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君
【摘要】 目的:分析優(yōu)質護理模式在宮腔鏡冷刀切除術治療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宮腔鏡冷刀切除術治療的80例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優(yōu)質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隨訪3個月觀察組宮腔粘連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月經改善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95.0%(38/40),高于對照組的77.5%(3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降低宮腔粘連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宮腔鏡冷刀切除術 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 宮腔粘連發(fā)生率 優(yōu)質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20.16.0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20)16-00-03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Ⅰ Submucosal Uterine Fibroids Treated by Hysteroscopic Cold Knife Resection/CHEN Zhaoju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16): -76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Ⅰ submucosal uterine fibroids treated by hysteroscopic cold knife resection.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type Ⅰ submucous myoma who received hysteroscopic cold knife resection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xcellent nursing mode,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in the follow-up 3 month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menstru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 (38/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7.5% (31/4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for type Ⅰ submucous myoma patients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Hysteroscopic cold knife resection Type Ⅰ submucous myoma Incidence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Quality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Yul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Yulin 537000, China
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會出現子宮異常出血、不孕等,嚴重危害到女性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對有生育要求的婦女。宮腔粘連是指經宮腔手術操作或因放射、感染造成子宮內膜破壞,引起宮壁相互粘連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病變,包括腹痛、閉經、月經過少、流產、不孕等現象。其發(fā)病率逐年增加,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宮腔鏡冷刀切除術利用宮腔鏡或腹腔鏡攝像,在工作站或電視屏幕,能夠清楚看清宮腔內部情況[1]。但是,由于患者身心已經受到疾病影響,在接受手術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焦慮心理狀態(tài),嚴重影響其護理工作的開展,加重術后宮腔粘連的發(fā)生。面對這種情況,針對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優(yōu)質護理模式體現的是醫(yī)護一體化,由主治醫(yī)生和責任護士組成治療護理小組,護士工作前置,跟隨醫(yī)生查房,為患者提供從入院、住院、出院無縫隙整體護理[2-3]。本次研究重點分析對于接受宮腔鏡冷刀切除術的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分別采取不同護理模式的治療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納入的80例接受宮腔鏡冷刀切除術治療的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均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患者。納入標準:均為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生命體征正常,可配合研究開展。排除標準:合并重要臟器器官疾病者;存在手術禁忌證(包括生殖道感染、體溫2次檢測超過37.5 ℃、合并內科疾病);合并機體出血;妊娠期、哺乳期生理期女性;合并精神疾病、神經疾病者。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內容、過程、目的知情且同意;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委員審批。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45歲,平均(34.25±0.68)歲;病程4個月~2年,平均(9.62±0.26)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21~46歲,平均(33.97±0.83)歲;病程5個月~1.7年,平均(9.71±0.34)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包括藥物護理、身體護理、健康宣教等。觀察組在施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開展優(yōu)質護理模式,具體如下。
