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琳 楊淑貞
【摘 要】基于現(xiàn)階段我國新課改日益全面和深入的教育背景下,針對當前很多大學生對紅色文化認知和認同水平相對較低的問題,有必要將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精神和教育財富的紅色文化積極有效地融入到高校學生思政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多樣化的紅色文化藝術活動,來不斷提升和增強高校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本文首先討論了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程的重要價值,然后就如何在藝術活動視域下將紅色文化融入課程教育提出了有效措施和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藝術活動視域;紅色文化;高校;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2-0182-01
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團結一致的民族解放思想的積極影響下,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教育資源,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歷史底蘊和時代特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將紅色文化有效融合進來,并通過積極開展紅色文化藝術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思想體系,在民族復興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上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
一、紅色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道德修養(yǎng)
革命先烈們?yōu)榱藝依婧兔褡褰夥潘憩F(xiàn)出來的勇于犧牲、無私奉獻、艱苦奮斗、謙虛謹慎的偉大精神,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道德修養(yǎng)。
(二)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
當代大學生基本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后,相比在革命時期或社會主義初期的一代來說,生活條件、教育環(huán)境、娛樂生活等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比之前的生活更加優(yōu)越、自由、豐富。而且現(xiàn)代的大學生基本沒有經(jīng)歷過比較艱辛的生活,無法深刻體會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艱難。對于現(xiàn)代的高校大學生來說,開展紅色文化的教育,幫助他們了解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和民族復興的艱難創(chuàng)舉。認真體會革命先烈的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可以幫助現(xiàn)代大學生解決可能存在的政治迷茫、政治信仰不明確、理性信念缺失等問題,有利于高校學生樹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的堅定理想信念[1]。
二、藝術活動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對接校園文化建設
加強對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同時,更不能忽視紅色文化傳播的主體即教師的作用。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掌握紅色文化和踐行情況進行考核,還應該對教師掌握紅色文化的情況以及教學效果等進行考核,只有充分保證教師掌握了紅色文化教學資源和具備良好的紅色教學素養(yǎng),才能促進教師和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對紅色文化進行學習,對其精神進行傳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另外,還應該建立健全紅色文化教育教學體系,全方位豐富高校思政課程內(nèi)容,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傳承傳統(tǒng)革命文化和紅色文化,在重大節(jié)日里,利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舉辦具有特色的紅色校園文化活動,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創(chuàng)辦“紅色文化節(jié)”,將紅色文化資源向多方面?zhèn)鞑?,可以將其應用到體育和文藝活動中。比如,舉行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紅色詩詞背誦等活動,讓高校學生深層次地體會紅色文化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在精神、道德、行為上規(guī)范自己,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2]。
(二)加強社會實踐教育
在高校思政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使紅色文化資源有效融入其中,也可以通過舉行多種多樣的實踐教育活動,來強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和內(nèi)涵的理解和感受。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實踐活動,將紅色故事、革命基地作為情感鋪墊,在學生學習時營造一種革命氛圍,使學生切身經(jīng)歷、真實體會紅色精神。比如,組織學生在重要節(jié)日參觀革命英雄紀念館,聆聽專業(yè)講解員對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的介紹,感受其愛國主義情懷和奉獻精神。還可以通過社團組織各種實踐教育活動,推動紅色文化在校園內(nèi)部的傳播。比如,舉行紅色歌曲歌唱比賽、紅色故事和精神演講比賽,創(chuàng)作有關紅色文化的舞臺劇和節(jié)目等,來深化紅色文化的內(nèi)涵。當然,也可以成立專門的以紅色文化教育為主的“紅色社團”,加深學生的了解。
(三)開辟網(wǎng)絡教育陣地
在網(wǎng)絡信息化和多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應該積極開發(fā)“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創(chuàng)辦具有學校特色的網(wǎng)絡紅色教育網(wǎng)站,作為宣傳教育的陣地,提高紅色文化資源教育的具體教學效果,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多樣性和實時性,通過多種方式向學生推送紅色文化,以滿足學生對紅色文化學習的需求。比如,設置高校紅色文化網(wǎng)站教育專欄,或利用微博等,加強對紅色文化的宣傳,使紅色文化資源在全校范圍內(nèi)得以傳播和深化[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紅色文化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通過開展多樣性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并將紅色文化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現(xiàn),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而且也可以將自己的理想更加具體化,在為理想奮斗的過程中,具備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冷.紅色文化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探索[J].青年時代,2019,(24):83-84.
[2]魏佳宏.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研究[J].青年時代,2019,(17):120.
[3]饒北.高校思政教育與紅色文化教育整合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13):76-77.
基金項目:2020年度山東省濱州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藝術活動視域下“老渤海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研究》階段研究成果,主持人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