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麥作為國家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河南省農業(yè)產業(yè)結構不斷調整,小麥的種植面積呈現逐年縮小趨勢,提升單位面積內小麥的產量與品質成為現階段需要研究的問題。為促進小麥高產高效種植,在種植前要合理選地、整地、施肥,科學選種,適期科學播種,加強小麥的冬前、春季田間管理以及種植后期水肥管理,以有效促進小麥生長發(fā)育,提升整體產量品種。
關鍵詞: 小麥;高產;高效;種植;技術要點
韓相文. 小麥高產高效種植技術要點[J]. 農業(yè)工程技術,2020,40(17):59.
一、種植地處理
1、選地整地
通常情況下應該選擇土壤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地勢平坦、排灌方便、供水充足的種植地,以壤土和沙壤土為宜。種植地選擇后,應加深耕作層,精細化整地。小麥高產穩(wěn)產主要依賴強大的根系,這就要求做好耕作層管理,為小麥根系生長營造一個疏松多孔的環(huán)境。通常使用旋耕機對土壤進行旋耕,翻土深度控制在25 cm。應該按照逐漸加深工作層深度的原則,做到精細化整地,防止跑墑。
2、增施有機肥
在整地過程中,應向土壤中施入一定量腐熟的有機肥,提高土壤當中有機質的含量,一般每畝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 kg。做好有機肥施入的同時還應該做好化學肥料的追施,一般每畝追施純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分別為12-15 kg、9-12 kg、5.0-7.5 kg。將全部的有機肥、50%氮肥和全部磷肥與鉀肥作為底肥施入到土壤中,第2年春季小麥拔節(jié)期再使用余下的50%氮肥。
二、科學選種
近年來在河南省新鄉(xiāng)市推廣應用較好的小麥品種主要包括百農矮抗58、周麥22、橫觀35、眾麥2號、百農207和華育198,這些品種具有抗逆性強增產潛力大的特點。
三、科學播種
1、種子處理
播種前一周將種子充分晾曬,利用陽光照射殺死種子表面的致病菌。同時,利用飽和食鹽水及時去除種子中的癟粒、病蟲害粒和機械損傷粒,提高種子凈度。種子處理完畢之后,選擇相應的種衣劑進行藥劑拌種,然后進行常規(guī)播種。
2、科學播種
在播種之前應該對種植地的排灌設施進行有效改善,做到溝溝相通,內外相連,確保田間的積水能夠快速排出,旱澇保收。小麥應該做到適墑播種,這是實現小麥出全苗的基礎。適合小麥出苗的土壤含水量通常為兩合土18%-20%,粘壤土20%-22%,粘土22%-24%。播種前如果土壤低于上述標準,應該及時進行灌溉。同時還應該做好保墑工作,確保播種后出全苗。另外,對于土壤黏重的種植地可以先進行播種,然后灌溉蒙頭水。
適時播種是實現培育壯苗的基礎,播種時間過早或過晚都不利于小麥健康生長。播種前選擇使用小麥精量播種機,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鎮(zhèn)壓工作。精細化整地的種植地一般播種量較小,地力水平和產量水平較高的種植地播種量較小,相反要適當增加播種量。
半冬性小麥每畝播種量控制在10 kg。10月中旬到10月下旬播種弱春性小麥品種,每畝播種量控制在10-12 kg。一般晚播種兩天,播種量需要增加0.5 kg。機械化播種應該嚴格控制機械的前進速度,確保播種深度控制在3-5 cm,做到播種量精確,行距一致,下種均勻,深淺一致,行距控制在28-30 cm。
四、田間管理
1、冬前管理
小麥播種到出苗階段,應該密切觀察田間的情況,出苗之后要做好田間的查苗補苗工作。對于缺苗不是很嚴重的區(qū)域,從稠密地區(qū)移栽小麥苗進行補種;對于斷壟較為嚴重的地塊,選擇使用同一個小麥品種催芽處理之后及時進行補種,確保出全苗。小麥出苗,如果遇到連續(xù)陰雨天氣導致土壤板結,應該及時破除板結,達到土壤疏松多孔、促進小麥根系生長的目的。
入冬之前要灌溉越冬水,這樣能夠保證小麥苗安全越冬。對于小麥葉子發(fā)黃、中低產田、冬天群體密度較小、生長較弱的種植地,應該在灌溉期間適當追施尿素,每畝追施8-10 kg。進入11月下旬之后,應該注重做好田間的化學除草工作。
2、小麥春季田間管理
小麥進入拔節(jié)期之后,應該及時灌溉追肥,這個階段灌溉追肥可以顯著提高小麥籽粒的營養(yǎng)品質和加工品質,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無效蘗,加速小麥根系縱深化生長,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避免出現倒伏,延緩衰老,提高粒重。挑旗期是小麥蓄水的一個臨界期,這個時期結合田間墑情及時灌溉,能夠有效減少小花退化,增加小麥穗粒數,保證土壤層的蓄水量,為后期的生長發(fā)育供給水分。在小麥春季管理過程中,對于一些植株較高的小麥,如果群體偏大,應該及早采用化學藥物進行防控。
3、小麥后期管理
小麥灌漿期是養(yǎng)分和水分需求的另外一個臨界期。這個階段外界降雨量較多,容易出現連續(xù)陰雨天氣,因此在小麥開花前后應該注重控制土壤水分,避免田間積水。這個階段應該重點做好白粉病和銹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密切關注預測預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小麥生長中后期可以選擇使用2%的尿素溶液和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提高葉子的光合作用能力,加速營養(yǎng)物質的蓄積,保證小麥產量品質。
五、結語
綜上所述,推行小麥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刻不容緩,作為農業(yè)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傳統(tǒng)小麥種植模式的弊端,要遵循小麥的生長規(guī)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堅持科學播種,合理種植,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保證小麥品質提升的同時實現高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