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桂鳳
關鍵詞:儀式感;中學教育;培養(yǎng)
所謂儀式感是指個體的心理契合著儀式的象征意義而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儀式的參與者,對于儀式的內心感受,謂之儀式感。
班級是學生校園文化的直接載體,是學生學校生活的支撐。儀式感培養(yǎng)是班集體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在班級活動中有很多群體性的活動,其中的儀式也非常豐富,也就涉及了不少心理學知識,比如:
(一)儀式教育對群體的心理作用
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儀式多半是群體性活動,參與活動的群體中每一位成員都會受到一定的心理影響。儀式對群體的心理作用主要概括為以下三點:儀式幫助形成群體結構;儀式幫助形成群體合力;儀式幫助形成群體文化。
(二)儀式教育對個體的心理作用
儀式感關乎群體中每位成員的個人感受,直接影響每位參與者的心理體驗。積極的儀式感能帶給人們愉悅的情感體驗。對于每個參與者,儀式的心理作用主要有三種:支持感、認同感、歸屬感。
(一)儀式缺失,不顧學生的參與性;(二)內容偏離,忽略學生的體驗感;(三)強調規(guī)范,忽視學生的認同感。
(一)從學生本身出發(fā),注重儀式的真實情境性及學生的情緒;(二)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儀式感并不只是活動中才有的東西,它是人們對于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件事的態(tài)度,跟矯情無關,更不能走向形式化。儀式感的培養(yǎng)是學生的人生必修課,它直接影響人們的幸福感。教師作為最主要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引領學生正視儀式,理解儀式的意義,積極地參與到儀式中,體驗儀式、認同儀式、產(chǎn)生歸屬感,從而進一步形成儀式感。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