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測試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存在基礎薄弱、興趣不高、信心不足、習慣不好等問題,提出“三舉措”“四化原則”和新媒體助力的策略,幫助學生改變山區(qū)技校生當前的英語學習狀況,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葉麗輝,河源技師學院。
在全球化的發(fā)展下,英文隨處可見,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英語水平也有所提高,雖然簡單的ABC字母已經(jīng)深入每個學生心中,但對于完整的句子、多音節(jié)單詞,山區(qū)技校生凸顯出強烈的畏難情緒,表現(xiàn)出英語學習興趣不大、成績不高、發(fā)音不好等問題。英語教師應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果,值得思考。
一、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某山區(qū)技工院校的124名技校生(男58人,女66人)進行基礎測試和問卷調查,摸底了學生的英語基礎情況,也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基礎、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等情況,分析出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存在英語基礎薄弱、英語學習興趣不高、自覺水平較低等問題。
1. 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基礎薄弱,不愿開口說。對124名技校生的英語基礎測試成績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成績80-100分的學生僅占7.46 %,70-80分占28.81%,60-70分占36.57%,60分以下占17.16%。從百分比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不及格率明顯高于優(yōu)良率,說明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差異較大,大部分基礎薄弱,且受語言環(huán)境影響,不愿開口說。
2. 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不愿勤奮學。為了進一步找出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習興趣的因素、自主學習英語情況、學習英語的信心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
在“學習英語時你感覺如何”一題上,24.63%的學生選擇了乏味、厭煩,35.82%選擇了辛苦,但還能堅持,僅14.18%選擇了很喜歡,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興趣不高。
在“影響學習興趣因素”一題上,57.46%的學生選擇了自己的英語學習成績,說明成績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最大。44.78%選擇了教材內(nèi)容的有趣性和相關性,說明傳統(tǒng)的教材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5.07%選擇了教師的教學方法,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還需進一步提升。
3. 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信心不足,不愿勇敢試。從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在“你對英語學習是否有信心”一題上,14.18%的學生選擇了很有信心,66.42%選擇只有一點信心, 19.4%選擇沒有信心,這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信心不足,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和排斥心理。
在“你從幾歲開始學習英語”一題上,53.13%的學生選擇了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說明山區(qū)技校生接觸英語學習的年齡相對較晚。
4. 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習慣不好,不愿主動學。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學生英語學習方法單一,學習自主性較弱。在“單詞的記憶方法”一題上,47%的學生選擇重復抄寫死記硬背,23%的學生選擇廣泛閱讀擴大詞匯量,利用讀音規(guī)則、構詞法來記憶單詞,說明學生沒有好的記憶方法,學起來比較困難,喪失學習興趣。
在“你的手機有幾個學習英語的APP”一題上,43.28%的學生手機中關于英語學習的APP一個都沒有,38.06%的學生只有一個,說明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很低。
二、改進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的對策
1. 三舉措助學生重塑英語學習信心。針對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學習信心不足的問題,筆者提出三個舉措幫助學生重塑英語學習信心。
第一,采用積分制進行考核,改變一試定乾坤的傳統(tǒng)模式。積分制是指整個英語課程的考核由積分構成,單元測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課堂考勤、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成績等對應一定的積分,在每次課前進行積分反饋,刺激學生努力獲得積分。當一分一分的積分積累起來,學生會獲得滿滿的成就感,從而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
第二,可以采用榜樣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樹立開口說英語的信心。一,通過講述往屆學生參加英語口語技能競賽的故事,為學生樹立只要勤奮學,就可以掌握英語的信心;二,通過分享優(yōu)秀畢業(yè)生在工作中運用英語的案例,激勵學生好好掌握這門語言工具。
第三,采用題庫法,鼓勵學生設計試題參與測評。一,通過讓學生自己出試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如果題目出得好,將會作為期中或期末考試試卷題庫的一部分,以此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二,將學生互評對方課堂任務的成績也計入考核分數(shù),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心理有所轉變,更為積極主動地接受英語學習。
2. “四化”原則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興趣。英語課遵守 “四化”原則,即生活化、專業(yè)化、趣味化、分級化,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生活化,是指所授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靈活地在生活中運用。如,在當講授activities時,可以設計工作頁,逐步完成一系列的memo任務,寫下自己的生日party需要買的零食和飲料、玩什么游戲、邀請的客人等,制作英文的invitation,邀請朋友參加party。
專業(yè)化,是指所授內(nèi)容與其專業(yè)特點相結合,學習任務與專業(yè)相融合。如在給設計專業(yè)學生講授introduce myself時,可將所授內(nèi)容與設計名片相結合,讓學生手繪自己的英文名片。
趣味化,是指教學方法的選擇偏趣味性,采用角色扮演、游戲法等,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如,自制“單詞消消樂”,學生選中單詞中英文含義配對即可消除。又如,在講授sports主題時,讓學生上臺演示運動動作,其他同學猜其演示的運動并用英文表達出來。
分級化,是指教學內(nèi)容和任務的分級。將教學內(nèi)容轉化成不同級別的任務,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基礎選擇相應級別的任務去完成。如,將單詞分為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水平選擇自己能夠拼讀的單詞進行拼讀。學生能夠完成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可以增加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畏難情緒,能夠對英語學習重拾信心。
3. 新媒體助學生改善英語學習習慣。利用技校生愛玩手機的特點,引導學生利用手機和自己的碎片時間進行英語學習,例如,APP學習、打卡背單詞、關注公眾號等。
第一,引導學生利用手機APP為英語學習服務。要求學生在手機里安裝學習英語的APP,讓學生在平時遇到生詞即刻查閱電子詞典,積累詞匯量;讓學生利用刷牙、走路等碎片時間聽英語,養(yǎng)成“磨耳朵”的好習慣;要求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的英文表達等,使學生課后有機會多接觸英語,習得英語。
第二,通過每天打卡,學生養(yǎng)成背單詞的好習慣。要求學生每天背誦英語單詞并打卡,以保證學生課后的單詞學習時長和頻率,堅持連續(xù)打卡的學生能夠得到獎勵,以此激勵學生每天打卡,進而養(yǎng)成課后背單詞的好習慣。
第三,教會學生利用新媒體獲取優(yōu)質英語學習資源。要求學生關注英語學習的公眾號,定期在課堂上分享社會熱點和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三、結語
綜上所述,山區(qū)技校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存在基礎薄弱、興趣不高、信心不足、學習習慣不好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后,進一步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例如“三舉措”重塑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如此課上和課下學習活動的氛圍日益濃厚。“四化原則”讓英語滲透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專業(yè),既增加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又讓不同基礎的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皆有改善。各種APP、公眾號和打卡等方式的新媒體助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對其提高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廣大山區(qū)英語教師可根據(jù)具體問題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改進山區(qū)技工院校英語教學效果,以確保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戈小青,李靜,羅蕾.技工院校實用性英語教學方法探究[J].職業(yè), 2019(9).
[2] 韓青紅.關于技工院校英語教學的思考[J].職業(yè),2017(12).
[3]王燁星.試論在技校英語教學中職業(yè)能力的塑造[J].校園英語, 2017(02).
[4]張雯雯.技工院校英語教學與專業(yè)技能的針對性[J].教書育人, 2015(04).
[5]鐘啟泉譯.現(xiàn)代教育學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6]王禹倩,楊凌.技工院板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以蒲白礦務局技工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為例[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4.