1.2.1 入院護理 (1)熱情接待患者,妥善安置病床,自我介紹,并介紹主管醫(yī)生、護士長、科主任、病房環(huán)境及科室技術力量。建立微信群,在群里患者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與醫(yī)護人員一對一交談,通過這種方式,方便患者及家屬攝取相關信息,樹立信心,以最佳心態(tài)配合治療,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2)加強基礎護理。在生活上給予適當的照顧,避免患者在住院期間產生孤單感。(3)根據患者及疾病需要適當調節(jié)病房溫濕度,注意病房通風透氣,光線適宜,盡量為患者營造舒適環(huán)境。治療與護理盡量集中進行,動作輕柔,語速適中,特別夜間交班和查房做到走路輕,說話輕,開關門輕,手電光線柔和,以防影響患者休息。(4)主動了解患者本次住院治療目的,就宮腔鏡冷刀的優(yōu)勢、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特點、術后早期活動以減少宮腔粘連的原理與重要性進行疾病知識宣教及保健知識宣教。包括集中講座,個別指導、觀看視頻,發(fā)放宣教資料。
1.2.2 術前護理 (1)護理人員在患者接受治療前,與主管醫(yī)生進行溝通,把整個治療計劃和護理措施向患者詳細講解,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另外,告知手術的術前準備工作,提高患者依從性。(2)完善術前準備。婦科B超,心電圖,血液指標,陰道分泌物常規(guī);清洗、消毒外陰;測量生命體征;術前晚陰道后穹隆放置米索,達到軟化宮頸目的;術前30 min靜脈應用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3)準備1~2只新鮮檸檬,利用檸檬皮氣味刺激人體產生唾液,達到解決由于手術禁食產生口干,并能緩解術后惡心嘔吐等不適。(4)責任護士親自護送患者前往手術室,交班與手術護士,告知患者安心接受手術,不良心理狀態(tài)可能影響機體正常,放松身心。
1.2.3 術后護理 (1)主動向醫(yī)生了解患者麻醉及手術情況,返病房時,責任護士第一時間接待并鼓勵患者,堅定患者康復的信心。(2)在手術結束患者清醒返病區(qū)后用新鮮檸檬外皮2 cm×3 cm薄片置于鼻孔前,用膠布稍固定,讓患者自主吸入檸檬氣味,剩余的用保鮮薄膜包好,每30~60分鐘更換1次以保持氣味濃度,持續(xù)吸入24 h[4]。這些方式能夠使檸檬皮的氣味經過患者的鼻翼吸入作用于關注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及體液系統(tǒng),預防產生嘔吐、惡心等效果[5]。(3)指導患者術后臥床方式,去枕平臥6 h,以免過早抬高頭致使腦脊液自穿刺點滲出導致腦壓過低而引起頭痛。(4)警惕術后子宮穿孔、空氣栓塞、水中毒、術后大出血等并發(fā)癥,嚴格監(jiān)測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腹痛、陰道流血、惡心、嘔吐、頭痛等。鼓勵患者大膽傾訴術后不適,以便給予及時的安撫與處理。(5)禁食6 h后無惡心、嘔吐癥狀即可喝少量溫開水,如無嗆咳,可進食粥、湯面等,繼而普食,忌辛辣食物。(6)向患者及家屬講明術中采取膀胱截石位及麻醉狀態(tài)是術后下肢靜脈栓塞高危因素,早期活動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術后下肢靜脈栓塞,還可以促進宮腔內手術創(chuàng)面血液、滲出液排出,有利于傷口恢復,減少感染,降低宮腔粘連發(fā)生率,爭取患者與家屬積極配合?;颊呦轮樽碜饔梦聪坝H自為其被動按摩,順序是由下肢遠端向近端,20~30 min/次;下肢麻醉作用消失后,鼓勵患者定時在床上做踝泵運動;術后6 h評估患者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陰道流血等指標,協助患者在床上取半坐臥位,早期床上活動。若無頭暈頭痛,進而離床活動?;颊叩?次離床活動,護理人員必須陪護并給予幫助,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頭暈頭痛、呼吸急促、臉色蒼白、暈厥等體位性低血壓的表現。(7)疼痛護理。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在能忍受的情況下,通過聽音樂,看書刊或傾聽患者訴說等方式,幫助其轉移對疼痛注意力。對疼痛敏感者,在其知情同意下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痛泵。(8)排尿管理與陰道消毒。留置尿管24 h后拔除,鼓勵患者排尿;用0.05%碘伏消毒會陰,2次/d,進行操作時尊重患者,注意保護隱私。
1.2.4 出院指導與隨訪 (1)注意休息與營養(yǎng),術后1個月內禁止盆浴、游泳、性生活,不適隨診。(2)通過術后隨訪3個月,對術后患者陰道流血時間、月經復潮時間、復潮月經量及經期進行隨訪,并于術后第1次月經干凈7 d行宮腔鏡檢查,根據宮腔鏡檢查按照美國生殖協會的評分標準進行粘連評分,從而了解患者術后宮腔粘連發(fā)生率及預防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并發(fā)癥。包括術后陰道出血、高熱、腹脹腹痛及隨訪3個月宮腔粘連情況。(2)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月經改善情況,即月經達正?;蚪咏l(fā)病前月經水平。(3)護理滿意度。采用電子滿意度調查器于患者出院時進行患者滿意度的調查,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其中非常滿意和滿意例數均計入滿意度,即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隨訪3個月,觀察組宮腔粘連2例(5.0%),少于對照組的7例(17.5%),觀察組宮腔粘連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4.043,P<0.05)。
