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東 張靈丹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城市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在帶動城市經濟更快發(fā)展的同時,也為城市教育增添了更多活力。據調查顯示,某校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占比高達百分之四十七,已經相當于城市子女的一半左右。這在擴大城市教育規(guī)模的同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行為習慣的不同卻無形中增加了城市教育的壓力。本文將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教育成因進行初步探析,在此基礎上提升具體的解決措施,以期推動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策略]
良好的行為習慣體現在生活、學習以及心理方面,然而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卻因為成長環(huán)境各方面的差異,沒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體表現在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缺乏基本的衛(wèi)生意識。在學習方面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善于制定學習計劃,學習過程中不勤于思考。以上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將嚴重影響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健康成長?;诖耍绾巫龊猛鈦韯展と藛T隨遷子女的教育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1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成因探析
1.1成長環(huán)境因素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地子女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將直接決定學生從小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學生的性格養(yǎng)成。因此,成長環(huán)境因素可以說是影響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一大關鍵因素,而這也正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嚴重缺乏的因素。與本地子女不同,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并不是由父母帶大,他們常年要跟隨父母在外漂泊,父母忙于生計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教育,使得孩子根本無法接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還有一些學生從小跟隨祖輩長大,缺少應有的家庭關懷,孩子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下放任自流,長此以往必然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1.2家長因素
家長的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形成了對家庭教育的狹隘看法。認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學校的事,而家長只要給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家庭看護就可以了,這種觀點的長期存在導致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長期缺乏家庭教育。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將會缺乏正確的引導,由此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必然會受到影響。
2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
2.1創(chuàng)設良好育人環(huán)境
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應當包括物質環(huán)境與精神環(huán)境,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在創(chuàng)造育人環(huán)境方面更應首當其沖。為此,在物質環(huán)境方面,學校應當通過設備的優(yōu)化、理念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構建起安全、舒適的物質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下發(fā)現學習的無限魅力。而精神環(huán)境的構建主要依賴教師的引導,可以這樣說,教師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師要不斷樹立正確的職業(yè)道德,以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及高尚的品德,給予學生以積極的感染。
2.2生活上的關懷
為培養(yǎng)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需要從生活入手,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比如說早晨要刷牙、洗臉,飯前要洗手,每天要保持身上的干凈整潔等等。這些生活上的習慣教師大多沒有辦法參與,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家長會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并且教師要每天對孩子進行檢查。對于表現較好的同學給予足夠的鼓勵,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正確的生活習慣。
2.3學習上的鼓勵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學習習慣方面大多表現為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學習計劃更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诖?,為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各種教學方法,以教學理念、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帶動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比如可以加大多媒體的應用,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促使學生在興趣的激發(fā)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開展小組活動,促使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完成主動探究、主動解決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建立了學習的信心,并且學會了與人交流,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2.4家校聯動,夯實學生學習的家庭支撐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在于學校的教育,更在于家庭的教育,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缺乏對家庭教育正確的認知,無法正確認識到家庭教育的價值。為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最大魅力,學校可以利用家長會促進家校聯動,引導家長之間進行溝通交流,讓家長能夠從中受到教育啟發(fā)。另外,家長會上還需要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許多外來務工人員擔心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受到歧視。作為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進行平等交流,打破家長的顧慮,增進家長對老師對學校的信任感。
3結語
綜上所述,為積極響應教育公平的號召,促進教育公平。學校不僅要提升本地子女的教育水平,也要關注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教育現狀,深刻認識到隨遷子女現階段的受教育水平。并且要深刻意識到現存問題的嚴重性,以學習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教學理念的升級,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促使這些孩子能夠茁壯成長、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王凱軍.如何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156.
[2]李曉治.家庭中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3+5.
[3]陳曉芳,王娟.社會化視角下的城市農民工子女養(yǎng)成教育問題[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