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燕
【摘? ? 要】小學階段屬于學生英語的啟蒙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標是學會聽和說。本文探討了目前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聽說能力?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08
小學英語教科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為學生日常所使用的基本的交際用語,內(nèi)容較為簡單,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能力,從而為未來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顛倒了二者的關(guān)系,使得學生在沒有聽說能力的基礎(chǔ)上強制性地進行讀寫,這種做法是不利于學生長遠發(fā)展的。改革教學方法,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師的重點任務。
一、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信心
小學生處于頭腦靈活,對新事物較為好奇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是最為容易的。但由于教師長期以來忽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這方面的基礎(chǔ)較差,在上課時學生會因為自己發(fā)音不標準而不敢發(fā)言,害怕同學們嘲笑,如果教師不能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說英語的恐懼,則會使學生逐漸失去信心,學生學習到的英語知識也不能有效地應用于實踐。還有部分教師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以較高的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生讀錯時不是進行適當?shù)匾龑?,而是批評學生不好好聽講,不努力復習,導致學生自信心受挫,不敢用英語進行表達,從而逐漸失去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實際交流機會較少
學好一門語言需要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去表達,去鍛煉,在目前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是讓學生讀課文、進行翻譯,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機會進行實際演練,學生學習到的只有課本上的固定句式與固定回答,卻不能將這些句子組合起來進行使用。學生課下想要使用英語進行交談時,也受限于詞匯量和英語基礎(chǔ)的薄弱,遇到不會說的單詞或者句子時,便會不由自主地使用中文代替,長此以往,學生便失去了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興趣,英語實際交流的機會也隨之逐漸減少,這導致學生的聽說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三)錯誤的教學理念
小學屬于學生初學英語的時期,有部分教師認為,學生英語基礎(chǔ)薄弱,如果使用全英文進行教學的話,學生會聽不懂,影響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便會使用中文進行教學,不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一點耐心,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就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只有解決目前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一)情感教學,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點任務,使學生在主動的狀態(tài)下接受知識,更好地學習知識。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努力。
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教師要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在學生提出問題時可以予以及時又正確的回答,展現(xiàn)出教師淵博的學識,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與品德,做到耐心與學生溝通,做好學生的榜樣。
其次,教師要采取適當?shù)脑u價方法。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以表揚鼓勵為主,并采用委婉的方法來指出學生的不足,指導學生不斷完善,在學生改正之后教師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第三,在教學中融入情感。小學生的理性思維還沒有發(fā)育起來,在生活中更多的是通過感性思維來做決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入情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讀英語課文時,要帶著故事中主人公的感情去讀,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
小學英語知識大多為學生日常所用的基本內(nèi)容,要將這些知識真正地為學生所接受,需要學生經(jīng)常練習,而教師要做的,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交流的平臺。在課上,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的方法,讓學生扮演故事的主人公進行對話,使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說英語。教師還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出教室,選取一個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場所,讓學生使用英文進行自由交談,當學生遇到不會講的單詞或句子時,教師要及時上前幫助學生,保證學生交流的正常進行。在放學時,教師也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英語句型與學生說再見。學生生活在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便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使英語聽說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三)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
英語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接觸英語的條件。首先,教師要使用全英文進行教學,并且要選取一些較為簡單的英文句型,在學生聽不懂時,教師要放慢自己的速度,重復講述,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教師還可以采用肢體語言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這樣,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來接觸英語,其能力才會得到不斷的提高。其次,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設(shè)置教學計劃,保證課堂的有趣與多樣,防止教學方式單一引起學生的疲憊感,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第三,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英語小視頻或電影,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力,還擴展了學生的詞匯量,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結(jié)束語
聽說是讀寫的基礎(chǔ),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把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點任務。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采取措施來解決問題,避免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針對目前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yǎng),做好學生的榜樣;改革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建多樣化的課堂;善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才能成為具備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慧迎.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導刊,2013(11):92-93.
[2]路璐.如何在英語情景化教學中提高孩子的聽說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