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國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于人才的要求明顯提高,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明顯提高。而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也逐漸凸顯其局限性,因此,在教育領域,急需注入新的元素來培養(yǎng)更優(yōu)秀、更全面的學生。尤其在英語教學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的交流逐漸增多,而英語教育需要很長的一個周期,必須從小學開始抓起,不斷加強。因此,就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進行討論探索。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課堂 教學模式
就當前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而言,多數學生對英語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因為在各類英語考試的逼迫下,學生只能被迫接受知識,而不能真正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興趣。多數學生在小學時期沒有形成一定的英語學習習慣,以至于到了初中高中,無法及時適應高速的學習模式。因此,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在活潑、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一、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小學英語課堂的重要性
在2014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改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尤其以小學教育為入口,改變教育淺表化、死記硬背式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著重探索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就國家格局而言,我國已不再是過去閉關鎖國、受盡欺辱的國家,我國在2001年就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古絲綢之路、共建“一帶一路”更是加強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特殊的交流性與傳播性。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加強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的改革,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二、當前小學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
1.課堂設置不合理
在我國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學校存在著課堂設置不合理的現象。部分學校對英語課堂的重視度不夠,將小學英語課程視為輔修課程,在課程安排上由原來的每周上三節(jié)改為每周上一節(jié),導致英語教學間隔時間過長。在學生尚無養(yǎng)成課后及時復習與預習的良好習慣的前提下,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前一堂課所學的知識尚未掌握牢固而在下一堂英語課前已經遺忘。這樣的課堂設置十分不利于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與課后鞏固,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教師隊伍專業(yè)水平相對較低
因大范圍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導致小學英語教師資源較為緊張,為節(jié)約教師資源與學校教務經費,部分學校會安排其他具有英語基礎的教師代授小學英語教學任務。而部分教師英語專業(yè)基礎較為薄弱,對教材的理解不透徹,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很難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專業(yè)化的英語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求知欲望以及對英語知識的深刻理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發(fā)展。
3.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tǒng)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僅重視對學生英語讀寫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而大大忽視了聽說能力方面的訓練,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傳統(tǒng)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為中心,采取“老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模式,嚴重缺乏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課堂教學活動缺乏趣味性與目標指向性,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聽說讀寫英語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
三、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探索
1.整體把握教材,靈活傳輸知識
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不能死抓英語教材上的具體知識點,應該以每一單元的主題為綱要,從整體上來把握教材知識,同時穿插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補充。做到以單元主題為主干、以培養(yǎng)實際交流能力為側枝、以單詞短語為輔助、以語法知識為補充。仔細把握每一單元的生活情境交流主線,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建設,運用多種方式,靈活地灌輸單詞、語法知識,從課堂出發(fā),培養(yǎng)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層級化教學,推動學生自主吸收知識
學習英語是一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學進程必須也是層層遞進的。首先,要教會學生讀英語,在進行每一單元的學習時,第一要做的就是領讀,讀單詞、讀短語、讀句子,在學生建立學習熱情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剖析,解讀語法知識等枯燥深入的知識。
3.采用互動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多是“老師講,學生背”,枯燥無味,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在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補充,增加各種互動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首先,要建立師生互動教學模式,通過獎勵機制,給學生勇氣與老師進行大量互動,既可以提出質疑,又可以尋求知識幫助;其次,要建立學生之間的互動模式,采用小組互動學習小組,老師在課堂上拋出問題,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從而得出答案,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各色各樣有想法的答案。同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建立英語角,提供更多的英語對話機會,將課本中的情景教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四、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小學英語課堂趣聞教學探索
1.利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方式,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熱情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課堂互動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其特有的交流性與傳播性。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能讓孩子們愿意學習并且大聲說出來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階段是孩子們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利用網絡、視頻、播放英文歌曲等教學方法,使孩子們更加喜歡英語。
2.鼓勵式教學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正處于成長階段,鼓勵式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引導式教學和鼓勵式教學為主,讓孩子們愿意說英語,敢于說英語,不斷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利用Believe yourself,Come on等具有鼓勵色彩的英文短句,既能使孩子們記住鼓勵式的英語表達方式,又能使孩子們培養(yǎng)出積極地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
3.實物教學與情景演繹相結合
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應用學科,其詞匯的儲備必不可少。因此,在教學時怎么能讓孩子們有方法的記住更多單詞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學習水果類單詞時,教具的使用就必不可少,apple,banana,orange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教具的使用不僅可以使孩子們直觀感受英語的魅力,更能增加對英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情景教學也必不可少,把孩子們帶入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該環(huán)境下的英語使用,在英語學習中也有重要作用。
五、總結
英語教學并不是一個速成的過程,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和語法練習。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更應注重發(fā)音和興趣培養(yǎng),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學習“啞巴式英語”。只有讓學生在小學時期真正愛上英語,真正找到英語學習的興趣點,才能為初中英語、高中英語、大學英語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核心素養(yǎng)教育方式,針對現有的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問題進行探討解決,真正認識到小學英語課堂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孫秀春.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自然拼讀與小學英語教學融合的探索與嘗試[A].教師教育論壇[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2]廖省珍.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導向構建小學英語課堂的初步探索——以Join in小學六年級篇章教學為例[J].當代教研論叢,2018,(02):112.
[3]駱鳳玲.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華夏教師,2019,(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