、展示的自由;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合作,讓學生在合作參與中體會到音樂的美妙、體會到合作的魅力。
2 激發(fā)初中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有效策略
那么,在“活的美育”中,教師應該從哪些維度入手激發(fā)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呢?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方式與方法才能使學生更有效地實現(xiàn)音樂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呢?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入手進行初中音樂的教學實踐是值得嘗試的!
2.1 提供互動平臺,增進生生情感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感知音樂節(jié)奏的機會,更應該為學生提供參與體驗的互動平臺、實踐平臺,以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情感,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在初中七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學生是有豎笛訓練機會的,因此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豎笛基礎以后,不妨以“班級音樂會”的形式鼓勵學生運用豎笛、運用其他打擊樂器以及自己的歌聲來完成相應的“音樂創(chuàng)編”,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以音樂會友”。為進一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音樂創(chuàng)編”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即組員共同進行樂譜的編輯與創(chuàng)造,并結(jié)合自己的音樂特長、樂譜風格,發(fā)散思維融入創(chuàng)新性元素,將本小組的作品展示出來。相互交流、溝通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一個增進學生情感的過程,而音樂演奏、展示、欣賞、點評則是一個展示學生風采、提升學生自信,增強學生獲得感和滿足感的平臺。
2.2 制造想象空間,增強音樂感知
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與學生的思維發(fā)散以及情境感知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為了使學生在“活的課堂”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好,教師還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想象力綻放的空間,讓學生在聆聽、想象、感知的過程中更深入地體會音樂帶來的美好,更深入地感知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茉莉花》時,很多學生在學習之前就已經(jīng)對這個曲調(diào)十分熟悉,但正是由于這種“十分熟悉”,就讓學生不自覺地將其所蘊含的美感“屏蔽掉了”。因此要想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茉莉花”的每,教師可以通過精美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茉莉花的綻放,展示一朵茉莉花盛開的過程,更展示滿樹茉莉花開滿枝頭的畫面,讓學生沉浸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沉浸在優(yōu)美的畫面中無法自拔。當學生有了這樣的想象與沉浸以后,教師再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表達出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茉莉花的美、將《茉莉花》旋律的優(yōu)美表達出來,就可以更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
2.3 提供展示平臺,展示音樂風采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而這一階段的個體是有著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和展示欲望的,因此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成長發(fā)展需求,讓音樂課堂真正“活起來”,教師還可以在青年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期間組織學生舉辦各種類型的音樂會,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音樂才華展示出來,將自己的青春風采展示出來,讓學生將音樂課堂中的收獲展示出來,將自己對音樂鑒賞的認知傳遞出來,而這也是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有效形式。
3 總結(jié)
讓學生感知活的美育,讓學生參與和體驗中實現(xiàn)音樂鑒賞能力的有效提升,這是新時期初中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希望本文提出的有效教學策略可以讓音樂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初中生們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真正“快樂起來”。
參考文獻:
[1] 蔣欣池.融情于景,以情動人——初中音樂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8).
[2] 孫瑞清.淺談開放式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16(29).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在‘活的美育’中提升學生音樂鑒賞力的實踐研究”(編號:XZ2020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東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