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欣彤
摘要:在社會經濟和科技不斷發(fā)展的今天,人類社會進步到今天的互聯(lián)網信息時代,一大部分原因是人們之間的相互合作,這既包括人與人的合作,也包括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因此,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不斷發(fā)展的影響下,人們更加關注學生之間和合作學習,合作已經成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競爭精神、交流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佳手段。所以,作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應該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小組學習;探析
引言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班級內的學生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相同的教學任務,根據一定的分組規(guī)律和原則,進行有明確的分工的小組學習,屬于互助性學習的一種。合作學習旨在鼓勵學生為滿足個人或團隊的利益而一起學習,在一同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價值,發(fā)展自身的優(yōu)勢和長處。所以,伴隨著社會和教育事業(yè)對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不斷重視,促使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強化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水平,改革教學模式和手段,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以此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小組生字學習中的合作
在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育中,學習生僻字詞是其主要的教學任務[3]。因為只有小學生掌握足夠的字詞,才能為后期的閱讀和寫作奠定基礎。在小學階段的分組學習中有普通分組和學習方式分組兩種最基本的形式。其中“普通分組”,是指在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分組方式,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基本的學習情況,將學習好與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交叉分配的方式,讓每個小組中至少有一位學習較好、自主性較高的學生,讓他帶領小組成員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這樣的分組有效地解決了班級內“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減少他們之間的學習差距,以此激勵所有學生參與語文課堂。
其中“學習方式的分組”,是指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所以他們面對問題選擇的出發(fā)點和解決點也是不同的,致使他們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但是也不乏學生之間存在學習方法類似的情況,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模仿別人,當別人采取的學習方式產生的效果和質量較好時,他們就會與之學習,借鑒其方法為自己所用。所以,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師也可以以學習方式為依據,進行學習方式上的分組學習,促使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因此,在生字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采取普通分組或學習方式的分組,以學習情況或學習方式為依據進行分組學習。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掌聲》一課為例,該課文中存在很多生僻字詞,首先,教師可以采用普通分組的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工作,將那些學生好與學習較差的學生合理、交叉分組,確保每一個小組中都有一名學習好的同學,在進行“默”、“殘疾”、“姿勢”等生字詞的講解后,讓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帶領其他小組成員一同完成小組的鞏固學習,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其次,教師還可以采用學習方式的分組,將那些學習能力較差、自主性較弱的學生分為一組,在學習課文中的生僻字詞時,以圖像、卡片、視頻等生動形象、詼諧有趣的手段,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指導,讓小組成員在游戲中學習語文知識,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用生僻字詞造句等進行一系列難度較高的教學活動,讓小組成員合作完成,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小組朗讀學習中的合作
在小學三年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開展朗讀學習是十分有效地一種教學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以此調動他們自主參與到日后的閱讀教學中,讓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所以,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要想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應該采用興趣分組的方式,以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進行分組。所謂“興趣分組”,是指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對外界事物存在巨大的好奇心,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會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對某件事物或某個知識點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2]。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由于他們自身學習興趣的不同,導致其對問題關注的點也就不同。所以,作為小學三年級的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其針對性的分成多個小組,并制定相應的興趣教學的任務,讓他們帶著某種特定的興趣進行語文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例如,有的學生喜歡閱讀古詩詞,有的學生喜歡閱讀童話故事,有的學生更傾向于學習古典名著,教師應該結合具體實際,并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自行選擇興趣小組的成員,按閱讀興趣進行朗讀分組,提高他們的朗讀興趣。
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真正完成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就應該在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年齡、性格、愛好以及學習能力的等方面的差異性,進行合理有效地分組,為其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所以,作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小組學習應用的重要意義,并且分析小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呈現(xiàn)形式,其中包括普通分組學習、興趣分組學習或學習方式的分組學習等,還要探究小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方式,例如小組生字學習、小組朗讀學習以及小組寫作學習等,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基于小組合作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案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2]楊玉嫦.小學語文小組學習形式化現(xiàn)象的研究及解決策略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2017.
[3]周華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
江蘇省淮安生態(tài)文化旅游區(qū)楓香路小學 2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