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潘樹蘭 孫文 康芳 糜虹宇
摘要:當代高職生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認知意識,再加上新時代潮流的沖擊下社會學校普遍存在信息混亂,且各抒己見的言論,應有盡有,這嚴重危害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當下信息化輿論的便利下,各種不切實際,虛假的言論,會沖擊學生們的一些思想政治觀念,會給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帶來一定的不便,因此老師要結合當代學生們認知特點,使本班的思想政課嶄新地發(fā)展,利于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
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的大變局,這對于高職生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當代的學生更是如此,本研究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價值、教師素質、教學方式的呈現方式等不同方面認知調查發(fā)現,傳統(tǒng)的思政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讓學生的思想認知得到發(fā)展,因此創(chuàng)新高職思政課的機制當屬首要任務,我們任課教師要在新課改的領導下,去積極地探索發(fā)現,促使學生們的思想政治認知得到發(fā)展,有利于高職思政課堂的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計。
一、當前高職思政課的教學形勢
當前高職思政教育普遍存在著一股錯誤的觀點,即一些學生對思想政教育認知存在著偏見,同時這時期大部分的學生是出生于新世紀,成長于新時代發(fā)展下的00后高職生,在具備著以往大學生的特點外,還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思維和看法,以及行為方式,或許這正是他們生于智能化時代發(fā)展的原因,其好奇思維與求知欲比以往的大學生們更加地活躍,同時進入21世紀以來,正是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時候,日新月異,各種科技層出不窮,00后作為生在這樣的新世紀下,獨生子女的偏多,在成長環(huán)境方面家里給予的滿足感比較豐富,因此他們享受著高物質,高品質帶來的便利,對于各種新鮮事物也都會有著期待,但這同時也伴隨著一股史無前例的危機感,他們的認知范圍有限,容易“誤入歧途”,還有當前00后是東西方文化碰撞導致的,年輕一代特別追捧西方文化,一些“自我”“獨自”“自由”的理念比較深入,常常會出現很多自私的表現,缺乏健康正確地認知,因此我們當代高職思政老師的教學任務很艱巨,要使用思想品德課程加強引導,讓學生們的認知視角全面健康正確化,有利于高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發(fā)展。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新聞直播間”——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利用課前設置學習任務的方式,讓本班的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收集一些這段時間內國內外的新聞熱點素材,讓他們組成多個小組來進行演講,利用上課時間30分鐘的時間進行“新聞直播間”的形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其中,如國家近年來的發(fā)展等,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性,讓他們積極踴躍地發(fā)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更多的是讓學生們獨立完成資料的搜集與整理,讓他們充分形成屬于自己的認知觀點,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學習思政內容,從而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喜歡上國家大事,促使他們積極健康的思維得到發(fā)展,有利于高職思政課的教育教學發(fā)展。
(二)“志愿服務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
在高職思政課堂上,我們更多地發(fā)揮學生們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們的思想認知得到發(fā)展,因此我們任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相應的志愿活動中去,依次可以組織參與到社會的志愿服務之中,如清掃城市垃圾小達人,幫助孤苦老人等,讓本班的學生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看到我泱泱華夏大國的魄力與實力,從中老師們也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使得學生們的思想認知得到發(fā)展,將愛國主義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教學,有利于高職思政課堂的教學發(fā)展,從而凝聚起師生保家衛(wèi)國,舍己為人的強大力量。
三、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完善思政教育教學內容
在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我們老師要結合工科類高職學生的特點來實施,積極地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教學的體系,加強對黨情黨史等的教育,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這門學科的教育意義,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其中,突出新時代的教學特點,使得他們的認知思想更加地明確,從而也能端正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態(tài)度,實現自我人生追求的目標,促其發(fā)展,對學生個人成長與人生有著重要的意義,促其全面地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高職思政課堂教學中,我們任課教師要在新課改的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機制的教學,以此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的學習欲望得到發(fā)展,培養(yǎng)出學生們嗎自我發(fā)展的意識水平,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思想認知條件,能極大地確保學生們對所學的知識全面地分析思考,體悟政治學科的內涵與意義,有利于高職思政課堂的教學發(fā)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呈現更大的針對性與時效性,促其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安琪.深刻把握“四個堅持”描繪高職院校黨務思政工作新畫卷——以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4):1-3.
[2]張立梅,謝仁鳳,宋田田.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7,15(36):168-170.
貴州裝備制造職業(yè)學院?張波?潘樹蘭、孫文、康芳、糜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