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素養(yǎng)正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是信息時代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生存能力。因此,要想立足于信息社會,全體社會公民必須掌握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從而加快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的步伐。初中信息技術是培養(yǎng)學習者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了廣大信息技術教師熱切關注和熱烈討論的重要話題。有鑒于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利用有效的策略進行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目前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和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就越顯突出,其能夠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在新課標不斷推行的情況下,教師需要重視起教學活動的改進,提高教學效率。有鑒于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智慧,利用切實有效的策略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不斷助力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融入信息技術教學中,集中學生的精神,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并讓學生和老師都進入共同學習和提高的環(huán)境中,真正實現(xiàn)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鑒于此,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例如,在為學生講述與回收站有關的知識時,我在電腦上為學生指出了回收站的圖標,讓學生初步認識了回收站。然后,我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1、回收站的目的是什么呢?2、是否可以恢復放置在回收站中的文件?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盤上的區(qū)域還是內存中的區(qū)域?5、是否可以調整回收站大小?通過交流和討論,學生迅速解決了問題,并達到了預期目標。
二、發(fā)展學生能力
我們對客觀世界的了解是通過了解單個物體來實現(xiàn)的。例如,動物,植物,有形物體和無形物體,它們的不同屬性導致不同的用途。同樣的,通過處理Windws的不同元素,學生可以從對各種功能對象的統(tǒng)一理解和全面的知識結構體系中受益,不斷發(fā)展自身的能力。例如,在教授文件類型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的文件進行比較,學生可以知道不同的文件具有不同的屬性,文件具有文件名,文件類型,大小和最后修改時間。然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文件進行密切觀察,讓學生注意不同文件類型的圖標和擴展名不同,并且其內容也不同。最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打開各自的文件窗口,使學生可以完全理解由不同文件類型打開的對象也不同,從而能夠提高學生逐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三、利用問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與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的操作性有很多變化,因為這些操作之間通常沒有必要的聯(lián)系,因此,如果僅將這些基本操作單獨列出,學生會感到茫然。如果教師通過一些特定的實際問題來持續(xù)說明這些操作,則學生將易于接受和掌握,他們將能夠通過執(zhí)行實際操作來自己分析和解決類似的問題。而且,信息技術課程是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提高信息素養(yǎng)的主要方式。信息技術課程要求改變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強調發(fā)展學生獲取新知識和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問題解決又是從問題教學開始的,因此信息技術問題教學的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
例如,在指導學生編輯文檔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例如標題怎樣布局呢?怎樣對文本進行修改呢?怎樣調整段落呢?等等。然后,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合作學習,依靠團隊的力量,解決上述問題,以獲得強烈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傊處煘閷W生設計有效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學習,從而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
四、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信息技術課程對于教學生如何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比較重要,但是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比較狹隘,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鑒于此,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知識,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和軟件來擴展知識,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畢竟,信息技術教科書中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軟件開發(fā)和應用每天都在變化,教師需要站在時代的前沿,為學生引入較新的,較全面的信息技術知識,以不斷助力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投影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然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征,運用多種策略,將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資料,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當中,讓學生掌握真正適合自己發(fā)展需求的理論知識,十分有利于學生的良好進步與發(fā)展。之后,教師可以運用比較先進的科技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直播,以直播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另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復習,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進行知識的鞏固,不斷加深學生的學習感悟。
總而言之,廣大教育實踐者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度,并要對信息技術教學策略進行改革和完善,利用多種創(chuàng)新的策略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使他們能夠適應21世紀信息社會的需求,從而能夠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曉燕.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 魅力中國, 2017, 000(041):172.
[2]張倩倩.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 中小學電教:下, 2016(7期):139-139.
[3]楊宗勝.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 中外交流, 2017, 000(008):117.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上栗中學 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