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認字識詞是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在這過程中,小學生能夠增強接受知識與信息的能力,但又因其自控能力差,所以應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從而豐富知識儲存量。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引言: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差,對待新事物充滿好奇,但是無法看清實質(zhì)。培養(yǎng)讀寫能力是學生接觸語言的第一步。因此,應根據(jù)學生特征選擇有趣教學方式,以便吸引學生注意,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一、營造課堂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識字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識字不感興趣,從而導致不認真聽講,不練習,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師沒有正確引導,養(yǎng)成學習意識。在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采用強制性手段教授識字認字,通過反復抄寫來加強漢字的理解,熟悉漢字的寫法,致使其沒有掌握識字的規(guī)律和特點,這樣長時間的練習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以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一)第四小節(jié)《日月水火》一課為例,本文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日、月、水、火”等字,初步了解象形字的特點,從而豐富其詞匯。教師應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引入象形字,并告訴其什么是象形字,古人是如何造字的,并引導其觀看圖片找到文字之間的聯(lián)系,結(jié)合圖文來引導其正確的識字。能夠集中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以便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興趣與愛好設(shè)計有趣的教學方法,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里吸取知識。因此教師應清楚了解學生學習能力與接受教育程度,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以此來制定教學方法。因此,應營造個有趣的課堂,使學生能夠主動參加到課堂中[1]。教師應根據(jù)學生需求,關(guān)注其個性發(fā)展,使課堂更加有趣。目前,教師可用活動來協(xié)助識字教學,如猜謎、猜歌、識字比賽過程中活躍課堂氣氛,以此來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多元化教學,引起學生注意
因小學生年紀較小,枯燥的課程會使其產(chǎn)生厭煩心理,對于識字的培養(yǎng)很不利。目前教師主要按照課本教學,學生對于識字只存在于書本上,致使其機械性記憶,經(jīng)過時間的流逝,就會遺忘,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漢字以圖片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從而達成深度記憶,使其加深對于漢字的認知。識字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興趣,引導其快樂閱讀,在語文中尋找快樂。以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第12節(jié)《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為例,教師應制作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在教學過程中,出示圖片,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并在雪景中激發(fā)學習熱情。主要授課內(nèi)容是教授學生認識“群、竹、牙”等生字詞,主要是為了使其認識生字,識字是低年級必學內(nèi)容,對于以后的知識奠定基礎(chǔ)。這樣通過圖片形象使學生加深對于漢字的認識,并理解課文[2]。識字教學主要是針對低年級學生展開的,教師應選擇符合其心理特征、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特點來進行合理教學。在授課中,可將有趣的事情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增加課堂趣味性,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能夠提高識字興趣,幫助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從而養(yǎng)成自我監(jiān)督與約束。
三、利用識字工具,培養(yǎng)自主學習
語文識字的目標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數(shù)字方法,因此應教學學生正確的使用識字工具,才能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字典是最常見的識字工具,但由于字典厚重,會導致其產(chǎn)生反感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學生使用字典,在其遇到不認識的詞、字就可以通過字典來解決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自愿使用字典進行學習,如在學習“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字典尋找?guī)в小捌H”字頭的字,看誰查找的字多,并促進其學習積極性,字典的運用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錯別字的出現(xiàn),能夠強化對于漢字記憶。在更好的掌握字典運用的同時,增加了知識積累,能夠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蛘呓處熆赏ㄟ^在生活中收集字謎,并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以此來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其積極注重的加入到課堂擋住紅,提高對于漢字的認識與了解。應引導其參與到字謎創(chuàng)作當中,能夠提升主人翁意識,以此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一旦學生對于識字的興趣,就會打開語言大門,降低學習難度,加快學習進度,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四、加強生活聯(lián)系,創(chuàng)造文化教學
課堂教學來自于生活,從生活中點點滴滴中獲得的,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把所見所聞于識字教學結(jié)合起來,從而擴大其知識層面,增強對于課本的理解。教師要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與識字能力,幫助學會更多的表達方式。生活就像是一本百科全書,只要有生活的地方漢字就會出現(xiàn),可使學生觀察身邊每一項事物、景色、每個細節(jié),都能夠幫助其識字[3]。如在等公交時,認識站牌上的字;逛超市時,認識零食上面的字;逛街時,認識品牌名稱與店名稱……漢字無處不在,只要觀察生活就能夠發(fā)現(xiàn)。語言來自與生活最終也會回歸于生活,應將識字能力與生活相連接,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給,懂得享受生活,從而加深對于漢字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結(jié)束語
在小學語文識字中,除了讓學生認知與了解漢字外,更應該注重其掌握實習的能力,能夠真正理解漢字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創(chuàng)新性教學手段,吸引其學習興趣,從而強化識字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漢字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度過這一時期就能輕松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發(fā)揮其領(lǐng)導作用,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推動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韓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丁慶慧.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7.
[3]陳夢圓.傳統(tǒng)蒙學理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