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鵬
【摘 ? ?要】多媒體作為引入現(xiàn)代課堂的重要教學媒介,不但因其直觀化、形象化的特點給學生直接的課堂情緒感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本文將針對高中地理課堂中,多媒體所發(fā)揮的優(yōu)勢以及提高多媒體技術應用效率的策略做簡單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多媒體 ?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48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逐漸成為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教學工具。而高中地理作為一門內容較為抽象,知識點涉及廣而雜的學科,往往容易使學生陷入“一頭霧水”“死記硬背”的循環(huán)。為打破這種循環(huán),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一線地理教師就應合理運用多媒體,利用其強大的信息整合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高中地理較之初中地理,難度加大,綜合性也增強。而義務教育階段,地理教材的內容更偏重教導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對本質的地理成因問題涉及較淺,這就導致學生學習地理總是囫圇吞棗,無法進入最佳狀態(tài)。而教師在地理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視頻、圖像功能進行課堂導入,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精彩的教學情境,比如講授自然災害相關內容時,可以播放災害形成的原因動態(tài)圖和災害發(fā)生的影片,給學生提供感性認識和視覺沖擊,讓他們獲得真切的情緒體驗,引發(fā)學生的好奇,使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在授課過程中,多媒體作為動態(tài)化呈現(xiàn)教材內容的輔助工具,能對教材部分抽象知識點做具象化的圖像、視頻補充,知識點與圖像、視頻的結合,有助于學生對課堂內容有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擺脫理解不清導致的死記硬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探究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分解難點,掌握重點
高中地理的學習,不僅需要簡單的知識記憶,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將教材上的知識具象化,結合聯(lián)想去理解。教學過程中遇到以平面圖像呈現(xiàn)的難點知識,比如洋流運動、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晝長夜短問題等,教師僅憑口頭講解,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而多媒體擁有的集圖像、視頻、聲音為一體的優(yōu)勢,就能直觀、立體地將知識以動態(tài)方式呈現(xiàn),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的理解難點。同時,利用多媒體將相似、易混知識點做橫向、縱向的對比,比如對各個自然帶的形成原因、特征加以對比整合,異同一目了然,便于學生掌握重點,加深學習印象,提高知識吸收能力。
(三)擴展視野,綜合運用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獲取僅僅局限于教師對教材的講解,這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當下,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求。多媒體強大的信息搜集能力,能建立強大的地理知識信息庫,可以結合教材隨時補充、展示,增加學生的地理知識面,拓展學習視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另外,地理教學還要著重對學生讀圖、繪圖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多媒體的圖像就可實現(xiàn)可視化、立體化的自動繪圖、讀圖功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加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同時幫助他們提高空間思維能力,使其綜合運用到整個地理學習過程中。
二、多媒體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有效應用的策略
(一)堅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要緊緊圍繞著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目標進行。不論信息技術怎樣發(fā)展,教師都要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方式,因材施教,針對性地采用多媒體技術,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進入情境,建立多維思考空間,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二)堅持選擇優(yōu)質的多媒體課件
高中地理的每節(jié)課知識偏重點都有所不同,可能是易懂的概念理解,也可能是抽象的時間計算。地理教師就要明確課堂目標,根據(jù)不同內容做好側重點的調整,選擇簡潔、明了的優(yōu)質課件,切勿對簡單的記憶型知識點做大量的講解,使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同時也要避免脫離教材,確保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內容條理清晰,重點難點突出。部分輔助教材做補充的課件內容,可在學生理解的范圍之內適當增加難度,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利用多媒體的具象化、立體化的優(yōu)勢,達到節(jié)約課堂時間,方便學生理解難點內容,同時對教師的授課做好輔助的作用。
(三)堅持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結合
雖然多媒體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tǒng)教學仍然是主導學生與教師課堂互動的最佳方式。在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直面學生進行口頭講授,獲得及時的課堂反饋。板書書寫課堂思路,讓學生明晰課堂節(jié)奏和內容。這種即時性強的課堂互動,如果全部用多媒體技術代替,是無法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的。因此,堅持多媒體技術和傳統(tǒng)教學結合,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彌補教材的死板和枯燥,取長補短,再加入教師深入淺出的課堂引導和分析,讓學生在文字與圖像相輔相成、語言和動畫的補充配合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兩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課堂投入度,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多媒體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精心選擇,充分利用
地理教師在選擇使用多媒體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有利于課堂教學開展、學生接受比較容易的課件,盡量在課件上增加動態(tài)圖像和視頻的播放,減少文字的贅述。教師也要增強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培養(yǎng)自身的設計美感和審美能力,對單一、陳舊的、不符合新課標的課件資料及時舍棄,加入符合自己課堂實際和學生水平的內容,將多媒體的利用最大化。另外,教師也可以挖掘課件中隱含的知識點,加以拓展,提出疑問,鼓勵學生自主研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總結經(jīng)驗,擺脫過分依賴
隨著多媒體的深入引用,部分地理教師拔高多媒體作用,過分依賴課件的情況頻頻發(fā)生,這就導致學生缺乏教師引導,教學違背客觀規(guī)律,收效甚微。為改善這種情況,一線地理教師就要多積累經(jīng)驗,重視課堂反饋,觀察學生在課堂上對課件內容的反應,根據(jù)他們的需求設置適當?shù)恼n件容量,協(xié)調好多媒體和教學之間的關系。堅持將重心放在課堂引導和互動、知識點的解析和學生關注的難點問題上來。在這個基礎上,配合適當?shù)亩嗝襟w技術完成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總而言之,要使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得到有效的利用,一線的地理教師就要真正明確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這些優(yōu)勢最大化,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發(fā)揮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人文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對學習地理的興趣。再將多媒體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做好結合,呈現(xiàn)最佳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