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青青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行業(yè)應用到了信息技術。在教育方面,信息技術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啟蒙階段,這一時期的音樂教育小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更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將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育相結(jié)合相信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本文將就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應用信息技術展開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教學;音樂教育
引言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科學技術,逐漸走入大眾視野,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yè)。在小學教育當中,信息技術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教育作為小學基礎教育階段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對信息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本文將就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應用信息技術展開研究。
一、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
音樂作為一門動態(tài)學科,僅僅靠紙上的閱讀和教師的口述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信息技術在這里就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音樂情境的創(chuàng)造。讓每一首音樂作品都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形象而生動的印象。在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能真正領略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流露,所以對音樂作品的鑒賞和學習就必須要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作品當中。
就像人音版五年級音樂教科書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積累有限,有可能存在對二小這一形象陌生的情況。不了解二小就沒辦法對歌曲的感情進行更深層的理解。所以教師這一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播放相應的影視資料,和王二小所在的歷史時期的社會大背景。只有當學生了解這一時期的歷史,才能對王二小產(chǎn)生感同身受的思想感情。而只有當學生產(chǎn)生這種共鳴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甚至不需要教師再進行過多的解讀,學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領悟到歌曲所想表達的感情。
二、了解學生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時期,對世界有著各種各樣新奇的問題與思考。這就造成了一種師生之間思考方式的差異,教師不理解學生的興趣是什么,學生對教師所授內(nèi)容不感興趣。最終導致了教學效率低,課堂互動難以開展,學生難以提高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換一個角度,以學生為視角開展教學活動。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調(diào)查問卷,讓學生以匿名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課堂的看法和建議,這對教師完善教學模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當然,這一模式并不僅限于課后的反饋。例如在人音版五年級音樂教科書第五課中的曲目,這些歌曲都是關于故鄉(xiāng)的歌。那么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提前給學生做一個調(diào)查問卷,詢問學生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想要以什么樣的方式開展。可以是話劇,也可以是舞臺劇,由學生自己做出選擇。在系統(tǒng)整合好信息之后,教師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如果學生選擇的是話劇,那么在上課之前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話劇的視頻資料,供學生參考。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滿足了自己在學習中的參與感,更在不斷實踐中提高了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
三、增加知識積累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音樂教學也不是簡單的聽歌和唱歌。和所有其他的文學科目一樣,音樂學習也需要知識積累的過程。而這一類知識往往復雜而瑣碎,所以這就需要教師采取行動讓記憶變得簡單明了。其中比較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構(gòu)建思維導圖,或者讓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生動。那么多媒體信息技術就在這里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適當?shù)膶Χ嗝襟w信息技術資源進行應用,能夠刺激學生的大腦,對所知所感形成更加深刻的記憶。
我們以人音版五年級《漁舟唱晚》為例,這首歌是比較著名的一首古曲。其中運用了相應的傳統(tǒng)樂器,并在樂譜當中使用了一定的音樂技巧。那么在這首歌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聽一遍歌曲,找出這首歌曲運用了哪幾種樂器。第二遍的播放,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播放的形式。找到歌曲的演奏視頻,并一一指出所用到的樂器。找出樂器之后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以照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樂器上的知識普及。第三遍的播放,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照樂譜進行跟唱。并在跟唱結(jié)束之后,針對樂譜中所涉及到的節(jié)拍,音調(diào)和音準等音樂技巧進行講解,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采用動畫的方式,相信會對學生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結(jié)束語
隨著新課改工作的不斷開展,美育教育被放在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其中,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最基礎的一環(huán)。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教育上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大。將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育相結(jié)合已經(jīng)成為大勢所趨。相信通過這一方式,能夠幫助教師有效地開展音樂教育工作,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萬李媛慧.小學音樂課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實踐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20.
[2]龔鸝.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中的重要性[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3.
[3]王博.多媒體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音樂教學模式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33:236.
青海省西寧市總寨鎮(zhèn)逯家寨學校 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