2.2 兩組術后3個月月經改善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3個月的月經改善率為92.5%(37/40),高于對照組的42.5%(17/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5.335,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0%(38/40),高于對照組的77.5%(3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子宮肌瘤好發(fā)于30歲以上的女性,發(fā)病率高達60%,我國約有6 500萬女性患有子宮肌瘤[5]。而子宮肌瘤的流行病學顯示,子宮肌瘤近年來發(fā)病現象不斷年輕化,不少二十多歲的女性和育齡女性也罹患此病[6]。任艷等[7]在冷刀宮腔鏡操作系統(tǒng)對子宮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及生育功能觀察中研究發(fā)現使用無電輻射損傷的冷刀器械與傳統(tǒng)電刀治療比較,不會因為電熱損傷造成子宮腔內深部組織產生變形壞死的現象,有效降低宮腔粘連的發(fā)生率。對于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接受宮腔鏡冷刀切除術治療,雖然手術器械具有多樣性及操作靈活性,安全可靠。但是,考慮到患者對手術治療不了解,加上受到疾病影響,相應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優(yōu)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強化傳統(tǒng)護理服務、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服務內涵等措施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8]。優(yōu)質護理模式雖然增加了護士的活工作量,而護士則須在服藥注意事項、飲食、運動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要求護士了解更多的專業(yè)知識[9]。這一點也說明,整體護理模式極大程度提高了護理人員的人文綜合素質。其中術后運動護理工作的開展,術后早期下肢按摩、踝泵運動、離床活動等有利于術后傷口血液、體液排出,促進傷口愈合,減少宮腔感染、粘連等,還可預防由于術中采取膀胱截石位及麻醉狀態(tài)等因素引起下肢靜脈栓塞。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隨訪3個月,宮腔粘連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3個月的月經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優(yōu)質護理服務不僅加強護理服務內涵質量建設,另外也有利于改善服務態(tài)度,提升患者滿意度[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0%(38/40),高于對照組的77.5%(3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優(yōu)質護理模式是讓護理人員用真誠去對待每一位患者,拉近與患者“心的距離”。通過積極向患者介紹病房、主管醫(yī)生、同病房病友等情況,轉瞬間患者的陌生感消失,拉近了護患距離。在開展各項檢查前,護士把檢查的目的、配合等注意事項一一告知,有效消除患者內心的恐懼[11]。在病房里,護士與患者交談或做細心的相關知識指導,減少護患隔閡。優(yōu)質護理服務要求護理人員掌握護患人文溝通技巧,在開展治療操作時總是想方設法地融入心理鼓勵,有利于患者加速疾病朝好的方向轉歸[12]。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開展,不僅有效加強護士的責任心,護患關系也得到重新建立[13]。
綜上所述,針對Ⅰ型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降低宮腔粘連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彩霞,張銘.人文關懷在子宮肌瘤患者介入治療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0,27(1):107-110.
[2]倪小麗.檸檬皮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后惡心嘔吐效果評價[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1,27(10):708-709.
[3]習玲.優(yōu)質護理模式應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7,14(19):81-83.
[4]陳瑤.檸檬皮在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后惡心嘔吐中應用效果觀察[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2:249.
[5]何友春.優(yōu)質護理管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35):229.
[6]文軍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28):109-111.
[7]任艷,朱紅娣,左欣,等.冷刀宮腔鏡操作系統(tǒng)對子宮粘膜下肌瘤切除的安全性及生育功能觀察[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8,40(6):613-618.
[8]李軍霞.優(yōu)質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在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護理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40):290-291.
[9]于美玲,徐麗麗.同理心護理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8,33(5):83-84.
[10]何婷婷.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及并發(fā)癥預防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22):124-125.
[11]姚世琪.信息動機行為模型用于子宮切除術患者盆底肌功能鍛煉[J].護理學雜志,2018,33(16):83-85.
[12]陳宏,趙小紅,汪莎.音樂干預時長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前焦慮情緒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8,33(13):65-67.
[13]錢維明,許玲玲,杜麗麗.1例靜脈內平滑肌瘤病伴有下腔靜脈及右心房受累患者行Ⅰ期手術的術中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436-438.
(收稿日期:2020-03-30) (本文編輯:郎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