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權
摘要: 新課程改革推動了我國青少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快速發(fā)展。為了充分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效,使學生真正成為綜合課程的主體并參與到綜合實踐過程中,班主任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與班級管理相融合,對班級事務管理、常規(guī)教學以及班級文化建設等進行拓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使班級管理更具特色,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綜合實踐 班級管理 策略
綜合實踐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生態(tài)化的成長空間,學生是此空間的主導者。由于班級里的每位成員熟悉彼此,班級也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場地。此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班級管理的關系十分密切,教師是整個活動的實施者和引導者。但是,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很多班主任易將綜合實踐活動與班會混淆,不僅扮演了策劃者,還扮演了指導者和任務布置者。這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參與此活動,使活動流于表層。因此,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本文對相關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一、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現(xiàn)代人應該具備的基礎素質就是合作意識,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交往品質。社會在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需要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他人共處,這些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學生合作學習也是目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特征之一。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一起交流討論,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養(yǎng)成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良好習慣,善于思考與觀察,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班主任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者以及指路者,要悉心聆聽學生的不同意見,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并及時給予肯定以及鼓勵,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共處,培養(yǎng)其合作創(chuàng)新、團結互助的意識。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很多工作需要通過集體的力量完成,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要在學習、生活中學會與他人溝通,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
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提升后進生的自信心
人類積極進取的內部動力就是自信心,自信心能使人在發(fā)展過程中獲得成功。范德比爾特曾說:“充滿自信的人,事業(yè)總是一帆風順的。但是,缺乏自信的人會遇到很多事業(yè)上的門檻。”由此也可以看出,自信心培養(yǎng)對于學生十分重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細心的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獨特之處,利用鼓勵、肯定以及創(chuàng)設條件等方式,引導學生不斷發(fā)展自身的潛能。在意識到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后,學生內心的勇氣以及自信就會油然而生,不自信的心理逐漸緩解。因此,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要給予學生贊賞,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秀之處,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
其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不是使學生會制作手工藝品、會整理信息、會收集資料,而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開展手工實踐活動時,除了提供材料以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親力親為,通過實際操作、查閱資料等方式完成實踐活動。此外,在參加節(jié)日或社區(qū)實踐活動時,學生也可以通過查閱電子資料、圖書等方式獲取相關信息,并自主處理信息,最大限度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這種活潑且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勞動的艱辛和快樂。此外,學生在實踐中也能學會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形成合作精神,體會到收獲的美好。
四、結合班級事務管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班級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作,涉及面十分廣,僅靠班主任的力量無法完成。要想班級管理工作更具特色、更加和諧,班主任就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公意識,讓學生在綜合實踐過程中主動參與管理,承擔班級事務管理工作,這樣不僅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1.從學生成長角度設計目標
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的喜好以及能力,為其分配具體的工作。首先,班主任可以選擇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其他成員則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班主任定期對小組合作的成果進行考核。例如,高年級可以“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養(yǎng)成自主管理班級的意識”為目標,設計“班級衛(wèi)生工作自主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分擔班級衛(wèi)生工作、分組承包班級衛(wèi)生、分解實踐任務、制訂班級衛(wèi)生管理方案、實施班級衛(wèi)生自動管理方案、對實施方案進行監(jiān)督以及及時調整,這樣就能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實現(xiàn)動態(tài)的班級管理。其次,班主任在參與時,要讓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全部活動過程,能在方案設計、具體實施、后續(xù)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有事可做、有任務可完成,都能成為班級的管理員。這樣也能使一些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有足夠的精力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提升歸屬感。
2.學生成長、班級管理、教師指導評價三位一體
課間十分鐘是學生最喜歡的快樂時光,他們在經過了一節(jié)課的學習之后,非常希望與同伴玩耍。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間喜歡互相追逐,這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因此,班主任要思考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豐富多彩且安全有益的課間活動。班主任可以設計“我的課間我做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分成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班主任要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小組,明確各個組員的任務,制訂嚴格的計劃,確定研究方向,并在必要時給予合理指導。學生則可以學習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分析方法、采訪的技巧與方法等,利用所學知識對教師或長輩進行采訪,了解他們認為安全且有趣的課間活動類型。第二階段,各小組展示研究成果以及最終調查結果,共同擬定《課間十分鐘班級公約》。第三階段,對課間活動進行宣傳推廣,互相監(jiān)督、指導,形成一種班級常態(tài)。這種實踐模式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既能延續(xù)經典的課間游戲模式,又能讓學生自主設計感興趣的玩具和活動類型。因此,在課間十分鐘,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主且文明地參與到課間活動中。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除了必要的衛(wèi)生管理、課間活動管理以外,還包括了公務維護、日常紀律、班隊活動等。因此,班主任要充分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以綜合實踐活動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靜.班主任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利弊分析[J].學周刊,2020(10):175-176.
[2]萬偉.育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旨歸[J ].江蘇教育,2018(79):6.
[3]萬錄品.愛與罰,總在一念間——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綜合育人能力隨記[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