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千
【摘 ? ?要】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基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所呈現(xiàn)的一種教學方式,在當前義務教育階段的各個學科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中我就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合作探究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28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是我國實行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改革后,學校教育普遍貫徹實施的一條重要教學理念,尤其適用于初高中階段的教學。一方面,從當前整體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形勢來看,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程度的不斷加深,未來各行業(yè)的分工越來越明確,行業(yè)之間的協(xié)作也越來越重要,任何行業(yè)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對人才的需求,歸根結底,人才是發(fā)展最根本的推動力。所以,各行業(yè)在人才需求方面自然而然地更傾向于具有良好的分工協(xié)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學校教育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結合時代人才需求的潮流,制定了培養(yǎng)人才為主要目標,學校教育中也就更加突出實施教學過程中的合作探究模式,從而時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從人才培養(yǎng)方面來看,學生尤其是初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習的目的更多應該集中于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為未來工作和生活中的持續(xù)性創(chuàng)新實現(xiàn)文化、科技的傳承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從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來看,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廣泛地應用于各學科的日常教學中,并且發(fā)揮著較為明顯的效果。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在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英語等語言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雖然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有較強的知識學習難度,但這種難度來自于學生成長過程中缺乏對應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未能形成思維方面的鋪墊,并且漢語和英語的語言體系有著本質的差別,在掌握了漢語的基礎語言體系之后,學習英語過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但是從英語語言本身特質來看,其理論上比漢語學習難度相對較小,從教學實際調查也能夠看出,排除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的因素,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存在很強的獨立性,尤其是聽和說方面。而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本質上就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究、合作學習,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所以初中英語學科總體上和合作探究模式契合度高,那么下文中我就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相關看法。
一、收集學生信息合理進行分組
對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開展,我們需要保證一個基本的大前提,那就是在課堂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和學生之間形成一個良性互動和相互影響的氛圍。所以,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需要先從自身的研究出發(fā),充分了解學生,收集學生各方面信息,從而做到合理分組,為課堂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首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方面進行學生信息的收集,并且給出相對客觀的分析。一方面,我們可以采取和學生直接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訴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初中生來說,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認知和判斷能力,通過師生交流不僅達到教師了解學生的目的,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日常的教學、內容檢測等,單純從成績和能力方面給學生一個客觀的評價。綜合這兩個方面,為科學分組提供參照。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綜合多個方面的因素給學生劃分小組。一方面,我們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給學生劃分不同的小組,例如按照學生英語學習的總體成績劃分小組,盡量保證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學習能力的互補;另一方面,按照學生長板和短板進行分組,使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二、以學生為主進行合作探究
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下,我們不能硬性地去套用現(xiàn)有模式的外殼,而是要結合初中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進行綜合性的模式改革和創(chuàng)新,結合學生的需求進行具體呈現(xiàn)方式的調整。首先,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我們要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對于英語這門學科來說,我們實際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所以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模擬,利用課文中的對話或者課后的情景對話題目,讓學生進行課堂演繹,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說英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其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如上文中所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生的自主學習可能性較高,分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實現(xiàn)小組內部的“長短結合”。這樣我們針對某一個主題,如單詞、語法等,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給予學生自由交流的機會,從而實現(xiàn)讓學生的思維在交流過程中產生懷疑、產生問題,進而一步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動力。
三、引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僅僅依靠課堂練習是不夠的,語言的學習需要學生不斷積累,才能從量變促成質變。所以我們在課下也要做好學生的能力引導,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首先,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學的基礎定位在單詞和語法方面,教學的重點在于閱讀和寫作等能力的培養(yǎng)上。在課下我們可以導學案為媒介,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給學生明確列出重點,并附帶和知識點相對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課下能夠自主檢測,并且主動總結出自己當天或者某一階段的學習成效,進而明確自身能力,為接下來的主動學習找到方向和重點。其次,在課下引導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的狀態(tài)進行延伸,可以結合所學知識內容給學生布置一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任務:如結合學校朗誦活動,讓學生在課下自己收集資料組成朗誦小隊參賽;假期給學生布置英語社會實踐的任務等,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更為靈活實際地參與到日常英語練習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總之,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一方面以漢語的教學經驗為參照,營造合適的語言氛圍,從而給予學生說話的機會,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進行知識的主動探究和積累,并且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形成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對應的語言思維,從而真正發(fā)揮英語作為語言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秀紅.合作探究式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新絲路(下旬),2016(1):74.
[2]秦麗靜.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1(23):122-123.
[3]牛小彥.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4(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